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涨价通知书
2.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3.盘点 | 缓解油价飙升焦虑 4款油电混动车型盘点
4.山西――石家庄有多远
5.8 月 15 日起工商银行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原因是什么?
怎样写涨价通知书
通知书的一般格式是: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下行空两格起写正文,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通知的作用不同,种类不同,其内容和写作要求也不完全一样。
(一)发布性通知法规性文件经有关部门制定以后,需要用通知的形式予以发布。这类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件的由来;二是文件名称;三是希望和要求;四是附件。
(二)指示性通知。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对某一项工作的布置、要求、意见等往往用通知的形式传达。这种通知带有指令性,必须有根据、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
(三)传达性通知。这种通知带有指示性、规定性,多用于上下级之间,职能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对通知中的有关精神,必须遵照办理、贯彻执行。在写法上,一般是先交代问题的来龙去脉,再讲有关指示、意见、规定等,最后谈希望或要求。
涨价通知书案例:
尊敬的客户:
感谢贵公司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合作,由于近期各种原材料持续上涨,且货源紧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我司通过内部控制挖潜已经无法克服原材料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现我司决定从20xx年9月16日起在现有合作价格的基础上上调15%25,此次调价实属无奈,望贵司理解并给予支持。具体产品价格见下:
顺祝商祺!
xxx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2022年3月17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再次调整后,油价进入“9元时代”。对于燃油车尤其是大排量车的车主来说,油价高得让人不敢开车。
为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购买电动汽车。众所周知,不仅汽油价格一再上涨,电动汽车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特斯拉7天内3次涨价,零跑最高涨价3万。一方面是汽油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是电车价格。车主该如何选择?
20多家车企轮番调价
自2022年3月1日起,长城欧拉、上汽荣威、威马、广汽艾安、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或传统品牌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
欧拉汽车在官方用户APP上宣布,调整欧拉豪猫GT版价格。调整后,价格将上涨12000元。同日,威马汽车宣布,将逐步调整部分车型的生产进度和价格,个别车型将在原价基础上分别上涨3000元和4000元。
在部分车企带头涨价后,更多车企坐不住了。仅2022年3月18日,小鹏汽车、几何汽车、零跑汽车等部分车企就发布涨价通知。其中,零跑C11性能版涨价3万元,成为单次涨幅最高的新能源车型。
一些车企甚至认为一次涨价还不够,之后继续调整价格。 2022年3月19日,此前调整价格的威马汽车、长城欧拉相继宣布继续上调产品价格,涨幅在6000元至2.6万元之间。不仅国内车企纷纷涨价,特斯拉也是如此。 2022年3月10日至17日短短一周内,特斯拉三度提价,几乎所有车型都进行了调整,涨幅约为5%。不少犹豫买车的车主感叹,短短一周就丢了一部苹果手机。
而且,不仅四轮有轨电车价格会上调,就连两轮车小牛也在2022年3月21日宣布,从4月份开始重新调整产品零售价,涨幅从200到1000元不等。。从这波涨价势头来看,无论是一线车企还是二线车企,国内车企还是国外车企,四轮车还是两轮车,几乎没有一家能坐稳,而有轨电车“涨价”已成趋势,为什么?
原材料涨价影响大
对于这波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2022年二季度电池成本的上涨“非常离谱”。无奈之举并不是车企自己赚了更多钱,而是他们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给了消费者。
纵观各车企在涨价公告中提到的原因,都大同小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紧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是本轮有轨电车涨价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确实是2022年电动汽车行业受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因素。我们先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说起。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大。过去一年,钴、镍、锰、锂及其化合物等金属原材料出现大幅增长。
例如,前期锂价仅为3万元/吨,而2022年2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上涨至48万元/吨。从价格走势来看,会比较直观,基本上是“直线上涨”。
就连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出面回应,称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锂行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会不断增加,矛盾可能就在这里。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芯片短缺一直是新能源车企的痛点。由于疫情反复,缺货问题自2021年以来一直持续,导致不少车企出现交付困难。从宝座上跌落也是因为工厂产能跟不上,无法及时交货。
上述两种原材料短缺问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更加突出。战争导致全球资源能源价格飞涨,芯片供应更是雪上加霜。短期内,电动车企业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电动车企业最后的压力,还有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的问题。2022年年初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以2021年为基础,上下坡度均为30%,消费者购车补贴也将于2021年结束。 2022年12月31日,对于不少新能源车企来说,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材料上涨压力尚未结束。在资金和运营的压力下,再加上补贴退坡导致的一批车企来说,选择一起涨价其实比一起打价格战要好。
