1.几何C冰雪测试谍照曝光;油价重回5元时代;广汽下调销量目标
2.谁知道鲁花、福临门等大品牌花生油的发创业史啊?
3.汽车资讯∣新能源补贴“倒计时”多家车企加码促销
4.海门哪个加油站油最好
几何C冰雪测试谍照曝光;油价重回5元时代;广汽下调销量目标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发布,广汽本田多款车型上榜
日前,由J.D.?Power(君迪)、58汽车和优信联合制作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0年首期正式发布。
《报告》对轿车、SUV和MPV三大品类的十个车型级别分别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日系品牌车型在各品类的主要细分市场均表现突出,其中,广汽本田旗下多款车型入选细分市场保值率TOP?10且均位于榜单前列。凭借着旗下各车型的优异表现,广汽本田以61.5%的保值率位列厂商保值率榜第一名。
报告显示,虽然2019年七成汽车品牌销量下跌,但保值率排名前五的品牌销量反而逆势上扬;由此可见,在存量市场下,保值率对新车销售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具体车型来看,广汽本田雅阁三年保值率为60.7%,飞度三年保值率为64.2%,两款车型分别位列中型车和小型车保值率榜单第一。
一汽丰田首款纯电SUV奕泽E擎:NEDC续航400KM,最高车速160KM/h
近日,工信部官网流出了奕泽E擎更多的参数信息。奕泽E擎是基于燃油版奕泽IZOA打造的一款小型纯电动SUV,续航里程也达到了400公里,同市场上其它对手车型相比,该车也具有不错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一汽丰田的首款纯电SUV,定位于小型SUV级别。
从新车申报信息来看,奕泽E擎搭载了系统能量密度为131Wh/kg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容量为54kWh,新车百公里能耗为13.1kWh,NEDC续航里程为400km,最高车速可达160km/h。底盘方面,奕泽IZOA?EV采用了和燃油版一样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
零下30度的极寒考验,几何C冰雪测试谍照曝光
近日,我们收到了一组几何C的冰雪测试谍照投稿。虽然车身经过重度伪装,仍可以看出几何C流畅、灵动的车身线条,以及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设计。据了解,几何C是几何汽车旗下首款纯电SUV,内部代号为GE13。
谍照显示,几何C?采用了“一字型”LED大灯设计,尾部造型层次感丰富,在广袤的雪原里十分惹人注目。据投稿人透露,几何C的冰雪测试地点为内蒙古海拉尔,当时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几何C能够在极寒条件下畅行无忧,得益于其搭载的ITCS3.0电池智能温控系统。该系统可将电池单体温差控制在±2℃以内,电池在最佳温度下保持高效运行,有效提升车辆的冬季续航能力及安全性。
此前曝光的信息显示,几何C将搭载吉利控股旗下的最新智能网联技术,或将成为全球首款量产无人驾驶纯电SUV。随着几何C的加入,几何汽车也将拥有更全面的产品矩阵。关于几何C更多的消息我们将持续关注。
年产440套总成,奇瑞打造燃料电池新项目
据近日芜湖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环评公告显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报了一个名为“奇瑞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据上述项目报告显示,奇瑞新能源拟在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上述项目。奇瑞新能源已购置土地共37464平米,总投资额达到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总成440套的“小目标”。
实际上,奇瑞汽车是较早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中国汽车品牌之一。据可考的信息显示,早在2005年时,奇瑞便开始联合同济大学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相关研究;2010年时,以东方之子为基础,奇瑞汽车开发了一辆代号为SQR7000的燃料电池轿车,且成功上榜国家工信部《第210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而在2016年、2018年及2019年时,奇瑞汽车相继展出了基于艾瑞泽3、艾瑞泽5开发的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
国内油价暴跌创12年之最,重回5元时代
3月17日是国内成品油调价的窗口,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调,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次降幅,汽柴油每吨下调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
