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货原油价格下降-原油价格下降影响

tamoadmin

1.9.15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油价跌势“变脸”,猪价报复性下跌?

2.油价大跌,猪价“变脸”,蛋价窄幅震荡,羊价冲高回落!发生了啥

3.国内石油产量下降,为什么不保存国内油田只开发国外油田?

9.15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油价跌势“变脸”,猪价报复性下跌?

囤货原油价格下降-原油价格下降影响

9月过半,农产品市场又有新变化,粮价、生猪以及成品油市场,价格“联袂下跌”!其中,粮价震荡偏弱,小麦滞涨,玉米受上量增加窄幅回落,而油价跌势“变脸”,跌幅明显收缩,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一、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

在玉米市场,目前,新陈玉米进入并轨阶段,新作玉米上量偏少,黑吉辽部分地区有零星收割,而在华北地区,上市多以蒜茬玉米为主!陈粮玉米价格相对稳定,企业受上量呈现窄幅调价的表现!

在国内南北市场,其中,东北地区,主流玉米价格企业报价企稳,黑龙江龙江阜丰以及扎兰屯阜丰报价上涨10~20元/吨,黑龙江行情普遍维持在1.295~1.33元/斤,富锦象屿30水分新粮开秤价0.98元/斤。

在甘肃平凉国维,河北秦皇岛鹏远以及秦皇岛骊骅,孟州汉永酒精,企业落价20~40元/吨,河北报价1.3~1.38元/斤。

而在山东地区,工厂到货粮源维持在680车,企业随着玉米上量有震荡偏弱的表现,其中,华义容海报价上涨20元,执行价1.412元/斤。

滨州金汇、沂水大地、沂水青援以及菏泽成武、泰安祥瑞报价下跌10元/吨,山东主流工厂报价1.36~1.44元/斤!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玉米上量,价格或将延续“量增价跌”的趋势,新陈玉米价格也将逐步形成并轨之势,新粮玉米或将高开,提醒贸易商前期谨慎囤货,随收随走为主,毕竟,按照往年经验,进入10月份,随着玉米集中上量,价格或将震荡下行,新作玉米或有高开低走的趋势!不过,由于今年玉米减产以及养殖业新周期的到来,需求端或将表现突出,玉米行情或将优于去年!

而在小麦市场,近期,小麦价格延续滞涨的基本面,天气转凉有利于支撑终端面粉走货,但是,由于秋粮玉米即将上市,市场重心转移至玉米的存储,因此,小麦价格收藏点逐步边缘化!小麦价格也将随着市场上量,延续窄幅震荡的表现,短期内需求反弹以及秋收小麦腾库将不断博弈,价格也将以横盘震荡为主!

目前,在国内市场,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地区,主流小麦产区,用粮企业报价以横盘为主,其中,山东菏泽飞翔面业以及山东天邦,小麦报价下跌10元/吨,而在河南周口五得利以及周口益海嘉里,企业报价上涨10元/吨!小麦制粉企业,主流报价依然维持在1.53~1.56元/斤左右,市场延续了僵持的表现!

个人认为,小麦价格滞涨,根源在于市场供给相对充足,而小麦需求面偏少,饲用不具备基础,虽然,随着天气转凉,居民面粉需求改善,下游贸易商也有备货的需求,但是,受限于小麦到货较为宽松,企业高价补库意愿不足,因此,小麦价格短期内仍将以横盘为主!但是,进入4季度后,随着市场余粮逐步减少,需求端逐步改善,小麦价格或将逆势走强,不过,对于高筋小麦来说,现阶段价格依然坚挺,陈粮高筋小麦成交价普遍在1.6~1.65元/斤!

二、油价跌势“变脸”!

9月15日,本轮油价调整进入第6个工作日,据了解,原油变化率维持在-6.32%,油价下跌幅度维持在260元/吨,油价跌势“变脸”,相比前一个工作日,油价跌幅回落30元/吨,本轮油价调整周期内,油价跌幅累计回落140元/吨!

