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耕在即,肥价居高不下,玉米种子价格也涨了,多少钱一袋了?
2.化工行业风险
3.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春耕在即,肥价居高不下,玉米种子价格也涨了,多少钱一袋了?
每逢春季,都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农民们要在田里耕种,保证一年的收成,各种农资产品的销售,也处于旺季。
今年的化肥、种子等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变动。
一、玉米种子,一袋涨价10到15元。
近两年来,玉米成为热销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很多农民都选择种植玉米。
种植的时候,除了选择适合的土地之外,玉米种子的好与坏,也是生产环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不同品种的玉米,在各地种植,也可以影响产收。
目前主流的玉米种子有:
郑单958,这是玉米种子界的里程碑,自从2004年之后,它一直在播种界处于稳定的地位,直到现在都没有使农民对它的喜爱发生改变,它更是在玉米界中创造了神话。
郑单958,每亩比其他玉米可以多收75到150公斤。
它的主要适用范围在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区。
早在2016年,它的全国播种面积已经达到了3780万亩。
先玉335。
这是来自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杂交品种,它能够稳定收成,并且产量很高,适用各种耕种土地。
这种品种可以在我国的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种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玉米的种子,也都很受欢迎。
与此同时,在种植玉米的时候,农民想要高产,就要想办法提高其产量,并在适宜的地方选对稳定的种子。
受到各方面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玉米的价格应该是卖压缓解,价格或是先跌后涨。
早在今年一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就稳中偏强,有些地区玉米价格的收购价不断上涨,调到10到20元每吨。
在春节前后,玉米价格没有太大变动,虽然备货出现小幅度的反弹情况,但玉米价格的走势也会根据原有价格而调整,部分农户的价格出现回落。
2022年上半年,玉米的价格走向大概是“先抑后扬”,具体可以参照小麦的价格走势。
目前玉米种子一代的价格已经涨到15至20元之间,可见玉米的需求量非常紧迫。
截至4月8日,7日之内,玉米种子价格的均价在5.12元每两,七日内玉米的最低价格,4月2日为5.09元每两。
7日内最高价格,4月7日为5.19元每两。
其中热门的玉米种子为甜玉米种子,其价格在7.08元每两,价格上涨1.29%。
黑玉米种子紧随其后,价格在7.28元每两,并没有起伏,价格保持在平稳状态。
排在第三名的是万糯2000玉米种子,价格在5.05元每两,价格上涨0.17%。
总体来看,今年玉米种子价格有所上涨,同时提醒农民朋友,播种时间不要过早,玉米种子在六摄氏度左右,并要注意地表土壤水分变化,以免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导致其免疫受限,造成产量下降。
二、肥料价格变化
之前,有关部门曾经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市场进行过农业调查。
发现其主要的化肥生产企业为内蒙古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该企业一期建成的产业规模已达到每年104万吨尿素和每年60万吨合成氨。
可见尿素是其主要的产品,占据其销售金额的94%左右。
早在3月份起,价格就已经涨幅至每吨2536元。
与此同时,氮肥生产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其所用的电力、气力,蒸汽价格都比同期有较大上浮,导致成本增加,其主要原材料涨幅具体表现在:
3月份天然气价格1.6111元/方,较上年同期上涨17.8%。
电厂蒸汽价格188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88%,电价0.43元/度,较去年同期上涨26%,煤价98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91%,主要原料平均上涨55.7%。
这些价格上涨,都会导致肥料的价格水涨船高,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
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促使各种肥料产品不断增加成本,导致市面上价格上涨。
除此之外,运输也是一大支出成本,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油价不断上涨,运输成本上浮,加之各地的疫情管控严格,使原材料受到限制,农产品无法正常运转,运输周期受到影响,同时使其价格不再稳定。
总体来看,无论玉米种子价格还是化肥价格,都在不断上涨,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运输成本上涨等,使得现在农民耕种成本增加,对农民来说并不是利好的消息。
有关部门也在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使价格平稳有序,希望让农民在耕种之时,没有后顾之忧。
化工行业风险
两周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调调动起了人们对于能源价格理性回归的讨论,基于原材料的变动将极大的影响化工行业整个产业链,伴随着整个行业面临原油和煤炭等资源价格的逐步合理化,使得行业本身可能会逐步走出低谷,而目前我们还是对化工企业依然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原油价格虽有回调但是始终处于绝对高位,100美元/桶以上的价格整体上仍对塑料、橡胶制品等子行业形成较大成本压力;