今年的调价窗口总共出现过5次,三次下调,两次搁浅,汽柴油每升总共下调了1.45元和1.52元,汽柴油价格也重新回到了5元时代。北京某加油站负责人表示,目前92号汽油每升6.32元,95号汽油每升6.73元,这次调价以后,价格会回落到2016年的每升五元多。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40元。
索赔1.2亿元,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侵权
3月17日,媒体报道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诉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侵权一案,已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件诉讼标的金额1.2亿元。有媒体透露,由于尚未开庭,专利具体信息目前不便透露,但和防爆阀有关。
据宁德时代官网介绍,防爆阀主要是为了解决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的排放问题。传统防爆片在气压低于设计值时会提前爆开,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宁德时代为此研制了自己的防爆阀并申请了专利。
在国家专利局网站上,以宁德时代和防爆阀为关键词能查到相关专利144项。宁德时代认为塔菲尔制造和销售多款电池产品,与宁德时代的设计相同或类似。严重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侵犯了宁德时代知识产权。除了1.2亿元赔偿,宁德时代还希望塔菲尔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宁德时代专利权的电池产品。
不考虑削减员工薪金,广汽下调销量目标
3月16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广州通过网络发布会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上月生产停滞,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同时强调,集团不会通过减薪渡过难关。
不过在公开表示不会对员工减薪之外,广汽集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控制成本,包括压缩管理费用,降低出差住宿和交通标准、设计开销等更加务实的举措。同时,在确保员工加班费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生产弥补人员缺乏造成的产能不足,未来员工将加班加点,每周六日工作。
乘联会:2020年Q1零售量同比或下降四成
近日,乘联会发布预测称,2020年第一季度狭义零售或为299万辆,同比下滑约四成左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3月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呈现出一些复苏迹象,预计在4-5月份会逐渐回暖。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2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仅为197万辆,同比下滑41%,创近几年同期历史新低。其中,1月份零售辆为171万辆,同比下滑21%,2月由于疫情的爆发使得零售量仅为25万辆,同比跌副80%,单月销量不及往年正常一周的销量。
而在3月份,第一周的零售量为12.7万辆,同比下降54%;第二周预计为16.6万辆,同比下降43%;第三周预计为18.7万辆,同比下降38%;第四周预计为55万辆,同比下降30%。整个三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预计为103万辆,同比下降41%。尽管下降的幅度仍十分明显,但从趋势上能够发现,自3月份第二周开始,零售量周度趋势呈现大幅增长,而同比下滑态势也呈现缩窄迹象。
工信部:推动公共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
3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听取行业机构、企业代表对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分领域、分区域、分车型电动化的目标、方式及政策措施。
装备工业一司表示,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率先实现电动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拟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力量开展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电动化水平提高。
参加此次视频会议的单位和企业代表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汽集团、比亚迪汽车以及宁德时代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谁知道鲁花、福临门等大品牌花生油的发创业史啊?
