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缓解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待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某巿自2007年11月17日起,调整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见下列表
2.外地自驾游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3.能源危机的原因
为缓解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待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某巿自2007年11月17日起,调整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见下列表
(1)a=7, b=1.4, c=2.1; (2) ; (3)有交点为 其意义为 当时是方案调价前合算,当 时方案调价后合算. |
外地自驾游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出发前:
1.车辆的选择:高级越野轿车为首选,跋山涉水性能优越,但油耗大,会增加旅游的费用;大众化的家用驾车,如捷达和桑塔纳,动力强劲,性能稳定,时速理想,油耗相对较低,维修方便,属于很“皮实”的车种,基本能够满足驾车游长途旅行的需要;大众化家用轿车中的富康,其驾驶舒适性更高一些,但不够皮实,路况不好时对机器的损害较大,而且在不发达地区的维修点很少;高级一些的家用轿车如广东本田、帕萨特等,驾驶的舒适性和机器性能无可挑剔,但与富康一样,因维修不方便而仅适于在发达地区旅行;微型轿车,包括微型面包车,时速慢,底盘地,乘驾舒适性差,只适合于短途旅行。另外,近年来,一些汽车租赁公司专为驾车游旅游配备了旅行房车,行驶的房车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流动的家,迷你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一般可以保证六个人舒适的生活起居,尽管每日的租车费用不菲,但可被节省下来的住宿费用抵消,只是这样一个过于舒适的环境相对降低了旅游者对当地生活的切身感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路线的设计:设计路线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买一份全国的旅游地图,大概弄清楚各省份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的风景区。路线的设计取决于假期长短,还要考虑季节性、个人的体力和兴趣爱好,夏季多选择气候凉爽的北方,冬季多选择温暖的南方,春季则要避开梅雨的地方,否则高温、严寒和湿雨对人对车都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秋季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宽。对于初次驾车游旅游者,每日的行驶距离应在300公里以内,而对于驾车游旅游高手,平均每日的行程也不要超过500公里,不要让匆忙的赶路影响了旅游的质量。假期的天数×每日行驶距离(300-500公里) ×70%(盘山路的影响)×70%(环线的影响)=旅游的终点与出发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以出发地为中心,以上面计算出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圆周线附近的风景区就是在这个假日中你可到达的最远的目标了,再根据自己对不同风景以及地域文化的喜好,以及季节的要求,选定其中一条为此次驾车游旅游的主线。
3.计划的制定:在确定最终目标以后,详细考察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可能涵盖的风景区或是一些具有特殊人文地理的地方,大量的此类信息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然后勾画出一条覆盖这些地方的环线,尽量避免走重复路线。此时需要购买详尽一些的公路地图册,例如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公路交通地图全集》,四册一套,非常详细,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小城市的城市交通图。在道路的选择上本着“有国道不走省道,有省道不走乡村土路”的原则,以减少恶劣路况对旅程的影响。在长途旅行中,高速公路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但旅行者却无法体验到沿途的风土民情,可以根据时间和爱好灵活取舍。部分的路况信息可以从最新版的公路地图和因特网上获得。在此基础上,着手制定一个相对详细的旅行计划,包括两地间的道路代号、里程、旅游景点的参观时间、每日的住宿地点等等,如果带有GPS(全球定位系统),还应尽可能查到每一地的经纬度数据,有备无患。如果有时间,出发前应读一些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多一些了解,会使旅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4.行程统计表的设计:为便于回程后整理行程,记录游览的景点,出发前最好设计一个表格,打印出若干张,放在硬皮夹子中,置于车中方便之处,随时由副座人员进行记录。
一个完整的记录表格应包含如下项目:日期,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及经纬度,到达时间,到达地点及经纬度,当日里程表读数,路号,路况,路桥费,油号,油价,特色饮食,食价,宿地,宿价/间,卫生,景点名称,门票,停车费,修车费,洗车费,备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返回后重新回忆一路上的经历,稍加整理便可以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日后出行的参考资料。