2、化工产业链复杂,我国主要以附加值较低的初产品加工为主,产品同质性强,竞争力较弱,利润率很低,宏观紧缩造成企业面临较大压力,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
3、受出口退税下调,部分产品出口关税上调,人民币升值,以及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多重积压,中下游外向型子行业已面临低谷,大量微利经营的中小企业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我们仍然建议目前策略主线为“资源必需消费品”的组合投资路线,其中建议增持具有资源优势的和价格上涨预期品种如盐湖钾肥;可转移成本压力的必需消费品和行业龙头企业如浙江龙盛;油价下跌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以石化产品为主要原材料,并具有龙头地位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如金发科技、红宝丽;以及被历史验证资质一流并稳定跑赢行业的可长期增持的优质公司如烟台万华。
近期公司中报陆续放出,我们对重点公司和关注公司进行了点评烟台万华:克服环境影响,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增持)
盐湖钾肥:等待业绩下半年释放(增持)
浙江龙盛:产品价格大涨,染料龙头业绩高速增长(增持)
红宝丽:估值大幅回落,投资价值初现(谨慎增持)
江苏国泰:化工业务受奥运影响,中期业绩总体符合预期(增持)
三友化工:成本上升,二季度盈利能力下降(中性)
山东海化:剥离落后资产,加快一体化进程(中性)
宏达新材:上半年盈利能力略降,募投项目值得期待(中性)
近期思考——施肥量下降可能引发粮食减产
附表1:重点公司业绩预测
附表2:近期化工类上市公司涨跌表现以及相关简要分析
附表3:国际估值比较
2.主要化工行业动态和价格曲线
2.1.化肥
2.1.1.子行业动态
发改委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从2008年上半年看,在全球钾肥价格迅速上涨的情况下,虽然世界各消费国抱怨都很强烈,但是国际主要消费国的施用量并没有太大变化,美国钾肥施用量基本保持稳定,巴西需求量比较坚挺,东南亚需求量反而在增加,只有中国的施用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所以中国市场需求减少被其他市场旺盛需求所消弭,并不能对国际市场造成威胁。
2.1.2.产品价格走势
价格简要分析:国际钾肥价格7月份继续保持涨势,不过7月的下半月涨势趋缓,目前温哥华钾肥价格775美元/吨,同比两周前上涨2.92%,同6月底相比涨幅为19.60%。国内尿素系列价格在经历了5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连续上涨后开始回落,目前主流出厂价格达到2350元/吨,同比7月初下降了4.08%,不过从外盘国际尿素价格来看普遍还保持持续创出新高,波罗的海小散装价格8月初达到793美元/吨。俄罗斯磷酸二铵出售到印度的价格为FOB1240美元/吨,云天化集团报价64%二铵出厂报价4700元/吨,近期国际二铵价格有所回调,但由于今年二铵价格上涨过猛,今年的二铵用量较往年相比减少很多,加上硫磺近期价格有所下调,使得二铵近期价格有所回落;云天化集团一铵维持60%粉铵出厂报价4200元/吨,由于市场销售较好,下游接受情况较好,导致一铵成交价格有所上调。
2.2.有机品
.2.1.子行业动态
为减少“白色污染”,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政府7月22日通过两项禁令。第一项禁令规定,2009年7月1日开始,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的一次性餐盒不能在以下场合使用:洛杉矶市政府所属大楼、洛杉矶国际机场以及市政府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禁令还要求市政府官员尽可能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茶杯和碟子。第二项禁令规定,2010年7月1日开始,洛杉矶市内所有超市和零售商店禁止使用塑料袋,顾客购物时需自带布袋或花钱购买可降解的纸袋,每个纸袋25美分。
7月25日,双鸭山市尖山区哈洽会签约项目20万吨乙二醇正式开工。尖山区与大连环响公司成立邦杜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该项目占地107374平方米,将于2010年5月正式投产。由于乙二醇在我国常年处于进口状态,此次乙二醇项目的投建有利于缓解其供不应求的现状。
陶氏欧洲公司近日发布公告,自8月1日起上调在欧洲销售的PP和PS价格。其中PP、PS分别上调200、130欧元/吨。欧洲其他PP生产商还未宣布涨价方案。
陶氏此前曾宣布出于商业目的,7月21日起暂时削减位于荷兰的一套PS装置产能。
欧洲PS生产商已在7月份成功地将PS价格上调50欧元~60欧元/吨。
赤天化投资“10万吨甲醇产能”项目。
2.2.2.产品价格走势给
价格简要分析:近期MDI价格保持平稳,纯MDI价格25200元/吨,聚合MDI价格略有下挫为23000元/吨;前期DMF价格受成本推动涨价幅度较大,近 期有所回调,主流价格7000元/吨左右;苯胺价格在纯苯和硝酸价格变动的前提下一直位于上升通道,近期由于原油价格调整略有下滑,目前执行价格在15000~15600元/吨之间。
价格简要分析:近期甲醇价格回落明显,主流价格在3200~3500元/吨左右,国内甲醇市场整体氛围仍较冷淡,下游甲醛支撑乏力,二甲醚行情疲软,甲醇行情后市仍不容乐观;醋酸下游酯类产品和氯乙酸等装置开工率依旧较低,需求低迷,厂家继续降价促销,8月1日华东市场醋酸报价再跌350元/吨至5200元/吨。
2.3.无机品
2.3.1.子行业动态