油价冲低反弹,原油变化率不断回升,目前,按照原油变化率-6.32%预估,本轮汽柴油价格下调幅度260元,折合0.2~0.24元/L,私家车加满一箱92号汽油,估计少花10~12元,新一轮油价调整的窗口出现在9月21日24时!

目前,在国内市场,山东地区92号汽油8.4元/L;95号汽油9.02元/L;0号柴油8.1元/L

三、猪价报复性下跌?

9月15日,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价开启下行周期,那么,随着储备猪肉的投放,消费市场的掣肘,养殖端出栏认价情绪的反扑,猪价要报复性下跌吗?

据数据了解,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23.57元/公斤,环比前一日下跌0.11元,猪价跌势反扑,内三元跌至23.2元/公斤,土杂猪跌至22.81元/公斤!

在国内市场,屠企报价呈现窄幅震荡的态势,猪价涨跌互现,其中,浙江、福建、新疆、陕西、青海、湖南、内蒙、两广等,猪价上涨地区,屠企报价涨幅0.01~0.32元,而在贵州猪价上涨1.06元,报价24.7元/公斤;而在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甘肃、宁夏、河南、湖北、京津、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地,猪价普遍下跌0.01~0.3元,而在江苏地区,猪价下跌0.6元,执行价23.22元/公斤!

目前,猪价呈现横盘下挫的态势,支撑猪价下行的根据,一方面,消费市场掣肘表现凸显,白条猪走货难度增加,需求端表现明显降温,而新一轮1.5万吨猪肉放储再次开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消费端的颓势;另一方面,规模猪企出栏节奏恢复,生猪供给逐步宽松,集团化猪企大猪出栏难度较大,市场对于高价猪源抵触情绪升温,屠宰场受需求转差,收猪积极性下滑,高价收猪情绪回落!

因此,基于市场供需调整,预计,猪价有惯性下跌的趋势,但是,由于散户猪场出栏情绪不高,压栏现象依然存在,屠宰场面临生猪采购的难易程度不同,部分屠企上计划较慢,因此,猪价缺乏大幅下跌的基础,养殖端出栏盈利宽松,出栏表现相对灵活,这也限制了猪价的大幅回落!

9.15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油价跌势“变脸”,猪价报复性下跌?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油价大跌,猪价“变脸”,蛋价窄幅震荡,羊价冲高回落!发生了啥

导读6月进入中下旬,近期,国内华北、黄淮地区出现了持续高温的天气,不少地方气温飙升至41℃左右,很多地方的户外工作也被迫停工,在笔者的家乡,超市免费的空调成了很多老人孩子避暑的不二选择!在国内农产品市场,受高温天气影响,猪肉、鸡蛋以及牛羊肉需求偏弱,消费掣肘表现突出,这也加剧了市场的变化!其中,猪价“变脸”,市场进入横盘整理的阶段。

而蛋价底部支撑较强,市场延续了窄幅震荡的趋势,在育肥羊市场,羊价短暂冲高后,市场有小幅回落的表现!不过,在国内汽柴油价格方面,今年汽柴油价格迎来了“10涨1跌”的表现,其中,国内92号汽油价格普遍涨入“9元时代”,95号汽油价格涨入“10元时代”!但是,随着国际油价大跌,预计,此轮油价连续大涨或将告一段落,那么,市场发生了啥?具体分析如下:

一、油价大跌!

受近期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油价大涨受到明显的抑制,虽然,国内汽柴油价格完成了年内第10次上调,但是,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的表现!其中,6月17日纽约轻质原油下跌6.83%,跌幅达到了8.03美元;伦敦原油下跌6.69美元,降至113.12美元!

受国际油价的下调,国内汽柴油价格上涨也将告一段落,目前,国内新一轮调价周期是6月28日24时,而根据最近3日统计,国内汽柴油价格预计下跌10元/吨左右,目前仍处于搁置阶段,不过,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滑,预计,新一轮油价或将止步上涨,油价有明显回落的表现,为此笔者仍将继续根据未来7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变动的信息!