5.人员搭配:短途旅行,可以不考虑人数以及同行车辆的多少。长途旅行,为避免疲劳驾驶和降低旅行费用(均摊汽油费和路桥费),每辆轿车(限乘五人)以乘坐3-4人为佳,其中司机至少为2人,采用一小时一轮换,或每开100公里一轮换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一人集中精力驾驶,一人在副座上查看地图、校正路线和记录相关数据,而换下来的司机可以在后座充分休息。同行的人中最好有一人略通医道,一人(或同一人)略通修车。如果是几辆车同行,最好是车况相当,每辆车在装配上、人员配备上以及思想上都要有独立作战的准备,以避免相互拖后腿,或在出现危急情况时,整个车队陷入瘫痪。
6.车辆检修:出发前,要对车辆进行全面保养和彻底检修,排除一切可能的隐患。三滤是必换的,机油也最好更换,底盘的所有螺丝都要紧固,检查轮胎、刹车、电瓶等。两条前胎尤为重要,高速行驶时,前胎爆裂后果非常严重,当然不要忘记检查一下备胎。出发前在原地对车辆的保养和检修,通常花费不高,还可以保证质量,而在旅途中,车辆出了问题以后,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可*的修理厂,而在乡村,就很麻烦了。另外,长途旅行的车辆最好具有完备的防盗系统,例如防盗器,排挡锁等,防患于未然。
7.汽车配件的备置:性能再好的汽车遇到恶劣的路况时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而在不发达地区,正品的汽车配件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出发前准备好一些易损坏的配件是必要的。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些配件包括:各种灯泡,保险一包,皮带,正时皮带,火花塞,轮胎气嘴,排气管挂钩(至少两只),遥控器电池。另外,下列物品也是驾车旅游必备的:备胎(最好是两条,如果你想走若尔盖那样的沼泽地,起码要三条备胎,决不危言耸听),粗细铁丝,千斤顶(两个),修理工具,使携式打气泵(插在点烟器上那种),拖车绳,补胎工具,机油,油精,油路清洗剂,强力胶,防爆汽油桶(30L),车载冰箱,地图,水箱备用洁净水。
8.带好相关手续:如果你不想掏出钱来打发某些故意刁难的警察,下列的证件是必需的:购置附加费,养路费,保险费,驾驶本,行驶本。而且千万不要忘记对购置附加费的小红本进行处理,将其中的一页沿虚线撕下,没见上面写着要交到某相关部门备案吗?没撕下?对不起,罚两百。至于那个“相关部门”,据笔者认为,最保险还是折起来,随身携带。
9.必带物品一览:(此为笔者驾车西行三万里时所携带,几乎件件有用)车用物品:见“汽车配件的备置”,另最好在安全的地方携带另一套车钥匙,以防止在路上车钥匙丢失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露营装备:指南针,车用指向针,帐篷,睡袋,防潮地垫,铺地防水布(餐布),高山气炉及燃气,野炊锅及餐具(饭盆,筷子,汤匙,*子),洗涤剂,高压打火机,折叠铁锹,多功能刀具,充电手电,手电,水桶,脸盆,备用绳索,多种规格塑料袋
食品:饮用淡水(淡水桶),果汁,牛奶,肉罐头,水果罐头,水果,饼干,压缩饼干,果冻,巧克力,各种咸菜,食盐,方便面,茶,口香糖
日常用品:指甲刀,水壶,牙签,卫生纸,湿纸巾,帽子,太阳镜,充气枕头,防寒衣物,充足服装,纸内衣,围巾,拖鞋,雨伞,望远镜,现金,信用卡,身份证,小照片,结婚证,报纸
自用药:净水药片,感冒药,消炎药,胃药,黄莲素,维生素,喉宝,创可贴,按摩药膏,口腔溃疡药,碘酒,体温计,眼药水
洗漱用品: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水,洗面奶,药棉,梳子,护肤油,润唇油,防晒油,毛巾,足巾,浴帽,橡皮筋,镜子,针线包,洗衣粉,一次性手套,鞋子清爽剂
辅助用品:光学相机,三角架,胶卷,近摄镜,数码相机及连线,5号,7号电池,录音笔及连线,手机及充电器及电池,笔记本电脑及电源及转换口,GPS,多功能插线板,明信片,礼品圆珠笔,记录本
防卫装备:电棍,长刀短刀
(以上物品最好选择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10.物品装载小窍门:出于主观的考虑,是希望携带的装备越多越好,但车内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对所列清单中的装备,只能权衡利弊,决定取舍。另外,对于必须携带的装备,也要根据旅途的需要尽量减少携带量,例如:可以使用密封清洁的小药瓶盛装洗衣粉、食盐、洗碗液等;脸盆、水桶、餐具等可选择大小形状配套的,以互相嵌在一起,节省空间。有条件的话,睡袋、衣服等可以装入特殊的真空袋,抽真空后体积可以缩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当然,装车的时候,空间安排要合理:所有装备,除笔记本电脑、相机、地图、小零食等随时使用的,都要装在后备箱中,以腾出车内的空间,便于旅途上的休息。在后备箱中,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最里面;修车工具要放在最容易取放的角落里;油桶要放在平稳的地方,且要用铁丝等固定在车体的某个部位;每天必用的物品,例如洗漱用品、换洗的衣物、必备药品等可以放在一个旅行包中,住店时很方便;而其它的一些小物品,例如罐装饮料、卫生纸等,就可以塞在行里的夹缝中。
路途中:
11.随时打听路况:在不能确定前方路况的时候,要随时随地向以下人员询问路况,以便及时调整行程,保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量不开夜路:养路工,警察,司机,修车厂工人,加油站工人,路人,饭店服务员,宾馆服务员(按对路况了解的准确性由高至低排列)。遇到路况不佳时,即使走破路,也不要随意创新,要相信当地人选择的路线自有他们的道理。
详见:穿衣:因为驾车旅行行程跨度大,有时一日内便可经过气候截然不同的地域,衣物就需要涵盖四季。为尽量减少体积,要求每一件衣服既可以单独穿着,又可以互相搭配、层层叠叠穿起来以御寒,当然,最好选用襟式的衣物,否则套头式的穿穿脱脱非常麻烦。考虑到旅途上洗衣的困难,内衣尽量选用一次性的,外衣要耐脏。注意防晒,选用SPF25以上的防晒霜,且注意手背也要涂抹,否则,几日连续开车下来,手便惨不忍睹了。