每年中秋都是各行各业奋力一搏的好时机,食用油行业也不例外。今年中秋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我们看到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轮番上马拼命打着广告,谁也不愿输给谁。大概,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这是四大家族在互相较劲,其实不然,以上四个品牌分属两大阵营,前面两个是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麾下,而后面两个则隶属中粮集团旗下。嘉里和中粮是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龙和虎,自从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向外界表达了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临门”品牌的决心,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进入龙虎争霸的时代。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每个参与竞争游戏的企业都恨不得自己独霸天下,但事与愿违,在许多行业,洗牌到最后总是变成几个巨头共同玩游戏。另一方面,正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每个游戏的企业都不敢懈怠,在共同做大一个蛋糕。“既生瑜,何生亮”只能是古人的一时悲鸣,现代开明的企业家如可口可乐无论如何在心里是感激它几十年的老对手——百事可乐,不知道嘉里和中粮的当家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好,现在让历史的车轮往回走,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小包装食用油行业两个巨头的成长史,以及这几年来它们斗法的种种实战案例。
金龙鱼:潜龙出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人们吃油,都是提着空瓶去粮店买个一斤豆油或两斤菜籽油。在十几年前,几乎谁也不敢想像中国小包装油会有什么市场。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企业纷纷上马,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油源开始不能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这一阶段中国还没有小包装食用油,市面上到处充斥的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最初进入我国市场的主要是成品油,如棕榈油、菜籽油、黄豆油、调和油等等,都是以散装油或190公斤大铁桶包装为主。
80年代末,发迹于马来西亚的亚洲著名跨国企业郭氏兄弟集团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考察,认为小包装油在中国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最终下定决心于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然后郭氏兄弟集团把在中国的食用油企业,统一用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的旗号,嘉里粮油成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小包装食用油的企业。
90年代初期,中国老百姓对小包装食用油还很陌生,主要是受阻于高昂的价格。嘉里粮油在初期完全以一种培育市场的心态耐心地度过几年效益低迷阶段。我们得承认,在打造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嘉里功不可没。最终打开中国老百姓的腰包,使小包装食用油被国人接受,嘉里采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小包装食用油以单位发福利的形式用团购方法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用“福利油方法”打开市场缺口。
现在大家感觉很正常的营销战术,但在10年前,却不容易被想到。1990年,面对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小包装食用油的局面,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事情,那时,嘉里粮油总经理李福官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准备用三年时间,投入2000万的资金敲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大门。一年下来,销量达3000吨。通过思考和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用品的习惯,这是中国的特色,而正是这个特色,使小包装食用油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嘉里粮油开启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大幕,他们是行业的制造者,并在以后十几年的市场实战中,一直也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福临门:猛虎下山
据国家内贸部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品牌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坐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宝座,它的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在全国十大食用油品牌排名当中,嘉里旗下品牌就占据三个位置,并仍有增多趋势。从1994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全国主要城市消费品调查中,金龙鱼品牌知名度比排名第二的竞争品牌高5倍;是消费者心目中最佳品牌,金龙鱼比排名第二的竞争品牌高8倍。仅金龙鱼、胡姬花、鲤鱼三大嘉里粮油旗下品牌,销量就超过了十大品牌中其余品牌销量的总和。如果再加上其他13个品牌的销量,嘉里粮油差不多占据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
