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今日油价92汽油-海宁汽油价格调整最新

tamoadmin

1.我男的,21岁了 .从小就严重晕车!坐柴油车什么事都没有.坐汽油就会晕车!每次都吐个半.我这能治吗?

2.求近几年国家发生的大小事

3.上海到青岛高速公路该怎么走?路经江苏,哪些城市加不到普通93#汽油?

4.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综述

我男的,21岁了 .从小就严重晕车!坐柴油车什么事都没有.坐汽油就会晕车!每次都吐个半.我这能治吗?

海宁今日油价92汽油-海宁汽油价格调整最新

1.你可以出行前切一片姜,用医用胶布粘在肚脐眼上,可以防止晕车。

2.你可以适当训练防止晕车。方法很简单,找张能转的椅子,坐在椅子上练习旋转,每天适当练练,有助于你,不让你晕车。

3.有种药叫“神宁”出门之前在鼻子下方涂上一点特别管用,大约60元每瓶,我妈就晕车晕的厉害,希望这几种方法能帮助你。

求近几年国家发生的大小事

中国近几年来的经济方面的成就

我国增长模式转型与发展战略选择

2007年9月2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就,可以用三个基本数字概括:13亿人口的一个国家,在27年的时间内,保持了9%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这样的增长势头看起来还要保持下去。在人类历史上,如此的发展成就是前所未有的。总结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探讨今后的发展道路,首先对已有的增长模式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

正确认识和评估已有的增长模式

在微观层面上,改革主要做了两件事情:“放开”和“改造”。“放开”就是允许和鼓励发展多种非国有经济,包括集体、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改造”是指对国有经济部分的改革和重组。

观察中国经济的两条基本线索

一条线索是独特的要素组合优势。中国的经济增长,依托于一系列基本要素的组合: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或现实的市场;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存在和流动,使劳动力成本被压到较低水平,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价格也被控制在相当低水平;较为完整的工业基础体系和逐步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勤劳、节俭、进取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尤其是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在国际范围内,这些要素条件在一个国家同时出现是少见的,就规模而言,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另一条线索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产业角度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主导产业的出现和带动,而这些主导产业是由市场需求,最终是由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上世纪80年代,主导产业是轻工、纺织等。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出现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家电产品、房地产、股票等一批新的主导产业,90年代末经济乏力,2002年下半年经济形势又出现变化。起先导作用的是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通讯等行业,从而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产业和基础行业的增长。

把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到经济模式的基本架构。第一条线索是从空间上观察的,可以看到多种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基本要素;第二条线索是从时间上观察的,可以看到主导产业的依次出现。把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看,消费结构升级产生巨大需求,多种基本要素的组合形成供给,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主导产业的依次出现和更替,拉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理解改革开放

在这一增长模式中,改革开放起了何种作用?概括地说,改革创造了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体制和机制,开放则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整和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

在微观层面上,改革主要做了两件事情:“放开”和“改造”。“放开”就是允许和鼓励发展多种非国有经济,包括集体、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改造”是指对国有经济部分的改革和重组。将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大多数被改造为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不论是放开还是改造,其结果是形成了大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将前面讲到的诸多生产要素有效地加以组合和利用,构成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基础。

开放是在更大范围内为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提供可能。本地缺少的要素可以“引进来”,比如引进外资;富余的要素则“送出去”,比如输出富余劳动力,从而使本地的增长空间扩大,竞争力增强。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阶段通常缺少资金,所以很重视引进外资。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总体上说资金已不缺乏,而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金过剩,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因为在这些资金的背后,有技术、管理,有品牌、供应链、分销渠道,或者还有企业文化等。这些资金背后的要素是我们需要但缺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资金是多种要素的载体。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重要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多数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工业化进程,实质上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根据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增长显示出的潜力,我国经济继续保持20年左右的快速和较快增长,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对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对这个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下面就几个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增长模式转型首先要有正确目标。中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增长模式转型的目标确定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增长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均衡和可持续的。

第一,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要继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以带动需求扩大。重点是保持居民住房、汽车等消费的持续增长,保持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在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在产业选择上,让各种有条件发展起来的产业都发展起来,不要轻言某个产业不能发展。这既有利于扩大内需,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自主创新战略。这里我们重点强调技术的自主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有长远眼光的创新主体。企业有没有自主创新的意愿和能力,是自主创新成败的关键。

第三,资源节约战略。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最为可行、最容易见到成效的是加强资源节约。要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的市场化,资源价格能够由市场决定的,要尽可能地交给市场。推动政府管制重点由经济型管制转向社会性管制。管制的重点要放在资源节约标准的实施、新节能产品或措施的推广、环境保护等方面。