据目前来看,在笔者的家乡,山东地区,6月19日92号汽油价格9.31元/L;95汽油价格9.99元/L!以下是全国各地实时价格,仅供参考!

二、猪价变脸,市场横盘趋势凸显!

在国内生猪市场,最近一周,猪价摆脱横盘趋势,在养殖端看涨情绪推动下,生猪价格逆势大涨,国内生猪均价涨入“8元时代”!不过,随着消费支撑不足,屠宰场减量收猪情绪转浓,国内猪价涨势“变脸”,市场进入横盘调整的阶段!

据了解,6月19日,国内标猪出栏均价8.22元/斤,最近2日,猪价虽然呈现下跌之势,但是,2日猪价累计降幅仅有0.01元/斤,可见,市场猪价陷入“涨跌两难”的阶段,供需双方掣肘表现较为明显!

目前,国内南北地区,北方市场,猪价呈现“破7入8”的表现,东北大部高价猪源顺利冲高8元/斤,在华北市场,部分高价猪源涨至8~8.5元/斤。

而在南方地区,除了西南部分地区,猪价不及8元/斤,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猪价普遍涨入“8字头”,尤其是,山东、河南以及江浙等地,高价猪源逐步冲高8.6元/斤,在华南地区,广东以及海南市场横盘9~9.5元/斤,广西市场横盘8元/斤!

从市场表现来看,目前,国内产销市场相互掣肘表现凸显,猪价呈现僵持不前的态势!一方面,消费支撑不足,屠宰场亏损明显,压价收猪情绪较高,减量收猪的表现偏强;另一方面,猪源流通不足,规模猪企及散户猪场看涨情绪依然较高,生猪供给不足,屠企压价缺乏支撑!在供需博弈下,短期内猪价以横盘为主,市场缺乏明显涨跌的基础,但是,个人认为,6月底后,规模猪企出栏不足,散户猪场出栏压力不大,猪价或有震荡偏强的预期!

三、蛋价窄幅震荡!

在国内鸡蛋市场,随着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蔓延,南方地区降水较多,高温高湿的环境,鸡蛋储存霉变风险较大,市场产销各环节担忧情绪较浓,主动囤货积极性不高,而终端市场,鸡蛋走货偏慢,部分冷库采购情绪下滑,国内鸡蛋市场横盘震荡,局部呈现窄幅调整的变化!

其中,北京市场蛋价小幅回落,批发市场到货价徘徊在4.33~4.44元/斤,在上海市场,蛋价上涨0.1~0.15元,执行价徘徊在4.55~4.6元/斤。

在产区市场,普遍以横盘为主,河北市场褐壳鸡蛋维持在4.24~4.35元/斤。

在山东市场,价格横盘4.4~4.55元/斤!

短期内消费不畅仍将持续,市场对于鸡蛋霉变的担忧较高,蛋价仍有震荡偏弱的走势,但是,随着部分产区鸡蛋价格逐步回落至成本线左右,受饲料成本升高,高温天蛋产量下滑,蛋价底部支撑依然明显,短期内市场以震荡横盘居多,价格缺乏大涨大跌的基础!

四、羊价冲高回落!

近期,随着生猪价格的走强,国内生鲜猪肉价格的上涨,在上海市场逐步恢复后,口罩问题逐步改善,国内消费市场缓慢提升,而育肥羊市场,养殖端存栏逐步减少,受成本上涨,看涨情绪转浓,国内育肥羊价格不断冲高,其中,山东部分肥羊价格从不足10元/斤涨至“11元时代”,短期内羊价上涨较为明显!

但是,随着猪价冲高受挫,国内高温蔓延,消费支撑逐步下滑,部分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转浓,育肥羊价格震荡下跌,行情呈现横盘偏弱的表现!其中,在山东市场,120~140斤左右育肥羊价格维持在11.2~13.1元/斤,相比前几日回落了0.1~0.2元/斤左右。

而在河北市场,价格跌至10.5~12.7元/斤左右,行情有小幅下挫的态势!