这样寡头垄断局面,直到1995年中粮旗下福临门横空出世才被打破。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开始真正出现搅局者,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进入龙虎争霸的时代。
仅隔半年,中粮又爆新闻。2002年5月17日,中粮旗下又一重要粮油加工企业——大海粮油正式投产,主要生产“福临门”系列食用油和“四海”牌豆粕。该项目是“福临门”开拓西南大市场以及未来东南亚周边市场的“桥头堡”。出席庆典仪式的嘉宾除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外,还有来自美国ADM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艾伦安德列斯和新加坡WILMAR公司的总裁郭孔丰。
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由两大全球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美国ADM公司联合新加坡WILMAR公司共同投资,投资总额为5000万美元,日大豆加工能力3600吨,中粮集团占股40%。
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强调,大海粮油是中粮集团未来开拓西南地区市场及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也是中粮集团油脂业务的一支生力军。此次强强联手巧占地利,打造出的大海粮油足以引起业内震动。为此,中粮集团豪情满怀对外宣称“要用3年时间,将‘福临门’打造成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自此,中国食用油市场一头猛虎咆哮出山。
目前,中粮集团油脂业务所投资控股的食用油生产基地由4个增加到5个,总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均划归福临门公司所有。中粮油业航母其他4家分别是东海粮油,位于张家港;黄海粮油,位于山东日照;北海粮油,位于天津;以及位于广东增城的东洲粮油。这些油厂大部分布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立足沿海发达地区、辐射中国内地的合理的产业布局。
中粮如此布局,从产品销售上来讲,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居民购买力较强,是精炼食用油的主要消费区;从原料供应方面看,利用港口便利的运输条件,便于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分头消化的策略,往往一次采购原料5万吨以上,通过大船运输,从北到南在几个油厂依次分卸,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在食用油市场,价格大战始终此起彼伏,没有成本优势就难以立足。目前,中粮拥有的这5家食用油生产企业,具备了亚洲最大的油脂生产线,总计日处理油料能力突破1万吨,其中"东海"粮油更以5800吨的日榨油能力成为世界第三大榨油厂。中粮希望借助规模产生的成本优势不断发动进攻。
在中粮抛出手中3.8亿港元的金龙鱼所有股份后,我们注意到中粮加强了对手中一张王牌莱阳鲁花的控制。莱阳鲁花是近年来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的后起之秀,通过几年的努力,跻身中国食用油三强,以差不多9%的市场占有率在第一集团军中占领一席之地。中粮拥有鲁花的股份,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控制鲁花增长过快,以免对自己形成强大威胁,更重要的是想联合鲁花共同抗击金龙鱼。
面对嘉里在全国从南到北,600多家经销商的庞大经销商网络,中粮集团进一步健全销售网络,加大营销力度。2000年底,中粮集团旗下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目的是强化"福临门"的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力度。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福临门"首先将全国划分为11个大区,其中北方5个区,南方6个区,建立了既覆盖全国各地、又方便分类管理的庞大的营销网络。同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直销、半直销半经销等方式。
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目前福临门离金龙鱼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中粮种种举动,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福临门要做老大的决心和实力,这场龙虎斗的好戏还在后头。
嘉里、中粮龙虎斗
当年,嘉里一个人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领跑的时候,我想那时侯,他一定很孤独。没有对手的高手往往很寂寞,以至于古人都会发出独孤求败的感慨。
打破嘉里寂寞的正是中粮及其旗下福临门(对应金龙鱼),鲁花(对应胡姬花)等品牌。由于搅局选手出现在擂台上,这段时间来,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赛双方在品牌、品种和价格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对抗和竞争,演绎了一轮又一轮精彩的龙虎斗。
品牌战
嘉里军团最初推向市场并最后成为嘉里食用油旗舰品牌的是金龙鱼,后来嘉里陆续在中国市场又推出16个品牌!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鲤鱼、元宝、胡姬花、香满园、花旗、手标、巧厨等等。这种多品牌战略在中国企业中是罕见的,国际上能找到媲美的例子也许最好的是宝洁。