第四,稳定增长战略。我国经济波动较大,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则是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对那些处在先导位置的竞争性的行业来说,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低电价、低人价(不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社会保障等),将刺激投资者的过度进入。在另一方面,经济提速,煤电油运等基础行业就紧张起来,其中最紧张的是铁路运输,原因是垄断经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要重点推进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纠正人为压低要素、环境成本的行为,改革政府投资体制;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行业特别是铁路运输行业的改革和开放,重点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引入新的投资者。

第五,金融改革战略。金融改革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有:加快银行体系改革,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通过重组、上市等途径,改造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降低不良资产率,按照国际规范调整资产结构,改进资产质量;在按照加入WTO承诺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大金融体系对内开放,特别是对非国有经济开放的力度,促进新型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发展,重点解决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变过度倚重银行融资的状况,加快金融结构调整。抓紧解决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深层体制问题,恢复证券市场的正常功能。扩大债券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促进金融创新,鼓励多种类型适应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的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和供给。

第六,开放升级战略。今后对外开放的重点,要由范围和数量转向结构和质量,即“开放升级”。实行适度的“角色转换”。由过去较为被动的适应国际环境,转向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环境;由过去主要是适应规则,转向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制定规则。在国际货币(汇率)、贸易、投资、金融、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发挥更为主动积极的作用。相应地,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要强调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原则。由于我们在许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强调这一原则,对我们的国家利益是有利的。

灾难方面:

2004年国内:

一、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回眸:2月15日中午11时25分,位于吉林市解放大路与长春路交汇处的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吉林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集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扑救。13时45分,火势得到初步控制。15时30分,大火被扑灭。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消防人员通过三部云梯和消防拉梯对2楼、3楼、4楼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搜救,截至16时30分,共救出120人,受伤的71人被马上送往各大医院。这次大火造成54人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经调查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中百商厦“伟业电器”员工于洪新将点燃的香烟掉落在库房中,引燃地面纸屑、纸板等可燃物发生火灾。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百商厦没有严格落实《消防法》关于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没有落实且未组织过演练;违章将商厦北墙外的自行车棚改建为简易仓库后,没有落实消防部门下达的限期整改通知要求;经营管理混乱,超范围租赁经营舞厅项目,忽视对该舞厅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火灾发生后,安全保卫人员没有组织三楼和四楼人员疏散,有关人员没有及时报警。吉林市商业委员会对中百商厦管理不力,对商厦在消防安全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失察。吉林市消防、工商、城市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对中百商厦存在的火灾隐患、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没有严格督促落实整改。吉林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不力。

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刚占标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刚占标提出引咎辞去吉林市市长职务,同时辞去吉林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吉林省委同意刚占标的辞职请求。吉林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已审议同意刚占标辞去吉林市市长职务。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吉林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吉林市副市长蔡玉和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党内警告和行政记大过处分;吉林市商业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刘文彬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降级处分;吉林市商业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常委杨开宝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处分。

7月10日上午,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对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案七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于红新犯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被告人刘文建、赵平、马春平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五年和四年;被告人陈忠、曹明君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和三年;被告人李爱民犯重大责任事故罪,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免予刑事处罚。

二、浙江省海宁市发生特大火灾,造成40人亡

回眸:2月15日14时15分,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五丰村一座村民自发搭建的草棚发生火灾,在草棚内从事烧香求签迷信活动的60余人中,40人亡。当地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立即组织扑救,火灾于14时45分扑灭。

事发当日早晨5时,由黄湾镇五丰村村民周某(女)、卢某(女)等三人组织发起,由经常牵头从事迷信活动的陈某(男)主持,在五丰村违章搭建的简易草棚内进行所谓的“普堂忏”(意为年老后能顺利到达阴间)迷信活动。上午8时30分左右,进入该草棚内参加迷信活动的人员达50余人,除陈某外,其余均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40岁,平均年龄72岁。到14时10分,草棚开始起火,当时棚内人员集中涌向朝南开启的小门,由于该批妇女都属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在逃离过程中随即有人跌倒,于是逃生人员集聚在门口将支撑草棚的毛竹压倒,草棚随之倒塌,并迅速燃烧,大多数人来不及逃出门外,被烧或窒息而。火灾共造成39人当场亡,四人烧伤,其中一人经海宁市人民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亡,亡人数达到40人。

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调查结果,依据有关条例、法规,对海宁“2·15”特大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同意海宁市市长张仁贵引咎辞职;给予海宁市市委书记冯水华党内警告处分。另外,责成海宁市委、市政府对黄湾镇、五丰村的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海宁市人民法院对“2·15”特大火灾案件公开宣判。一审以失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陈建良有期徒刑六年、周和珍有期徒刑六年、卢珍宝有期徒刑六年、卢娟英有期徒刑五年零九个月。

