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最近为什么和伊朗断交了
2.由石油引起的中东战争
3.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太平?
4.以黎战争现况
沙特最近为什么和伊朗断交了
2016年1月2日,沙特阿拉伯以恐怖主义罪名处决了包括该国什叶派教士尼米尔在内的47人。当地时间2日晚间,大批愤怒的伊朗民众在沙特驻伊朗使馆前举行示威,并随后发生暴力冲击焚烧沙特驻伊朗使馆事件。随后沙特就伊朗人焚烧使馆事件宣布与伊朗断交,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和伊朗为首的什叶派两派战争一触即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如今的沙特政府由逊尼派皇室领导,被处决的尼米尔是什叶派***物,曾经领导过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一场席卷北非和西亚的民众反对政府运动,也称阿拉伯觉醒),即反对派暴力推翻当权政府运动,所以沙特政府对尼米尔恨之入骨。动机有了,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动手?
1、俄罗斯在叙利亚部署军事行动,美国在中东必须倚重沙特(两国关系一直很好)、以色列(美国支持犹太复国)和土耳其(土耳其击毁俄战机向美国表忠心),所以美国不反对处决尼米尔。
2、美国和欧盟对伊朗的核制裁(打压伊朗经济)已经解除,伊朗迎来国家发展契机。穷日子过久了,伊朗想经济发展(主要靠输出石油),但是同为石油输出国的竞争对手沙特就不乐意了。你也卖石油,那我的油价就更低了我还怎么赚钱?现在我把你的人杀了,你咬我啊?你国内的激进分子叫嚣要战争不想安稳地发展,我看你伊朗怎么办?打吧,国力继续衰弱,不打吧,作为什叶派的盟主国家寒了盟友们的心,你在大家的心目中就变成了一个怂货。
3、沙特皇室内部存在分裂危险,沙特皇室想转移国内矛盾和舆论注意力。
沙特有预谋地断交,已经做好战争准备。而伊朗激进分子也想打,现在就看美国和俄罗斯的态度了。
1、先看美国,2015年9月30日,巴勒斯坦政府总统阿巴斯在联合国发言宣布巴勒斯坦不再遵守《奥斯陆协议》,这项和平协议曾经被视作为两国纷争解决的基础,“巴以冲突”再次升级。假如巴以再次爆发战争,犹太人支持的美国政府就必须支持以色列并派出援军,但是2016年美国大选,还想安稳下台,所以不会支持以色列开战(一旦开战大家都没有退路),但有可能支持沙特打伊朗转移巴以矛盾,自己还有可能派出军队支援。另外伊沙开战破坏俄罗斯中东布局,有利于自己下一步的插手中东行动(增援还是调停?)。
打个比喻,一棵树被炸塌,倒向那个方向都行,只要不砸向自己就行了。
2、俄罗斯表示愿意协调沙特和伊朗的矛盾,左右中东局势发展,顺带提升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俄罗斯在叙利亚驻军,伊拉克反对美国在自己国家驻兵,黎巴嫩亲叙利亚(“阿迈勒运动”组织)和伊朗(黎巴嫩),再加上伊朗自己,什叶派联盟已然成型,俄罗斯乐见其成,当然不希望沙特破坏自己在中东的布局,但是也不排除俄罗斯会与美国有默契地搁置巴以冲突转而促成沙特和伊朗开战。
3、欧盟国家不希望两国开战,因为受到了前一阵子的叙利亚难民侵扰,自己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
4、什叶派联盟使沙特感受到了威胁。因为伊朗经济一直在发展,时间越往后拖越对自己不利,所以搞事挑衅伊朗(沙特战机攻击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希望伊朗跟自己来一场战争拖垮伊朗"。
由石油引起的中东战争
以7月12日黎巴嫩向以色列发起进攻并抓走两名以军士兵为肇始,到7月18日以军空袭贝鲁特南部军事基地,黎以两国之间持续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
的极大关注。
黎以两国地处世界主要石油出产地——中东地区。两国虽然都没有石油出口,但都是中东地区的火药桶,随时可能对周边的几个石油出口大国产生影响。因市场担心两国冲突持续,7月13日,纽约、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联袂走高,前者上涨1.75美元,收于每桶76.7美元;后者上涨2.3美元,收于每桶76.69美元,均为该品种历史最高收盘价格。
在原油市场大幅动荡的同时,黎以冲突使投资者担心创纪录的油价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由此导致全球股市出现重挫: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4日下跌106.94点至10739.35点,全周跌351.32点,跌幅3.17%。标普500指数14日跌6.09点,全周跌28点。
黎以冲突对原油市场、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如此的直接而巨大,似乎将成为世界经济硬着陆的导火索,成为压垮世界经济这匹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知道,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的自然减速和动荡性休克的可能性。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黎以冲突导致的后果都表明世界经济具有自然减速的可能性。首先,近期世界上形成了国际范围的加息潮流。欧洲央行6月将其基准利率提升至2.75%,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5.25%。7月14日,日本央行宣布6年来首度升息,将基准利率由零调升至0.25%,标志着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低成本资金的最后一扇大门即将关上,这对全球经济的放缓作用不言而喻。其次,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能源价格的上升相当于消费行业在交纳某种税收,税收的上升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阻滞作用。再次,“负财富”效应的产生。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将导致“负财富”效应的产生。