在推出金龙鱼这个品牌时,嘉里是慎重考虑的。由于食用油是快速消费品,是老百姓每天都要消耗的日常用品,因此一个有亲和力的品牌对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都有巨大的帮助。在淘汰多个候选名字后,嘉里选择了金龙鱼。金龙鱼是一种富贵的观赏鱼,象征着幸运、高贵,有较强的品牌联想力。十几年下来,市场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名字。
在外包装设计上,金龙鱼强调精美、亲和力和高品位,把瓶贴包装图案设计做得极为精致。在色彩上采用了红色和**,甚至在口味上都采用了最适合中国人的浓香风格。这些定位使金龙鱼小包装油从一开始就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因此很快就被中国老百姓接受了。
与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不同的是,宝洁公司比如洗发水产品功能定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飘柔和海飞丝等是不存在直接的厉害冲突,但嘉里旗下品牌则不然。嘉里决策人的思路是这样的,与其等竞争对手和自己争夺市场,不如自己先设置竞争对手,根据市场需求,在不同层面,从高到低,在不同品种上,设立不同分支品牌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如金龙鱼花生油同胡姬花花生油是一种直接竞争,对此,嘉里的解释是:金龙鱼是个综合品牌(有各种类型的油品),而胡姬花是专业花生油品牌,用这个划分角度,新颖独特,值得中国企业思考借鉴。
福临门品牌同样是打喜庆牌,字面拆开来的解释是福气临门,这对于有着5000年悠久文化的中国来说,讨个口彩是最好的吉利话,这比什么都容易产生亲和力。
与嘉里多品牌战略不同的是,中粮集团精于一业,在福临门品牌上下足功夫,并没有大范围地去打造新品牌。论实力,中粮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有雄厚的资本,在发展新品牌上资金应该不成问题,这也许和中粮***与嘉里不同的品牌观点有关。
中粮旗下还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品牌是鲁花。1998年,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鲁花花生油引发中国食用油革命”这一概念迅速传播,独特的广告宣传策略几乎使鲁花一夜窜红。不长时间,鲁花就一举跃上全国十大食用油明星阵营。
嘉里过去曾经强推过香满园这个副品牌,在这几年则加强胡姬花品牌锻造,今年上央视的除金龙鱼外就是胡姬花。中粮集团针锋相对,面对花生油这个较大的市场,推出的是鲁花花生油,期待继续扩大鲁花花生油在花生油市场继续扩大份额。于是,今年中秋期间,就看到金龙鱼对福临门,胡姬花对鲁花的局面。
价格战
中国商战在许多行业都发生过,每次价格大战的背后都是一轮市场洗牌,一些中小企业在一轮一轮价格大战中灰飞烟灭。价格战无疑抬高了入行的门槛,打压了一些质量品牌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最后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几位优胜者玩起了寡头垄断的游戏。
为抢占市场,从去年中秋开始,食用油市场上演了价格大战。年初,5升/桶装色拉油跌破30元大关,现在却只有二十五六元,竞争结果是市场向规模企业和优势品牌集中。据2002年3月份统计,销售前10位的食用油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77.44%,而小包装油也在竞争中拼出了150亿元的市场。
上海市场的食用油价格历来是中国食用油市场的敏感点。今年中秋期间,刚刚上市的金龙鱼2.5升装第二代调和油标价23元,但经优惠后售价为22.5元;日清2.7升装烹调油原价36.40元,实际售价仅为20.60元;而海狮、天天旺、红灯等品牌的产品也有不同幅度的降价。一位经销商说,“一年前,金龙鱼5升装的调和油还卖50多元,现在只有30多元了。”在这场暗暗较劲的价格竞赛背后,是一个争夺日益加剧的食用油产业。
对价格战,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立山曾有过这样的看法:“有些人看不起油脂行业,说每次你们降那么一两块真是没刺激——他不知道这是一个‘玩资本’的行业,一两块钱的降价就意味着几个亿的利润损失,长年下来,有多少人能玩得起呢?大乱之后是大治,只要挺过一两年最困难的时期,艳阳天就会到来。”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嘉里对价格战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深圳嘉里粮油商务拓展公司副总陈波认为,“在我跟同行看来,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入世后供应原料的变化,如何让散装油消费者接受我们,将小包装油市场做大,现在市场远未进入饱和状态,没有必要打价格战,这是对自身行业的伤害。”
以上双方谈话都温文尔雅,可我们别忘了,去年由福临门发起的价格大战,当时中粮还持有嘉里的股份,福临门和金龙鱼互相较劲还有自己兄弟互相残杀的感觉,但去年底,中粮出让手中嘉里所有股份后,形式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哪一方发起新一轮价格战,都将少了几份顾忌。新一轮价格战何时再次全面爆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品类战
小包装食用油有多个品类,中国老百姓在上个世纪吃的油往往是散装的豆油、菜仔油等,后来先是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而后又出现粟米油、葵花油,让人眼花缭乱。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关注营养和健康,更关注食用油的原料和成分。为适应这一需求,一些企业开始从价格战逐渐转向开发新油品,并增大宣传力度,吸引消费者。于是,食用油市场竞争也表现为品类竞争。品类竞争由来已久,只是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品类竞争的最终受益者是消费者。