三、湖南省常德市桥南市场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包括消防战士在内的69名伤者受伤

回眸:12月21日清晨7时40分左右,湖南省常德市桥南市场发生火灾。桥南市场位于鼎城区武陵镇,长约四公里、宽约2.5公里,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一个大型批发零售市场,是全国十大综合零售批发市场之一,主要以针织品、日用百货、电器等商品为主,发生火灾的是一栋四层的商业楼(经营日用百货,使用面积为七万平方米)。

7时46分,常德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20多辆消防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此时,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的常德桥南市场已经是浓烟弥漫,火势汹涌。可怕的是,就在大火燃起的时候,刮起了少有的四五级大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这场火顺势在桥南市场蔓延开来。三小时后,也就是11时左右,占桥南市场面积近一半的日化用品市场已经全部被大火包围。由于起火的时间是在8时之前,桥南市场尚未开门营业,营业员也没有到岗,但是火情最严重的桥南宾馆里住着几十位客人,再加上服务员,总共约有40多人。消防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对他们进行了营救。13时许,发生火灾的商业楼第四层的西南角突然发生局部坍塌,一名群众和两名消防指挥员受伤,一名消防战士被埋压。由于风力很大、取水困难,加上这个大市场经营皮革制品、服装等易燃轻工产品,灭火工作遇到很大困难。常德市调集三台大型挖掘机和两台重型吊车,赶到火势最猛的桥南市场靠近桥南汽车站的地带,清除坍塌物,准备打通一条消防通道,营救可能还困在火场里的人。因为着火点是在日化用品市场,一些日化用品在起火后燃起有毒烟雾,而最先到达火灾现场的一部分消防员因为没有准备防毒面具而受到影响。这次火灾造成共有包括消防战士在内的69名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没有人员亡,过火面积约五万平方米。

四、浙江省温州市辉煌皮革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8人亡、12人受伤

回眸:7月28日19时35分左右,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辉煌皮革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当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出八辆消防车、60多名消防官兵赶赴事故现场扑救。经过八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到第二天凌晨2时,肆虐的大火才被扑灭。这次大火造成18人在火灾中丧生,12人不同程度受伤,另有16人成功逃生。

温州辉煌皮革有限公司是水头镇的一家重点民营企业,它所在的金山路,是一片人口稠密的居民住宅区。由于扑救及时,大火基本没有殃及到附近的居民区,这让现场的很多消防人员松了一口气。可消防人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当时上班的工人有多人失踪,这让消防队员的心又悬了起来,失踪的工人究竟在哪里,随后,在一片烧成灰烬的废墟中,一场搜救行动开始了。

从7月29日凌晨开始,温州市消防支队官兵陆续从现场清理出15具遇难工人遗体,其中女性10名、男性五名,另外还有一名工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亡,至此这场火灾造成的亡人数上升到了16人。

该皮革厂主要生产皮带,起火的是一楼的车间,当时有40多名工人在厂里上班。火势迅速蔓延,将在楼上工作的员工的退路阻断,一些员工采取从楼上跳下的方式逃生,这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皮革燃烧速度快、过火面积较大,并且产生有毒气体,加之场地条件复杂,给扑救工作造成较大难度。消防人员从现场疏散、救助十余人。事发当天23时左右火势得到控制,于次日凌晨3时许厂房主楼的大火被扑灭。“7·28”特大火灾造成主体建筑过火面积1400多平方米,临时搭建的简易棚过火面积600多平方米。

大火发生后,辉煌皮革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庄明辉曾经一度逃匿,到了7月29日晚,他在沉重的压力下,终于向警方投案自首,7月30日上午,温州警方依法批准对庄明辉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初步查明,辉煌公司总经理庄明辉违反消防、安全生产法规,将未经消防监督部门审核、审批的一幢建筑擅自作为公司厂房使用,且没有在生产经营的厂部设置疏散通道,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

经浙江省消防总队和公安部火灾调查专家及电气、发电机专家联合组成的28名专家调查组调查,这起火灾事故的起火部位位于该厂房东侧的简易仓库,根据火点处的痕迹物证、燃烧特点及所处的位置认定,此次火灾系砂边机作业时产生的火花使皮带粉尘阴燃起火并扩大成灾。

五、北京市京民大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1人亡、38人受伤

回眸:6月9日15时56分,北京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位于朝阳区华严里的京民大厦西配楼一层发生火灾。消防部门立即调出八个消防中队、36辆消防车前往扑救。17时2分大火被扑灭。此次火灾共造成11人亡、38人受伤。经初步调查,火灾为大厦西配楼一层游泳池在装修过程中引起的。根据事后消防部门从火灾现场提取的两桶聚氨酯检测得知,当时甲桶的闪点(在正常环境下测定液体可燃性的一种参数)为16摄氏度,乙桶的闪点为20摄氏度。也就是说,这种危险品在16摄氏度或20摄氏度时可以闪燃。国家规定闪点小于或等于28摄氏度的物品为一级危险品。