13.饮食:车内应储备一些高能量的食品和富含维他命的饮品以补充体力。为防止旅途中找不到饭店,需要预备简易的炊具和方便食品以及一些调味品。淡水储备是必须的,关键时刻车也是要喝水的,最经济的方式是准备一个5-10升的饮料桶,每日睡前,晾上一壶开水,次日清晨罐装,既保证卫生,又节省开销,。建议每到一地,就品尝当地的特色饮食,但要注意卫生,使用碗筷之前,尽量使用消毒纸巾处理。
14.住宿:带上帐篷、地垫和睡袋以备不时之需。但出于安全和恢复体力的考虑,尽量住店而不露营,遇到旅馆寝具卫生差时,可用睡袋解决问题,另外,带上条床单和枕巾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在县城一级的地方住宿,尽量选择政府招待所,服务和安全相对有保障。带空调的房间往往会出现空调不热(不冷)的情况,出风口风力很弱,自已动动手试试,把空调的除尘板摘下来,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15.高速行驶注意事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注意避免超速,超车时一定开灯示意,遇到雨雪雾天,老老实实在慢行道上开,开启雾灯,防止撞车和被撞。而在没有中间隔离带的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要注意对面来车,会车要减速,高速会车时(时速120公里以上),因气流阻塞,距离较近的两车间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要注意把好方向盘。而在城市道路中,行驶速度不宜过高,尤其要防止碰撞行人。为防止长时间驾驶走神,带一点口香糖等零食咀嚼有帮助。
16.山路行驶注意事项:山路行驶前一定要检查刹车。上坡时为增加汽车动力,挡位要减一挡。转弯时一定小心对面来车,必要时鸣笛示意。下坡时挂低档,*发动机怠速控制车速,不要长时间踩刹车,拐弯时最好不要占用对方车道,对面来车很危险。
17.恶劣路况下行驶注意事项:翻浆路段要减速慢行,必要时用木板、石头垫路。爬凸起的路面时,为防止托底,可斜着打轮,前轮过去后,再回轮,成“之”状通行。快沙慢水:沙地快开,防陷;涉水慢过,探路。沙漠公路的路基是软的,要尽量行驶在公路中间,拐弯时一定不能压到路基,否则很容易开到路基下。
18.每天检查车辆:每天早上出发前,要检查轮胎,查看车下是否有漏油漏液,并打开车前盖,检查水箱,机油,电瓶和制动液。每次停车时,也要及时查看轮胎状况。在燃油用去三分之二时就要及时补充,尽可能选择中国石油的加油站,必要时添加油精或油路清洗剂,以保证车辆的正常性能。
19.车辆维修:驾车游旅行的人士应具备简单的修车技能,对于一些小毛病可以自行处理,例如更换轮胎,更换灯泡、保险,修理排气管挂勾等。在进行这些处理时,尤其在荒郊野外,随行的其他人员要提高警惕,防止遭抢劫或盗窃。车辆出现其他问题必须要专业人员修理时,最好使用自带的高质量配件。
20.环保要求:要注意环保。携带的洗衣粉,洗碗液要求无磷,湿纸巾等选用大包装,而不是小袋的单独包装。购置随车物品时尽量选择简易包装的,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产生的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应携带至指定的垃圾站。
回程:
21.保养车:经过一路的颠簸,劳苦功高的车辆应及时享受全面的保养,以备日后出征。
后记:其实驾车游是很好的一种旅游方式,对于自己的爱车,也不必太过珍惜,我曾问过开夏利的出租汽车司机,每个月都要跑一万多公里,而驾车游也不过如此,绕地球一圈也就是四万公里嘛。车其实是挺耐用的消费品,不仅仅是只能在城市里跑跑的交通工具,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挥车的作用,拥有汽车,让我们感觉到中国并不大,世界也变小了。
能源危机的原因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
1. 经济影响
市场经济的能源价格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供需关系中的供或需改变都可以导致能源价格的突然变化。
虽然一些能源危机是由于市场应对短缺的价格调节而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危机可能是市场的流通不畅通、缺乏自由市场而导致。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价格控制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1.1 石油供应
石油的供应大致上由一些拥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所控制,包括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沙乌地阿拉伯、挪威、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主要的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产量,对世界油价具有强大的杠杆作用。如果OPEC决定减少成员国的出口配额,油价就会由于供给减少而上涨,同样OPEC也可以通过增加石油生产来降低油价。影响OPEC实行这些政策的动机源于成员国各自的利益。
不过OPEC的行动仍受到一定限制。如果OPEC把油价抬得过高,那么一些原本无利可图生产规模也较小的资源如沥青砂,将变得有利可图而抢占石油的市场。除此之外,为了抬高油价而过分的限制产油国的石油出口也会对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商产生反作用。
1.2 石油需求
石油的各种用途中,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来自于炼油厂的商业用途∶提供取暖和交通运输。石油需要经常和北半球的季节交替相适应,冬季由于需要大量的取暖用油,所以需求量就很大。事实上,仅美国就占了全球60%的石油消费,在北美如果某个冬季特别寒冷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全球油价。