在小包装油市场上,品类方面的竞争格局一直是呈金字塔状:最底层的,也是目前销量最大的是色拉油,中间层是市场份额第三的调和油,最上面的是天然食用油。从成长性来看,以非化学手段加工而成的花生油是纯正的绿色食品,在三大油种中成长速度最快,是高档油的代表。
我们先来说一下几种油的特点。最先出现在中国老百姓视野里的是色拉油,色拉油是一种用菜籽油或豆油、棕榈油加上各种中介质,经过脱色、脱酸、脱臭后精炼而成,色拉油在卫生条件方面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加热后不起沫、不冒烟、无色无味,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这种油没有太多油香,不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为此,1990年,金龙鱼进入中国首推的产品便是调和油,即将花生油、芝麻油等同菜籽色拉油混合起来,在卫生安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营养和美味。食用油市场逐渐从毛油时代进入到色拉油和调和油时代。1995年,福临门进入市场,成为金龙鱼在调和油市场的主要竞争者。1998年,花生油强势闯入食用油市场。在众多花生油生产企业中,鲁花对这一品类的宣传似乎最充分。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鲁花迅速窜升为继金龙鱼、福临门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然而,如何攻克花生容易发霉的问题,仍是花生油能否在品类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色拉油从品质角度来说无疑是纯度最高的食用油脂,但该油脂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可能会大量损失,因此从有利于环保,又不损害健康的角度出发选择高级烹调油也不失为良策。而目前在欧洲就已经出现了趋向食用天然食用油的趋势。在天然食用油领域,橄榄油和粟米油都一直是国外受宠的产品,但由于我国是世界花生的主要生产国,因而花生油便更快、更自然地成为中国人天然食用油的首选了。
调和油则在卫生基础上对油的营养有更高的要求,一般是在菜籽油里兑上一定比例的花生油加以调和,达到增加香味的效果,它在配方上也不断改良,品种很多。我国食用油市场逐渐从毛油时代进入了色拉油和调和油时代。
2001年3月份,金龙鱼隆重推出粟米油,号称斥资数亿元进军“粟米油”市场,并提出了“健康新概念”来倡导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有业内人士称,金龙鱼挺进粟米油市场定有原因:其一,鲁花花生油大力宣传绿色健康,给金龙鱼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推出粟米油可以阻击花生油对于色拉油的侵占;其二,表明国内食用油厂商有意在WTO到来之际,抢先占领高档油市场;其三,说明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开始从卫生、安全用油阶段步入健康、营养用油的新发展时期。粟米油早已风靡欧美,既去除了油脂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又保留下特有的营养与芳香,吸收率高达97%。一时间,粟米油大有取代花生油之势。但由于粟米油价位较高,只能吸引消费层次较高的消费者,短期内还难以和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平起平坐。
为继续捍卫行业领跑优势,金龙鱼今年上半年研制推出第二代调和油,中秋节前在巨额广告拉升下,强行推向市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膳食脂肪酸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比例为1∶1∶1,达到这一比例,人体益于吸收。金龙鱼称,第二代调和油正是按照这一比例生产的,并成为惟一获得中国营养学会DRI(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认证的食用油。目前,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是市场终端走势最好的小包装食用油。
资本战
现代商业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实力的较量。油脂行业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在热热闹闹的品牌战、价格战和品类战背后,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应对价格战必须有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往往需要借助规模和强大的资本。因为品类的创新、市场营销与策划、广告宣传及促销活动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正如嘉里粮油董事总经理李福官所说:“对任何一个粮油企业来讲,动用几个亿的资金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回报一般只在2%~3%。”
“金龙鱼”属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麾下,注资后盾为马来西亚郭兄弟集团,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专为中国的粮油企业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资金应不是问题。目前,嘉里在遍布中国六大地区建立了7个生产厂,培育了包括金龙鱼、元宝、胡姬花、鲤鱼、手标和香满园等在内的16个食用油品牌。正是雄厚的实力,使金龙鱼的品牌运作游刃有余。