火灾发生后,负责施工的包工头陈某假借送伤者去医院为由逃离现场,而且陈某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警方随后对其实施追捕,在江苏苏州将陈某抓获。

六、广东省惠州LG惠州电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造成两人、数亿元产品报废

回眸:10月5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LG惠州电子公司一幢近两万平方米的大厂房突发大火,致使厂房从一楼烧至顶层(厂房共三层),厂房内上亿元的电子产品和原料全部报废,火灾中共有10多人受伤,四人重伤,两人亡。

由于尚处国庆假期,厂方还未正式上班,厂房内仅有200多名员工在加班。火灾发生时,因发现及时,大部分员工都顺利逃离了火场,但有安徽、江西籍的两工人烧在电梯内。由于该厂房主要生产音响,厂房内堆了很多木壳、泡沫、塑料等物品,一着火便一发不可收拾,火势得以迅速蔓延至整栋大楼。

火灾原因是工厂内部装修电焊工在进行电焊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引发火灾。

LG是著名跨国企业,在惠州有多家工厂。发生火灾的地点是LG电子厂刚搬进不到两个月的新厂房,主要生产DVD。

七、山东省临沂灯具城发生特大火灾,经济损失惨重,200余家业户受灾

回眸:7月29日19时40分,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灯具城的北区大楼二楼突然燃起大火。大火直至次日凌晨3时天空下起大雨,火势才得以控制。发生火灾的临沂灯具城北区大楼共四层,建筑面积约三万平方米,一、二层有商户160余户,三、四层是物料仓库。整座大楼全部着火,有报道说,经济损失达一亿元,200余家业户受灾。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凯莱鞋都发生大火

八、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凯莱鞋都发生大火

回眸:10月21日17时07分,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一专业鞋城发生特大火灾,常熟公安、消防部门接警后出动全市城乡所有消防力量全力以赴扑救火灾。当天23时30分,大火被基本扑灭。但位于招商城中心的约两万平方米的常熟凯莱鞋都几乎全毁,损失以千万计。

火灾是从招商城凯莱鞋都北侧底层发生的。由于鞋城内部多为易燃物,火势猛烈。常熟消防大队一方面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另一方面立即向苏州消防支队求援。苏州消防支队立即调动市区和张家港、吴江等地共50余辆消防车、300余名消防官兵予以支援。常熟警方出动了1000余名警力全力扑救和维持现场秩序。近千名商户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吞噬了他们的货物,欲哭无泪。

九、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岑牙村发生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64.8万元,196户人家受灾

回眸:10月9日21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岑牙村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火灾造成196户1110人受灾,烧毁房屋220间,破拆房屋1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8万元,无人员伤亡。火灾是由于因村民不慎扯断电线造成短路,引燃可燃物所致。据了解,造成火灾扩大蔓延的原因有:一、村寨建在山头,全部为木结构房屋,建筑密集;二、村寨内水源缺乏,仅有的一个小水池只能勉强供当地村民生活用水;三、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火灾发生时,未能组织有效扑救;四、村寨不通公路,从县城驱车两小时后,还需爬山一小时才能到达,抢救物资难以快速运送到现场。

十、山西运城市半坡油库发生大火

回眸:4月24日22时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运城石油分公司半坡油库甲区6号大型储油罐发生特大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火灾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并由公安部调集秦晋豫三省消防部队参与抢救“4·24”特大火灾原因查明,根据调查结果,是油库职工在值班期间相互勾结,从油库的计量孔往外倒油引发静电起火导致火灾。

经运城市公安局盐湖分局调查,四名犯罪嫌疑人中,有两人是油库的职工,一人是油库消防队员,一人是原石油公司的职工。四名犯罪嫌疑人早在半年前就开始预谋**半坡油库甲区6号油罐汽油,并购置了面包车和塑料桶等作案工具,还把油库的计量孔进行了改装,以方便盗油。盗窃汽油,引发火灾,负直接责任,被开除公职,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半坡油库副主任张风清、贾梦恩负主要领导责任,两人被行政撤职,并建议所在党组织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半坡油库主任任寇智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建议所在党组织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半坡油库党支部书记白歧山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所在党组织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运城石油分公司副经理郭青龙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建议所在党组织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分公司党委书记赵国珍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所在党组织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分公司经理申永生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系统安全、消防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工作不力,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中国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但是今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一年我们期待的奥运盛世在我们的国家开展!

然而今年有雪灾(我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物价飞涨,胶济事件,,台湾问题,家乐福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受阻!

