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价上浮20%,汽车成本优势还在吗
2.为什么水价电价稳定而油价却大幅波动
3.如果油价和电价一致了,选什么车
电价上浮20%,汽车成本优势还在吗
今年10月8日,常务会议指出,市场电价上调幅度在原则上不得超过20%。一直以来,依靠出行成本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在新型电价调整之际,是否还能保持其原有优势。
为此,在今年11月3日,小鹏汽车充电桩调整了充电价格,峰值价格每度1.92元,中间时段每度1.38元,谷值时间段每度0.9元。其实不止小鹏汽车一家充电桩涨价,国家电网等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充电价格上涨,现在电价基本已经由以前的0.6元/度-0.8元/度上调到了1元/度以上,热门地段甚至达到了2元/度。
而特斯拉更甚,海外充电桩的充电价格平均上调幅度在20%-40%之间,加利福尼亚州充电桩由原先的20美分每度上调至26美分每度,俄勒冈州充电价格直接翻倍,12美分每度调整至24美元每度。
在电价、油价齐齐上涨的今日,究竟是电动汽车划算呢,还是燃油车划算呢?其实像英朗、轩逸等家用燃油车油耗也不多,市区差不多7个油左右,而在郊区就更低了,甚至连6个油的不需要。而像凯美瑞双擎这类B级车,油耗就更少了,市区也只需要5个油。按今天92标号油7.48元每升的价格来计算,每公里的油价也就0.4元左右。
电动汽车则需分情况来看,自家配有私人充电桩的,行驶成本极低,按北京三档电价0.7883每度来计算,百公里算上损耗也只需14度电,每公里电费仅需0.11元。但家里没有自建充电桩,需要到充电桩充电时,就按前文所述,小鹏汽车中间时间段每度1.38元的价格计算,每公里成本0.22元。日常通勤,无论怎么算,还是电动汽车划算些。
但高速除外,在高速上行驶,120KM/H的速度会使很多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飙至20度以上,并且如果需要在高速补给能源就更贵了,基本上0.5元每公里的价格是跑不掉的,因此,在高速途中,电动汽车反而比燃油车用车成本更高。
就目前而言,随着政策性福利的减少,公用充电桩充电费用上涨已经是大势所趋。尽管未来电价有一定的上涨幅度,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日常出行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实际,做出相应选择。
为什么水价电价稳定而油价却大幅波动
①价格是受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的。油价主要看国际产量,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轮流影响,而这种特性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被热钱推动,国际市场的油价跟国内的油价相挂钩,所以经常波动。
②而我国的民生水电是主要受政策性影响。因为水电在我国是很丰裕的,基本不受供需影响,所以它的价格趋向稳定。
如果油价和电价一致了,选什么车
如果油价和电价一致了,选什么车
于我而言,油划算选插混,电划算选电车,反正纯燃油车是不可能回去了,也完全没必要。
只要电车补能设施完善了,那纯燃油车基本就可以退出了。
选纯电/插混优势在电机驱动和整车电气化程度
电机相应快、噪声小、升降速平顺的优点是天生的。
动力:加速在电车里是最不值钱的,油车百万级的加速,在电车这边20万足够。
静谧性:燃油车的降噪大头是发动机,而到电车这边因为电机的静谧性,之前存在感不高的胎噪和风噪反而突出了。噪声在油车上是需要加钱堆料消除的,而电车一开始就少一个最大的噪声源。
平顺性:燃油车又是7档、8档又是E-CVT来解决变档顿挫问题,就在已经做到极致的时候,电车来了,直接两档或者单档,甚至连升档概念都要被干掉了,加减速就是突出一个丝滑~哪怕你开五菱宏光miniEV,加速连贯性都是不错的。
电气化:油车要么只有个小蓄电池,要么轻混系统一度电,这完全无法支持整车大量的电气化智能化配置。像外放电、车内集成冰箱这些已经基本告别了,就更不用谈现在车辆架构层面电气化。电控相对机械控制,精细度和响应速度方面就是降维打击。
当然,现在油车的核心优势就是便宜+思维惯性。雅阁13.98起步、帕萨特15.69起步、亚洲龙。
16.98起步等等,这些车这个价,大家估计长这么大都没见过。
先不聊真实性价比,单单是与自己过往的价格对比,以往可能还得加价提车a,现在直接给大折扣了,心里这个十几、几十年形成的价格锚也会让你觉得非常超值。
因为除了价格之外,现在燃油车的任何优势在插混面前都是被全方位降维打击的(除了雅阁插混那种神奇物种),甚至二手车市场"也在随着新车市场价格体系崩塌而崩溃。
现在的燃油车市场就像是熄火滑行的燃油车,可能不会一下子停下来,但是逐步降速已是必然,而当下持续降价也最多就是让降速过程来的慢一点罢了。
趋势已经形成,逆转几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