福临门、鲁花等背后则是中粮集团。中粮集团全称是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政府直接管理的44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中粮在食用油行业的合作伙伴是美国ADM,也是全球500强企业,这种强大的股东优势是内地其他食用油生产企业难以比拟的。粮油巨头的强强联合,不仅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求市场上的优化配置。中粮和ADM作为国际粮油市场上的巨头,对国际市场油料作物的供求趋势和价格变化非常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国际贸易的经验和优势转化成了成本采购上的优势。
2000年,中粮聘请麦肯锡等国际著名管理公司为顾问,实施了以重组、改制、上市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变革。中粮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油脂部,对所控股经营的5个油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同时,2001年初中粮将"福临门"业务注入了其拥有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国际"(香港联交所编号0506)将依托香港资本市场,加大对"福临门"的投入。
在散装油夺食的部署中,中粮先是于去年年底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全部股权,然后在今年5月份联合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WILMAR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在防城港建立大海粮油,主要生产“福临门”系列食用油,开拓西南大市场。至此中粮集团油脂业务所投资控股的食用油生产基地增加到5个,总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划归福临门公司所有。其他4家分别是东海粮油,位于张家港;黄海粮油,位于山东日照;北海粮油,位于天津;以及位于广东增城的东洲粮油。这些油厂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立足沿海发达地区、辐射中国内地的合理的产业布局。中粮方面宣称:要用3年时间,将“福临门”打造成中国食用油的第一品牌。
综述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中国食用油消费量达到1200多万吨,销售总额大约为600亿人民币,其中小包装食用油的年消费量约为100万吨,约占食用油消费总量的8%,销售额约为80亿人民币。
尽管目前小包装食用油尚不到10%,但是随着城乡居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食用油消费发展趋势上,安全、卫生、健康、营养等新观念越来越突出。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消费量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在北京和青岛等一些已经取消了二级油或散装油销售的城市,小包装食用油所占的比例更高。食用油行业正孕育着巨大商机。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
小包装食用油行业这几年是中粮和嘉里的天下。据2002年3月份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的销售统计显示,销售前10位食用油品牌及市场占有率分别为金龙鱼(28.67%)、福临门(18.75%)、 鲁花(9.18%)、元宝(5.96%)、中昌(4.91%)、骆驼唛(3.27%)、红蜻蜓(2.15%)、胡姬花(1.58%)、鲤鱼(1.52%)、鹰唛(1.45%)。
其中金龙鱼、元宝、胡姬花属于新加坡郭氏(郭鹤年)兄弟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其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36%;而分列二、三位的福临门、鲁花则属中粮集团旗下(福临门为中粮控股、鲁花为中粮参股),二者相加市场占有率为27.93%。另外在嘉里旗下,还有分布于全国六大地区的万黛兰、嘉龙、祥龙、巧厨、宝鹭等12个区域品牌,而中粮还有一家四海。
据了解,嘉里粮油去年的销售收入为60亿元,今年则把目标锁定在80亿元;而中粮集团下属的福临门食用油去年营销业绩亦不错,增势也很迅猛;山东鲁花为自己定的目标是,到2005年,花生油加工生产能力扩大到3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据专家估计,中国的食用油市场2003年底将达到300亿元,2005年超过5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食用油品牌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有三大趋势已渐露端倪:一是小包装在市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二是质量差、规模小的地方小厂在大企业的挤压下迅速瓦解;三是小包装食用油越来越向大品牌集中。
食用油市场众多品牌竞争的热闹也好,行业“寡头”的寂寞也罢,作为刚刚迈入世贸组织这一特定大背景下的我国食用油市场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虽然目前嘉里和中粮处在食用油行业排头兵位置,但风云变幻的市场随时都有新的兵家出现。随着入世,早已在国门外徘徊的国外油脂巨头,也要到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印度尼西亚粮食大王林绍良已经在福建投巨资建厂;而另一家印尼大企业金光集团在浙江投资的“大满贯”则已经赫然进入市场前五强的行列。与中国市场目前的两强比起来,国外的油脂巨头在经济实力、经营管理上决不处于劣势,相信在未来的食用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洗牌之后,浮出水面的就是几个大的品牌,形成行业寡头,但集中到大品牌并不意味着竞争完结,
对于中国的食用油行业来说,龙虎斗刚刚开始,这个行业还会有更为激烈的竞争。我们也预感到,在龙虎斗之后,也许还有三国鼎立等等变化,但不管怎么说,共同做大一个蛋糕是中国食用油行业的共同愿望,我们期待这个行业更加成熟,越来越好!