而对引起动荡性休克的因素,一直以来人们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美国的“利润休克”、“美元休克”,以及可能由中东战争或市场力量引起原油价格上涨造成的能源严重缺乏。而目前的黎以冲突正将最后一种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世界经济动荡性休克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回答者:CJDLCAL - 试用期 一级 4-1 20:49
中东石油多,那时因为古时候那里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美国休斯顿一家石油勘探公司提出一个新理论:所有的石油都是从古老的岩石中生成的,而并非通常认为的埋藏在地下的亡动物或者植物等有机体在压力和热的作用下分解转化而成。这一观点得到3位俄罗斯同行的赞同,但相关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一发表,便引起广泛争议。
该公司负责人肯尼认为,从岩层断裂处释放出的地热,使埋藏于地底100公里深处的碳化无机物和水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了碳氢化合物,所有的石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而且现在还有大量的矿点未被发掘。
石油地理学家已经部分接受了这一观点。美国地理调查部门的麦克·卢万表示,有一部分石油来自无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对于肯尼提出的“石油不可能由浅层岩石中的有机物形成”这一论断,他则坚决反对。新泽西州矿产及矿产资源部的布雷恩·布里斯特认为,肯尼的观点是对有机化学理论以及几十年来在石油地理化学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的蔑视。
目前普遍认同的理论是,埋藏在地下的远古时代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可供开采的石油。微生物将地表以下的有机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剩下的埋藏在深层地底的有机物则在温度和压力下经过分解及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石油。通常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都位于地表以下500米-700米深处,最深的油井在约6公里深的地底。而10公里以下的更深处则根本不会有石油或天然气。
肯尼认为,浅层地表形成的低压条件更容易产生甲烷,而不是较重的碳氢化合物。他在实验室中将氧化铁、卵石和水加热至900摄氏度高温时得到重碳氢化合物。据此他认为,稳定的石油只有在30000个大气
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太平?
中东地区属于西亚地区,位于欧洲,非洲和亚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有白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各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相互经常爆发矛盾,发生战争或其他争执,造成区域总是不太平。
大国平衡,互相制约是一个矛盾点之一,俄罗斯支持叙利亚,伊朗,美国支持以色列,不可调和,第二信仰不同,伊斯兰和其他信仰矛盾很难融合,第三是国家利益不同,造成地区不太平。
中东地区不太平是多种矛盾无法达成一致造成的,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以黎战争现况
上周受黎以停火、油价回落等因素影响,基金和投机性卖盘打压金价,上周最高上摸638.5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607.10美元/盎司,报收于614.10美元/盎司,比前一周五631.80美元/盎司大幅下跌17.70美元,周线跌幅2.80%,周K线图形呈现一根持续下跌但守稳于30周均线的小阴线形态。上周五金价盘中最高上摸619美元/盎司,最低下探607.10美元/盎司,报收614.10美元/盎司,较前一交易日微幅下跌0.20美元,日跌幅0.03%,日K线呈一根止跌回稳的十字线形态。白银上周K线最高上摸12.4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1.70美元/盎司,报收于11.97美元/盎司,比前一周五11.91美元小幅上涨6美分,周线跌幅0.50%,周K线图形呈现一根均线密集区振荡的小阳线形态。白银上周五最高上摸12.1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1.81美元/盎司,报收11.97美元/盎司,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7美分,日跌幅0.58%,日K线呈一根守稳于20日均线的小阳线形态。美元指数上周五最高上模85.31,最低下探84.93,报收于85.09,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上涨25点,日涨幅0.29%,日K线呈一根止跌反弹的小阳线形态。
上周五原油最高上模71.20美元,最低下探69.60,报收于70.9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89美分,日涨幅1.27%,日K线呈现一根超跌后反弹的长下引线锤形的小阳线形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周六表示,受中东势动荡影响,国际油价有望突破120美元/桶。李光耀是接受海峡时报做上述表示的。他称,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可能招来国际社会的制裁,以色列和黎巴嫩战火仍可能重燃,这些都将推升油价,并可能造成全球经济衰退。