短期内,由于消费市场仍处于淡季,叠加,国内羊肉价格偏高,居民采购热度偏低,消费掣肘下,羊价缺乏大涨的基础,但是,随着养殖端产能逐步去化,育肥羊出栏积极性减弱,部分养殖户有压栏待涨的情绪,因此,价格底部支撑较强,预计,短期内羊价仍将延续“不温不火”的表现,市场以横盘震荡为主!

6月19日油价大跌,猪价“变脸”,蛋价窄幅震荡,羊价冲高回落!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来自网络!

国内石油产量下降,为什么不保存国内油田只开发国外油田?

我国虽然发现了一些大油田,但总体人口众多,人均石油资源还是严重不足,目前也面临着国内原油产量连年下降,国内汽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很多网友提出,不能把国内油田封存,只开采国外的油田吗?实际上,大家想到的,石油企业也早都想过了,这种想法可不可行,从以下几点来说:

1、我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权益产量正逐年增加,是好事,但也并非是想增加多少就增加多少。

国内很多老油田接近枯竭,新发现高品位油田又很少,但买车的人越来越多,石油消费高峰仍未到来,国内产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2017年1-7月中国原油产量为11279.4万吨,同比下降4.8%;2016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9968.5万吨,同比下降6.9%。这样的局面很不利,也很无奈。

国家其实也非常重视海外油田的合作开发。从1993年发展至今,中国的海外石油权益产量为1.3亿吨,占国内产量的2/3;海外天然气权益产量是450亿立方米,占国内产量的1/3。现在总共有35家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油气投资建设,其中94%的石油权益产量来自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预计海外石油权益产量将在2018年达到1.5亿吨。

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加快速度,增加海外油田权益产量呢?

一方面,石油是战略资源也是很多产油国的经济支柱,寻求海外合作不是只靠国家之间关系好,投标就能中标,石油公司的开发技术和硬件条件极为重要。譬如中海油,没有深水油田开发能力,又如何在海外的海上油田合作中分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买区块,增产量是比较重要,而盈利更重要,不仅是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海外合作的基础。国外石油公司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花了大价钱从其他石油公司手中抢到了项目,没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是很难盈利的。如果说亏损都要保产量,那就没有必要,原因就是下面要说的第2点。

2、国外权益产量实际上还是诸多不便,极少数才能运回国内

每年收获数额客观的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理应是立即运回国内,以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才对。但实际上,高达90%以上的海外“权益油”都在当地销售,并没有运回国内。据了解,目前中国企业在国外采的油,只有在哈萨克斯坦开采一部分通过原油管道运回国内,这部分油只有不到1000万吨。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就地销售“权益油”其实利大于弊。

首先,运输不畅通、运费过高且路途遥远,运回原油经济效益过低。其次不少石油生产国本身规定了石油内销比例,开采的石油必然有部分留在国内。再者,即使有油田距离中国较近,但受原油管道运力限制也难以全数运回,而且国内的石油储备能力也可能欠缺。

因此掌握“权益油”最好的方法则根据国际油价走向选择石油市场卖掉,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国家买回来,或者在邻近的地点置换等量的原油。当遇到石油涨价、能源供应紧张的时候,“权益油”的置换能力保障了中国能源安全。

3、国内油田封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开采,可行吗?

一方面油气生产设备的投资和维护费用巨大,国家根本养不起,另一方面,我国处于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原油进口过度依赖国外,将很容易被国外经济制裁,掐断了原油供给通道,国家就各方面受制于人,到时候影响的就是各行各业,而不只是石油行业。

所以说,封存国内油田不开发是不太可行的,增加油气储备能力倒是十分必要。

4、中国与“”沿线亚洲国家的油气合作,将成为缓解对外依存度的关键之举

其实的构想就是为中国企业海外合作提供一个契机。在油气合作方面,除资金、技术和全产业链普遍优势外,中国的石油企业还拥有着两个独特优势:建设速度和诚意。未来,在合作框架下,中国油企的走出去战略将会继续坚定实施。

无论如何,海外石油权益产量的持续增加是一件好事,不仅能够稳定中国的能源供给安全,也能够提高我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