上海到青岛高速公路该怎么走?路经江苏,哪些城市加不到普通93#汽油?

从上海到青岛市全程高速共:778.9公里

1从起点出发,沿西藏北路行驶406米

2左转沿海宁路行驶459米

3向前沿天目中路行驶387米

4右转沿共和新路行驶631米

5向前沿南北高架路行驶3公里

6向前沿共和新路行驶1公里

7左转沿中环线行驶4公里

8向前沿沪嘉高速公路行驶17公里

9左转行驶213米

10向右沿大亭高速公路行驶3公里

11向前行驶1公里

12向前沿嘉浏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

13向右沿嘉松至太仓高速公路行驶8公里

14向前沿宁太高速公路行驶87公里

15右转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76公里

16向前沿宁通高速公路行驶1公里

17向前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177公里

18右转沿淮连/宁连高速公路行驶86公里

19左转沿烟台至连云港高速公路行驶196公里

20向右行驶407米

21向右沿胶州湾高速公路行驶77公里

22向前沿胶州湾高速行驶16公里

23左转沿瑞昌路行驶2公里

24右转沿杭州路行驶1公里,到达终点

路线图:

上海,1.3521366E7,3641911.0&fromtype=coord&to=青岛市,1.3396663E7,4289377.0&totype=coord&appid=1496

高速上97#的油不好说,93#的到处都有!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综述

汪庆华 董岩翔 郑文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萧山311203)

摘要: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以调查为基础、评价为该心、研究为纽带,对浙江农业地质环境开展了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调查、研究与评价,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的调查研究成果、示范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大大丰富了我省农业基础资料,增加了农业地质的技术储备。这些成果既可为浙江农业区划、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浙江“生态省”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服务。

关键词: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成果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浙江省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部合作形式开展农业地质工作的省份。该项目联合了省内外18个单位(部门),集聚了多学科、多专业的180余位专家,投入了巨大的实物工作量,获得了126万多个高精度的实测数据,编制了上千张各类图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查明了我省主要农业经济区土地质量的新情况,基本掌握了某些土地资源的新优势,初步揭示了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新趋势,首次建立了全省农业地质环境技术支撑的新平台,拓展了浅海滩涂地质环境质量调查的新领域。

1 成果概况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实际完成的调查总面积为43613km2,其中陆域调查面积为

37737km2,沿海滩涂和近岸浅海调查面积为5876km2。

本次工作投入了巨大的实物工作量。测制土壤地质柱状剖面408个,土壤地球化学剖面1354km,采集土壤、浅海沉积物、浅层地下水、农作物等各类样品66554件,进行了土壤元素全量、有效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70多个指标、浅层地下水24项指标、农产品20余项指标的分析测试;获取了各类测试分析数据约126万个,编制了450余张基础性图件。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形成的调查及研究报告共29份,其中,总项目综合性成果报告5份、基础性调查报告4份、专项研究报告7份、专题研究报告6份、示范区调查报告7份。图集5套:浙北、浙中、浙东3个地区的《地球化学图集》各一套,《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图集》、《浙江省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图集》。

2 调查成果

2.1 获得了海量多介质、多元素、多指标的高质量实测数据,编制了系列基础性地球化学图件,全面更新和充实了浙江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多部门、多学科的应用,构件了基础信息平台

通过对浙北平原区、浙中丘陵盆地区及浙东沿海地区3个重点农业种植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126万余项多介质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主要包括:

(1)浙江省主要土壤及土壤母质Cd、Hg、Cr、Pb等52种元素及有机碳、pH值分析数据;

(2)浙江省主要土壤Fe、Mn、Cu、Zn等12种元素的有效量分析数据;

(3)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机氯(六六六、DDT)农药残留量分析数据;

(4)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分析数据;

(5)浙江省主要农田土壤浅层地下水NO3、NO2、NH4等24项水质分析数据;

(6)浙江省近岸浅海和滩涂沉积物的52种元素及有机碳、pH值分析数据。

利用区域调查所获得的实测数据,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5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图、11种元素有效态(可浸提量)分布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图等一大批基础性图件;为开展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依据。在区域评价和综合研究基础上,首次编制了《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图集》和《浙江省生态地球化学图集》;这些成果是自第二次农业普查和全国第二次地球化学扫面以来所获得的最系统、最可靠、最新的基础性成果,海量的基础资料,是“数字浙江”的重要数据源,具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长远应用价值。

2.2 查明了浙江省主要农业经济自然区的地质环境现状,“摸清了家底”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2.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浙北平原、浙东沿海和浙中盆地3个主要农业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较好。功能类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3个区约3.7万km2的范围内,一类土壤占21.14%,二类土壤占61.04%,三类和超三类土壤分别占16.63%和1.19%。