2. 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1973年能源危机 - 原因∶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
1979年能源危机 - 原因∶伊朗革命爆发。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 原因∶波斯湾战争。
加州电力危机 - 原因∶ 电力管制政策失败,加上供给小于需求。
英国石油抗议活动 - 原因∶英国油税已高居不下,而原油价格却又上扬。
与2005石油价格上扬 - 原因∶供需关系失调。
3. 油产国宣称储藏量是否属实
1985年OPEC产油国调整对储藏量的估计。虽然那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新油田,那些国家大幅度的提高了储藏量的估计。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些数据有刻意高估的嫌疑,可能OPEC国家的真实储藏量比其对外宣称的要少。如果宣告较高的数量,油产国更容易得到外来投资、银行贷款等。
可疑的石油储藏量
年 阿布达比 杜拜 伊朗 伊拉克 科威特 沙乌地阿拉伯 委内瑞拉
1980年 28,00 1,40 58,00 31,00 65,40 163,35 17,87
1981年 29,00 1,40 57,50 30,00 65,90 165,00 17,95
1982年 30,60 1,27 57,00 29,70 64,48 164,60 20,30
1983年 30,51 1,44 55,31 41,00 64,23 162,40 21,50
1984年 30,40 1,44 51,00 43,00 63,90 166,00 24,85
1985年 30,50 1,44 48,50 44,50 90,00 169,00 25,85
1986年 31,00 1,40 47,88 44,11 89,77 168,80 25,59
1987年 31,00 1,35 48,80 47,10 91,92 166,57 25,00
1988年 92,21 4,00 92,85 100,00 91,92 166,98 56,30
1989年 92,21 4,00 92,85 100,00 91,92 169,97 58,08
1990年 92,00 4,00 93,00 100,00 95,00 258,00 59,00
1991年 92,00 4,00 93,00 100,00 94,00 258,00 59,00
1992年 92,00 4,00 93,00 100,00 94,00 258,00 62.70
2004年 92,00 4,00 132,00 115,00 99,00 259,00 78,00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按石油出产国的说法,年年新发现的石油矿床能够几乎完全代替所出产的石油∶储藏量一直很稳定,没有起伏。例如,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沙乌地阿拉伯每年出产300亿桶,储藏量也应该跟着减少。(除非这些国家没有把过去出产的石油从所宣称的储藏量扣掉)
4. 未来可替代的能源
很多学者认为世界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过于便宜,以致于使世界对其产生了过度的依赖性而迅速消耗殆尽,他们主张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研究经费用于对能源/燃料替代用品的研究,目前主要的替代能源有∶燃料电池、甲醇、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等。但是迄今为止只有水力发电和核能有明显的功效。(参看未来能源开发)。
与此同时,一些组织例如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原本悲观的预计世界的石油在20世纪末会用毕,并未变成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的发展使石油的开采变得更有效率。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国际舆论开始关注起世界“能源危机”问题。许多人甚至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要枯竭,能源危机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作出重大努力去利用和开发各种能源资源,那么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面临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
世界能源危机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资源将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枯竭。它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在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会发生能源危机。煤炭资源虽比石油多,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的。代替石油的其他能源资源,除了煤炭之外,能够大规模利用的还很少。太阳能虽然用之不竭,但代价太高,并且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不可能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其他新能源也如是。因此,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否则,就可能因为向大自然索取过多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以至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