电车还香吗
由此看来,电车开启涨价潮,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如果价格压力不传导给消费者,任由电车行业内卷,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对消费者来说,则显得有点为难了,在油价持续高企的时候,不少消费者都可能转投新能源车的怀抱,但随着购置补贴退坡、车价上涨,消费者对电车的消费欲望还会持续下去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不如说是让车企两难的痛点。
纵观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没有能赚钱的企业,就拿“蔚理鹏”来说,小鹏从18年-21年上半年,三年半累计亏损98亿元;理想则合计亏损44.5亿元;而蔚来的亏损则更为夸张,仅2018年一年便亏损了233亿元,三家企业的盈利依旧遥遥无期。不仅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车如此,赴港上市的零跑汽车,三年来合计亏掉48亿,营收还不够亏得多。
可见,亏损确实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态,而主要原因是有轨电车前期在研发和工厂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能源汽车市场。从投资上来说,有轨电车与传统汽油车不同,离不开网络营销和推广手段。烧钱抢用户的趋势依然无法避免。就连龙头企业特斯拉,也在成立第18年实现了全年首次盈利。只有成为市场领导者,才能凭借规模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因此,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他们也明白,一旦选择提价,很可能会缩小消费规模,但他们宁愿在有限的市场中与其他车企竞争,也不愿独自承受成本压力,继续前行。早点亏钱。让各大车企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再退一步,车企可能还没赢得市场就倒下了。
不过,电车涨价可能会暂时浇灭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此次是整个电车行业的价格调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独善其身,消费者在考虑购买电车时,价格只会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待电车价格回稳之后,电车仍有其自身的魅力,不同车企也能在品牌魅力、驾驶体验以及智能化配置上,重新吸引消费者。
新能源车对消费者来说香不香,或不能只从售价这一点来考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也不妨在这轮涨价潮里,抓住提升自身汽车品质的机会,通过技术等硬实力来促进自身增长,才是硬道理。
盘点 | 缓解油价飙升焦虑 4款油电混动车型盘点
(编辑/邵帅)油价破9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面对同步上涨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价格,现在购入也确实不是时候。此外,对于大部分的家庭用车消费者而言,能通勤亦能远方的车,才是一款称心如意的车。那么,有没有办法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呢?一起来看看即将上市的油电混动新车型吧!
车型 - 1:奇瑞瑞虎8 PLUS鲲鹏e+
价格信息:15.18-16.58万元
奇瑞瑞虎8 PLUS鲲鹏e+版此前公布了先享价信息,新车推出2款车型,售价为15.18万元和16.58万元。作为瑞虎8 PLUS的插电混动车型,外观设计采用 与燃油版基本一致的手法,动力上搭载1.5T发动机+前双/后单电机动力总成。
该车型外观方面采用了大量横向线条和点阵式进气格栅,并搭配了矩阵式LED日行灯,使其3D立体视觉的点阵式格栅更为明晰。车身侧面,新车运用了上提式腰线进行勾勒,为其营造出了整洁动感的视觉效果。同时,整车侧面姿态饱满,镀铬装饰更为亮眼,也增加不少高级感。尾部方面,新车尾灯内部采用列阵式LED光源布局,搭配双边双出排气布局,看上去运动感极强。
新车内饰与燃油版差异不大,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多媒体中控屏,可以展现更多的信息。新车的中控液晶屏内置了高德地图、唱吧、爱奇艺等应用,触控式的空调控制以及SONY音响的搭配,使其高级感陡然增加。此外,新车还提供全景影像、驾驶模式切换等。座椅布局层面,新车采用2+3+2的7座空间布局,前排为电动调节,副驾驶座椅配备老板按键,第二排提供独立的空调出风口。
动力方面,瑞虎8 PLUS鲲鹏e+是搭载鲲鹏DHT混合动力系统,全系标配19.27kWh电池组,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00km,可实现510牛·米的输入扭矩,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1.0L。
车型 - 2: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
价格信息:17.37万元(预售)
吉利星越L雷神Hi·X作为品牌旗下的的一款油电混动版车型,目前仅给出了17.37万元的预售价信息。新车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星越L的风格,但也融入了新能源汽车的部分设计元素。动力上搭载1.5T三缸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设计层面,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车型延续了星越L的外观设计主旨,但换装了全新样式的前格栅,内部的不规则设计显示出更多前卫元素。新车侧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融入了全新样式的轮圈,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尾部方面,新车将继续使用贯穿式尾灯,全新的样式显得大气不失时尚。
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车型的内饰与现款星越L的设计大同小异,科技性的三连屏将是主要特色,而双色内饰风格和大面积的皮革面料,增加不少豪华感。动力方面,新车搭载1.5T三缸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马力150匹,峰值扭矩225牛米,匹配3挡电驱变速箱(DHT Pro),油情况下最大续航为1300km。
车型 - 3:比亚迪驱逐舰05
价格信息:11.98-15.58万元
3月17日晚间,比亚迪e网旗下首款军舰系列车型——驱逐舰05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为11.98-15.58万元。这使10-15万元级的新能源车市场,又多了一位竞争者。