依据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合全省1999年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对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种植适宜性评价表明,在浙北、浙东和浙中3个调查区236.5万公顷农用地之中,能满足安全农产品生产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农用地面积为179.8万公顷,占三地区农用地面积的76.0%,其中,水田147.9万公顷,占三地区水田的74.9%;旱地25.7万公顷,占三地区旱地总面积的86.7%;园地面积7.3万公顷,占三地区园地总面积的78.6%。不适合种植绿色农产品的非绿色农用地面积为47.2万公顷,占三地区农用地面积的20.0%。

2.2.2 土壤污染程度评价

受来自工业、农业及城市等多方面的影响,我省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调查评价成果统计,浙北、浙中、浙东沿海3个区中,轻度污染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8.1%,中度污染占9.0%,重度污染占1.61%。

研究表明,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大大超过了自然作用的变化,在短短的12年间,Cd、Cu、As、S等元素平均相对累积率达15%以上,浙北平原、浙东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个区表层土壤中均出现Hg、Cd、Pb、Zn、Cu、As等元素的富集。调查显示,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以及其他人为的作用下,通过如大气降尘、灌溉、施肥、渗透等形式广泛进入到土壤环境。

2.2.3 土壤有机污染现状评价

调查表明,六六六、滴滴涕这类有机氯农药在停用近30年后仍在土壤中广泛残留,但总体上未超过国家环境质量的标准。

2.2.4 农田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调查显示,3个重点调查区的农田浅层地下水水质主要为Ⅳ类和Ⅴ类,其中Ⅳ类水占42.0%,Ⅴ类水占49.2%;浙东沿海地区的Ⅴ类水达65.7%。

浅层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不突出,主要集中在铁、锰及亚硝酸盐等指标上,其中铁超标比例为61.8%,锰为73.3%,亚硝酸盐为25.2%。

2.2.5 农田土壤营养微量元素丰缺评价

浙北、浙东、浙中三地区土壤肥力和微量营养元素丰缺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土壤肥力与养分丰富水平或平衡状况较差的土壤面积接近50%,浙中地区问题最为突出;平衡性较佳的土壤面积比例较小。沿江临海的垦区,土壤普遍缺Zn、Mo、Cu等元素;B不足具有广泛性、区域性,有92.2%的土壤存在缺B问题。

2.2.6 滩涂及近岸浅海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调查表明,除Ni元素在乐清湾一带超标较高外,沿海滩涂尚未发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2.3 通过调查,首次发现并评价了浙江富硒土壤。该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资源开发价值

2.3.1 富硒土壤及评价

通过研究,首次提出了根据土壤的含硒水平和硒反应性、富硒土壤的面积、土壤中硒的富集程度、硒的有效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生物效应等指标的富硒土壤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将富硒土壤分为较高富集(Ⅰ级)、中等富集(Ⅱ级)、一般富集(Ⅲ级)3个等级。经评价,在浙北平原、浙东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个区圈出了29处约7654km2的富硒土壤区;其中,Ⅰ级区5处,Ⅱ级区15处,Ⅲ级区9处。

2.3.2 富硒农产品调查

通过富硒区农产品的实地调查验证,新发现海宁、平湖、诸暨的水稻,金华的葡萄,衢州、开化、慈溪的茶叶,龙游志棠白莲,瑞安马蹄笋、天目山竹笋等农产品的硒含量已达到标注富硒农产品标准。

3 评价成果

3.1 土壤地质研究

以地学为基础,提出了“土壤地质单位”的新观念,系统划分了浙江成土母质类型,实现了地学与土壤学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浙江土壤地质研究水平。

以“母岩—母质—土壤”的地质地球化学相关性研究为切入点、以土壤地质剖面研究和土壤母质地学分类为基本方法,通过对农业地质背景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土壤地质单位”的新概念。由于地质工作能准确厘定各类岩石、地层的空间展布、详细描述其生成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等特征,建立在地学基础上的土壤母质分类将更具准确性。依据分类原则,建立了36个土壤母质类型,划分了118个土壤地质单位,编制了新的浙江土壤母质图;并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土壤矿物学、土壤磁性等方面的研究,从成土母岩、土壤母质及不同成壤环境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浙江省土壤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丰富了农业环境的基础资料,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2 特色农产品适生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浙江主要特色农产品的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为科学指导特色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规划,提供了地学支持。