黎巴嫩电视台8月19日报道,一支以色列突击队当天早晨空降深入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附近,并同游击队发生激战。据美联社报道称确实有以色列突击队乘直升机空降突袭了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以西的Boudai村,而且当时有密集的以军战机飞行。以色列的突袭显然是针对一所学校内的目标。贝卡谷地地区的官员在接受黎巴嫩之声电台采访时也说,以色列空降突击队还动用了两辆车,激战之后他们又带车撤走。这是8月14日联合国停火决议正式生效以来,以色列首次打破平静、再度发动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门证实军队对黎巴嫩实施了袭击。以色列军方表示,对黎巴嫩袭击目的是阻止叙利亚和伊朗向黎派兵。
巴勒斯坦政府副总理纳赛尔·沙赫尔的妻子8月19日向外界表示,她的丈夫已经被以军逮捕。纳赛尔·沙赫尔的被捕应该是以色列打击哈马斯执政的最新步骤。目前巴勒斯坦哈马斯内阁中的4名成员和28名议员都已经被以色列关押,还有另外4位部长也曾被关押但已经获释放。
伊朗一国有电视台报道,伊朗周日在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后,试射了一枚短距离地对地导弹。该报道表示,名为Saegheh的导弹其射程为80-250公里。据英国《卫报》报道,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英国首相布莱尔对英国的声望造成了持久性的伤害,呼吁英国选民把布莱尔首相赶下台,防止英国被拖入中东新一轮的外交政策“灾难”之中。内贾德说由于英国未能推动以黎冲突早日实现停火,英国军队占领伊拉克和阿富汗,英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声望受到“持续性”伤害。内贾德还说,由于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在以黎冲突中及早采取行动,安理会处理伊朗核问题的信誉受到了伤害。联合国安理会旨在解决伊朗核危机的外交努力本周进入关键时刻。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1696号决议将于8月31日到期,伊朗官员则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做出正式答复。
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伊朗不遵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要求其在本月底之前暂停一切铀浓缩活动的决议,那么美国将寻求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其实施制裁。此前,内贾德曾公开表示拒绝该决议。伊朗方面表示,制裁不会对该国的核计划产生影响。预计伊朗将会在本周一或周二对六国方案做出正式答复。
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8月初值下降6点至78.7,低于预期,为10个月来最低值。现况指数较7月终值下降2.2点至100.8,但与7月初值持平。预期指数则下降8点至64.5,为2005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也是2005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对未来1年的通胀预期上升1.1至4.9%,7月为3.2%,不过该预期值在去年9月和10月时曾高达5.5%,对未来5年的通胀预期上升至3.5%,但5月就已高至3.8%。个人财务状况预期指数则下降9点至3个月低点113。疲弱的美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炉后,美国利率期货显示的9月升息几率短暂下降。
上周在美国核心PPI和核心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放缓,消费者信心恶化,美联储今年将再度升息的预期因此受损,美元兑欧元及日圆上周下跌。CPI影响持续存在,因此市场大多看空美元,本周的美国经济指标预测也显示出增长放缓的迹象,可能将进一步利空美元。本周美元重要数据有美国7月新屋销售、美国 7月耐用消费品订单、原油库存数据、美国上周红皮书零售销售,需要关注指标还有欧元区6月贸易帐,欧元区6月工业订单,德国第二季度GDP第二次预测,德国8月IFO商业状况数据、日本7月贸易数据和7月CPI数据。考虑到上周美国通胀数据显示不佳,美联储升息预期大幅受挫,美元空头看来难以完全逆转。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创下了2005年7月汇率重估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和跌幅。中国央行周五晚间突然宣布上调金融机构1年期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中国央行的加息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依据,加上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一贯追随日元兑美元的走势,预计本周人民币的大幅走高的可能性非常高。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将把200亿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以削减外汇头寸。中国银行行长称,中国银行目前持有价值390亿美元的无对冲美元资产,计划将其中150-200亿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以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上周中东紧张局势以及通胀担忧缓解,降低了市场对黄金作为投资避风港及对冲通胀的需求,造成了上周金价的大幅下挫。自今年初以来,金价走势极为震荡,部分受中东地区地缘势紧张和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影响。随着伊朗回应联合国安理会最后期限的到来,伊朗核问题可能会被再度激化;而朝鲜核问题也在此时出现,这些因素都将会给金价后市带来支撑。随着原油超跌后的技术反弹出现,金价也势必会追随展开新一轮的反弹行情。影响原油和金价反弹的因素已经逐渐转移到中东问题上,伊朗核问题可能一触即发引起迅速行情。短线在操作策略上宜择机逢地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