设计层面,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与王朝系列不同的是,新车的风格更趋于凌厉,视觉效果上更有辨识度。整车放弃龙颜设计语言,无边式进气格栅搭配全新的Logo使其整体的视觉风格新颖个性。同时,新车的侧面整体平整,尾部造型简洁。此外,车身尺寸的长宽高分别为4780*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在同级别中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内饰方面,驱逐舰05整体造型吸取了比亚迪最新的设计语言,其中控台造型显得格外简约科技,并将根据配置不同,提供12.8英寸/15.6英寸可旋转中控屏。配置方面,新车全系标配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比亚迪智能云服务、4G网络服务、车载蓝牙系统、车载Wi-Fi、OTA远程升级等功能。此外,外后视镜电加热除霜、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手机NFC车钥匙、智能遥控驾驶、遥控启动车辆等配置也不会缺席。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5L发动机和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组成的 DM-i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马力110匹,最大扭矩135牛米。驱动电机提供两种动力版本,最大马力分别为180匹/197匹。新车的WLTC综合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55km和120km。
车型 - 4:长安UNI-K iDD
价格信息:17.69-19.29万元
长安UNI-K iDD作为长安汽车旗下的混动车型,已经于3月10日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7.69-19.29万元。
作为一款中型SUV,其外观设计与燃油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其UNI家族化的无边界前脸风格十分明显。同时,整车的隐藏式门把手也进一步降低了行驶风阻系数。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65*1948*1700mm,轴距为2890mm。此外,新车尾部造型宽裕,视觉效果更为大气,贯穿式尾灯组同样极具辨识度。
新车内饰的运动化风格较为明显,双横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简洁动感,全液晶仪表盘的科技气息浓郁,中控多媒体触控屏还融入了大量的智能化配置,电子换挡机构呈现出更多高级感。
动力层面,新车搭载蓝鲸1.5T发动机搭配电动机的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马力170匹,最大扭矩260牛米;电动机最大马力116匹,最大扭矩330牛米。整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130km,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
写在最后:
面对飙涨对的油价,以及上调不断的新能源纯电动车型的售价。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的消费者,尤其是家庭用车的消费群体,不得不对新能源汽车开始关注。在既要满足多场景使用环境,又要满足经济实惠的需要,油电混动的车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友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山西――石家庄有多远
国际油价上涨很快,已经超过了之前航空公司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飞机建造的燃油费就上去了。
不仅是5月份,4月5日起,机票的航空燃油税也有所调整。请看民航消息:自2022年4月5日(含)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如下:800公里(含)以下航段向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50元;超过800公里的航班,每位乘客收取1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你是离不开单程100块钱加燃油加基建的,而且你是从青岛到南宁,单程800多公里。所以往返300元的税费是必须的。
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上涨比较快,已经超过了之前航空公司承担的范围,所以开始收取燃油附加费,并逐步提高。如果后续国际油价继续下跌,燃油附加费将相应调整下调。
8 月 15 日起工商银行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银行是在考虑风险的问题,因为银行要考虑黄金波动,干脆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的开仓交易。
大家注意看工商银行的公告,上面说从北京时间2022年8月15日8:00起,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注意,是暂停,也就是说是暂时的政策而已,后期可能也会根据市场进行调整吧。
其实从今年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6家银行对个人贵金属业务制定了收紧政策。
比如1月4日,交通银行就发表过声明,从1月17日开始暂停记账式贵金属业务全部开仓交易,也暂停了上金所贵金属代理个人的管业务交易。
还有5月12日,华夏银行也发布过公告,会对代理个人贵金属的业务进行调整。
建设银行在6月2日也有过公告,从6月17日15:30开始,暂停个人贵金属交易相关业务。
从今年开始,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很多银行都对个人贵金属业务进行了调整,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限制新户、提高保证金、暂停买入交易以及解除代理等。
这么多银行都在调整个人贵金属交易,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中银行给出的解释是受到了国际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风险加剧,为了降低交易活动的隐形风险,必须要收紧收紧贵金属相关业务。
的确,现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幻莫测,而且美联储不断采用加息模式,美元指数上行,贵金属价格走低。比如伦敦金现货价格,3月8日冲到了2070.42美元/盎司,随后持续下跌,到7月18日,跌倒了1719美元/盎司。目前的国际金价已经创造了10个月以来的新低。
这个原因应该是直接的,但是贵金属紧缩让我想到了原油宝事件,因为此事,其实从2020年以来,已经有20多家银行都暂停了贵金属相关业务的新户申请。
2020年4月21日,WTI五月原油期货结算出现了负数,如此极端的负油价造成“原油宝”大量穿仓,6万多位客户的保证金尽数赔光,而且还“倒欠”银行几十亿。也就是这个原因,个人交易风险开始被银行重视,大家都开始调整个人金融交易。
其实从前年的“原油宝”事件看,在金融延伸品交易方面,商业银行在人才、技术以及风控方面,都是存在缺陷的,现在大家纷纷收紧贵金属交易,也是一种明智的抉择。
除了国际环境和原油宝的影响,我想疫情对此也是有所影响的,这是很明显,虽然我国经济在疫情面对是正增长,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增幅大幅度下降,商业银行有必要砍掉一些不必要的中介业务,回归主业。
总体应该也是为了稳定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不过这也是一种警示,振荡下行可能是贵金属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