本次工作分别对浙江名茶、竹笋、临安山核桃、诸暨香榧、常山胡柚、玉环柚、长兴银杏等7种特色农产品的立地地质背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除地形地貌、坡向和小气候条件之外,特色农产品的分布及其品质明显受到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制约与影响。研究揭示了这类农产品的适生规律,建立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并依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了种植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浙江省优质名茶种植的最适宜区面积为10803km2(图1),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2%;次适宜区面积51621km2,占49%;毛竹、竹笋的适种面积为适宜区18814.28km2,占全省面积的18.47%,次适宜区55330.96km2,占54.32%;临安市山核桃的适种面积占全县面积的17.2%;常山县适宜和较适宜种植胡柚的面积约400km2;长兴县银杏的适宜和较适宜种植区面积约154km2;诸暨香榧适宜和较适宜种植区面积约306km2;玉环柚种植的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约188km2。这一成果,为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图1 浙江省茶叶适宜种植区划图

3.3 农业地质环境变化预测预警研究

通过“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化研究”、“土壤pH值变化研究”、“元素全量、有效量及形态组成研究”、“土壤—农产品重金属相关性研究”,获得以下重要认识。

(1)人类活动,尤其是近20年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使农业地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和酸化。研究表明,1990~2002年12年间,浙北、浙中和浙东沿海3个地区土壤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模式已发生明显的变化,砷(As)、镉(Cd)、铜(Cu)、氟(F)等元素显示出具有较高的污染累积速率,其中,镉(Cd)、铜(Cu)、硫(S)等7种元素的平均相对累积率达15%以上。

(2)有毒有害元素的快速积累造成了土地质量的退化,已为土地安全亮起了红灯,发出了警报。如浙北平原区1990年和2002年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对比表明,该区在12年间Ⅱ类和超Ⅲ土壤面积增加了1.5%;I类土壤的面积则减少了1.2%。以本次调查大量实测数据为支撑耕地(土壤)安全性(或风险性)评价表明,3个主要调查区内,安全耕地占93.2%、潜在风险(警戒)耕地占5.8%、危险性耕地占1.0%。

(3)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地球化学变化,如Cd、Hg这两个最具威胁性的元素,在pH值下降(酸化过程)、有机质逐渐减少的情况下,都能增加其活化溢出及进入生物食物链的风险性。

(4)研究表明,尽管进入农产品中的重金属的来源、含量和安全等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相关性。浙江土壤在短短12年间,出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累积趋势,从总体上增大了农产品的安全风险。

3.4 城市周边土壤污染及生态影响研究

调查表明,城市及周边土壤污染是浙江土壤环境问题的主要区域性特点。通过对杭州等五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查明了土壤污染的地理分布、主要污染物、污染源,评价了污染程度及生态影响,为城郊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调整提供了依据。

如在杭州市土壤环境研究中,重点开展了杭州蔬菜基地的安全性和西湖龙井茶的Pb污染来源问题的研究,其结论是,传统蔬菜基地土壤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影响到蔬菜的卫生安全,从城市发展考虑,建议作重新规划。应用Pb同位素示踪技术对西湖龙井茶铅(Pb)来源进行追踪研究表明:龙井茶主要与人为污染——汽油、燃煤等大气沉降Pb污染有关,故可以通过控制含Pb废气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解决茶中Pb问题。

3.5 土地环境质量安全性评价研究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且具有宝贵性和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脆弱性。土地的环境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广为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它关系到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的安全性评价,是一个新课题,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参评指标的多样性,给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充分利用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探索土地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促进土地安全性评价工作。

图2 浙北平原地区农用土地安全性评价图

通过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研究、农产品与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研究、稻米中Cd、Hg背景值研究等工作,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评价思路,即:

(1)在评价目标上,突出耕地这个重点,因为耕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

(2)在评价指标上,突出重金属元素。调查表明,浙江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的残留,已降解至安全范围之内,化学肥料的施用是个可控的因子,而重金属污染,其治理与修复都是一个国际性难题。Cd和Hg,尤其是Cd,是影响浙江农业地质环境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尽管Pb等元素对农产品安全具有普遍的影响,但研究表明,这类元素在土壤—作物系统中,效应性特征尚不明显,农产品中的Pb、F的污染主要来自大气环境。

(3)在评价标准上,采用国家标准与农产品安全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成果用安全性级别进行表征。

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浙北平原区、浙中丘陵盆地区和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3个主要农业区的农田土壤有93.2%处于安全状态(图2、图3、图4),5.8%处于警戒区,危险区仅占1.0%。警戒区和危险区的农业用地主要分布于大中城市周边。

图3 浙中盆地地区农用土地安全性评价图

4 示范性、应用性成果

4.1 县(市)级1:5万示范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

以市、县行政范围设置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示范区,是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一个突出特色。先后开展的杭州市萧山区、长兴县、平湖市、慈溪市、瑞安市、龙游县、上虞市等7个示范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由于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资料完整性等特点,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对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重视,部分成果已应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十一五规划”编制之中。