汽车资讯∣新能源补贴“倒计时”多家车企加码促销
◆ 吉利帝豪新增车型上市 售价6.29-7.29万元
吉利帝豪新增车型正式上市。据悉,此次上市的车型为两款亚运版车型,售价区间为6.29-7.29万元。回顾外观,新车在造型上与现款在售的其他版本并无差别,车头上有家族化样式的直瀑式进气格栅,在上方还用镀铬线条进行点缀,提升了其视觉效果。车头两侧。还有LED光源组成的头灯加持,在夜间带来更为不错的辨识度。
◆ 报告:中国新能源车二手车月度在线成交量“三连涨”
中国二手车交易在线服务平台天天拍车研究院5日发布了《2022年11月二手车在线交易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近三个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成交量“三连涨”,11月新能源二手车成交量同比增长超三成。根据报告,11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出价平均次数为13次,高于燃油二手车。研究院方面分析,从数字可以直观看出二手车商当前对新能源二手车的出价热度更高,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新能源二手车在消费层和流通层都具备较为突出的市场价值,通过在线竞拍出价,可充分发挥二手车交易平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
◆ 合创A06正式上市,EDG为首位车主
合创汽车首款轿跑车型,纯电智能潮跑——合创A06正式上市,并在广州、杭州两地同步开启首批车主交付。 合创A06上市共发布3个版本:550A、630C以及四驱PERFORMANCE,售价分别是17.98万元、19.98万元以及26.98万元。上市当天,EDG合创汽车战队英雄联盟分部的代表作为首位车主,也通过视频“现身”现场。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5日开启 92号汽油或重回“7元时代”
12月5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计,成品油价格或“两连跌”,迎来下半年最大跌幅。本轮油价调整后,92号汽油或重回“7元时代”
◆ 1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多方呼吁2023年延续实施车购税减半政策
不仅仅是经销商,包括主机厂、行业协会在内的多方代表都曾公开呼吁,600亿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缓退出。“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在今年4月份达到了新的高点后,11月再一次突破60%的高位,也反映出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12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时指出。
◆ 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多家车企加码促销
以特斯拉、问界、电马为代表的车企率先降价;长安汽车、小鹏汽车、蔚来等车企则采取限时保价政策。例如,小鹏汽车宣布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将持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不受交付时间影响。
◆ MG MULAN推出限时保价政策
12月5日,上汽MG表示,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支付定金,并且订单满足2022年新能源购置补贴政策的用户,因厂家交付时间导致的补贴差额将由MG承担(补贴额度12600元/台)。
海门哪个加油站油最好
海门中石化(海门北海路)加油站油最好。中石化(海门北海路)加油站作为国内坐拥加油站较多的能源企业,它们的成品油的品质相较于其它两家国有油企加油站好一点,杂质比较少,而且加油站设施齐全,服务比较好。除了国有油企,和外资油企,民营加油站的数目也不可小觑。据2014年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统计,在中国有33%的加油站来自于民营,例如,吉利加油站,腾远加油站等。不过这些加油站普遍存在管理混乱。油品品质不一,存在以次充好,甚至“黑作坊”,而且在硬件环境上与国有加油站与外资加油站稍差些,但是在价格上确实很比三大油企优惠。海门区,隶属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东南部接上海市崇明区,东与启东市接壤,西、北与南通市通州区、崇川区毗邻,与上海隔江相望,总面积1148.7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海门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