图4 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地区农用土地安全性评价图

杭州市萧山区政府根据对该区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结果,提出了“北菜北苗南移东扩”的产业调整方案,完善了“萧山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慈溪市政府依据农业地质环境综合研究成果,对该市“农业种养殖区划”进行了调整,促进了产业基地的建设;平湖市就调查所发现的土壤酸化问题,采取了平衡施肥、减少酸性化肥用量、控制污灌等措施。不少市县围绕于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富硒土壤资源做文章,如上虞市在“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计划安排60万元资金进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瑞安市则把重点放在对富硒土壤的开发性研究上;萧山区进化镇应用调查成果开发的富硒茶已上市;龙游县成立了“龙游志塘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根据调查成果注册了6个富硒食品商标,富硒白莲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比2004年扩大了20%,2005年仅富硒米一项就增加收入1082万元。

4.2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方法技术体系研究

通过大量的实践,对项目实施中所采用的农业地质背景野外调查方法、多介质样品野外采集方法和分析测试方法、综合研究方法、评价方法、制图方法及相关技术(如“3S”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信息技术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在实践中建立完善了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的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全国开展的同类项目提供了示范。

4.3 浙江省农业发展与农业区划

根据浙江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农业经济分区特点,结合农业地质环境条件,将全省划分为:浙东北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发展区,浙东南沿海城郊型、外向型农业发展区和浙中、浙西南综合型、生态型农业发展区等3大农业功能区及13个功能亚区(图5),提出了重点区域农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建议,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立区域性农业发展定位,实行分类指导,建设区域性优势农业产业区(带)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5 浙江省农业功能分区图

图6 浙江省绿色(无公害)、富硒粮油产业综合区划图

在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农业地质环境和农业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为基础,以农作物种植适应性评价和发展潜力评价为核心,以优势比较为原则,提出的“农业综合区划方法”充分考虑了农产品产地安全性、特色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农产品种植适宜性和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等4方面因素,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先进性,也是对传统农业区划工作的一大突破。应用这一方法提出的全省粮油(图6)、茶叶、蔬菜、果品等4大类主要农作物的产业布局区划,有利于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绿色、无公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农业产业布局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4.4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首次在真正意义上把调查获得的有关土壤地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农产品安全、非点源污染、特色农产立地环境、遥感、农业资源环境、海岸带环境地球化学等海量数据以及项目文档数据、DEM及基础地理信息、解译评价成果等纳入农业地质数据库。建成不同时段、不同结构、多源、多比例尺的海量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采用海量地形与影像管理技术、快速三维显示技术、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以及组件式GIS(COMGIS)技术等关键技术,应用先进的金字塔模型来管理数据,基本实现了与农业地质环境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使用、动态更新、统计分析及查询、输出等功能,构建的农业地质环境专业信息和社会公用信息的共享平台,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由于坚持了多系统多部门的联合,坚持以地学为主导的多学科多专业结合、产学研结合、基础调查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项目的实施达到了“摸清家底”的目的,获得了一批全新的填补空白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为浙江“十一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以市县(区)为对象开展的示范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作为公益性的大型基础应用研究项目,其成果的作用已逐渐显现,部分成果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用,部分战略调整决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省的部分县市级政府和农民开始认识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所具有的潜力,纷纷要求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社会经济对农业地质工作的认同与需求正日益显现。“浙江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评价”项目已经省政府批准,项目实施的总体方案正在紧张编制中。

参考文献

[1]陈怀满.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黄昌勇.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陆景岗.土壤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4]刘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牟树森.青长乐.环境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毛祖法.浙江名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8]杨忠芳,朱立,陈岳龙.现代环境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9]朱大奎、王颖等.环境地质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章明奎,魏孝孚,厉仁安.浙江省土系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1]潘根兴.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12]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13]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浙江土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4]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浙江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15]纪国成.硒的生理作用及开发富硒稻米的实践.浙江农业科学,2003年增刊

[16]唐根年,陆景冈,王援高等.浙江省及邻近地区名茶形成的土壤地质环境分析.茶叶科学,2001,21(2)

[17]翁甫金、朱云杰、楼云台.浙江省竹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竹子研究汇刊,2004,23(1)

[18]袁建新,王云.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中国环境监测,2000,16(5)

[19]周俊,姚君津.农业资源的地质背景及其开发利用.农业技术经济,2002(1)

[20]朱立新,周国华,任天祥等.浙江杭嘉湖平原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物探与化探,1996,20(4)

Review of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Qinghua, Dong Yanxiang, Zheng Wen

(Zheji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Xiaoshan 3112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considering survey as base, evaluation as kernel and study as tache, studies and 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aspects, degrees and scales, consequently obtaining som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t enriches our agricultural basic data and increases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technological reserve. They will supply the agricultural programm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highly effectiv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basic service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provi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