宁夏发改委介绍,目前宁夏煤化工项目已完成投资8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将完成投资3000亿元。宁夏已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总体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宁夏将宁东地区建成全国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亿吨,电力装机2600万千瓦、外送1000万千瓦,煤化工产成品能力达到1350万吨以上。
中泰化学决定以控股子公司托克逊县中泰化学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在托克逊县地区建设50万吨电石项目,总投资8.5亿元;同时,还将设立一家从事石灰的生产和销售的新公司,向中泰化学电石生产企业供应石灰原料。
昆仑碱业年生产百万吨纯碱工程水保方案通过审批,项目总投资近18亿元,计划于2008年中旬开工建设,工期11个月。
2.3.2.产品价格走势
价格简要分析:由于气候等原因,原盐出厂价在7月份创出年内新高达到330元/吨以上,一个月涨幅达到22.71%,纯碱价格继续疲软,在成本推动下止跌回升,轻质纯碱出厂价在1940元/吨左右,由于原盐等原料供应紧张,再加上奥运限产,烧碱价格一路走高,目前32%离子膜烧碱价格达到760元以上。
价格简要分析:由于下游需求一般,硫酸七月份整月呈下滑趋势,目前98%硫酸主流出厂价在1100元/吨到1300元/吨之间;硝酸价格目前高位振荡,奥运会期间禁运,三季度仍将保持高位振荡格局;七月份国际硫磺和磷矿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目前温哥华硫磺FOB价格为725美元/吨,印度国际磷矿石CFR价格为363美元/吨。
阅读(211
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油气价格上涨主要原因 原油价格上涨主要因素: 1、上游资本开支减少,传统油气田的自然衰减。 2、OPEC+对于油价的控制力度增强,通过产量调节来控制油价。 3、美国页岩的资本开支克制,利润好转,用以降低资产负债率。
欧佩克+持续减产
2020年春季,在油价暴跌的背景下,欧佩克+采取了干预措施,通过削减产量来支撑市场。虽然在当前油价已大幅反弹的背景下,市场人士预期欧佩克将就取消部分减产举措达成协议。但在2021年3月4日召开的会议上,欧佩克+同意多数成员将减产延长至4月,允许部分成员小幅增产,其中俄罗斯获准在4月增产13万桶/日,哈萨克斯坦获准增产2万桶/日,以满足它们的国内需求。
欧佩克+将减产协议顺延至4月的举动使商家感到意外,因为此前部分商家预计,欧佩克+可能放松减产措施。此外,欧佩克“领头羊”沙特表示,将延长100万桶/日的自愿额外减产。受此消息影响,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上涨,3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26美元,至每桶66.09美元,涨幅为3.5%,是2019年4月以来近月合约的最高结算价;伦敦洲际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62美元,至每桶69.36美元,涨幅为3.9%,是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投资者退居其次
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到目前为止,支撑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而不是投机交易。目前基金经理在WTI原油期货和期权合约中持有的看涨头寸和看跌头寸之比低于2018年油价上涨时的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并没有主导市场。
但如果基金经理涌入石油市场,押注经济活动将重启,这种情况可能改变。
供应缺口大幅增加
受欧佩克+和其他产油国的减产影响,疫情开始时激增的石油库存已出现萎缩。由于担心新一轮封锁举措会破坏市场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额外减产。
分析师称,得克萨斯州2021年2月出现的极寒天气曾一度使美国失去近一半的原油产量,这也将有助于消耗全球原油供应。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马基恩·拉茨表示,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超过日产量280万桶/日。今年一季度石油市场的供应缺口或将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弗里·柯里表示,“石油市场正处于供应短缺状态,这正是库存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时,由于3月7日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导致国际油价短暂站上70美元/桶,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三季度会达到每桶80美元。
市场抢购现货原油
对原油产量和需求进行实时衡量很难,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价之间的关系表明,买家正在争抢原油。交易商愿意支付较高溢价来持有原油现货,而不是一年后才获得原油,这与去年春季时现货原油价格下挫、与期货价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况截然不同。
石油交易商托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萨阿德·拉希姆表示,“这表明市场极度渴望获得原油,以至于需要动用原油库存。虽然原油市场还未完全恢复,但绝对正在复苏”。
需求在恢复
中国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恢复,美国和欧洲的石油需求也在好转。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估计,2021年1月美国人日均消耗1860万桶汽油和其他燃料。这与去年4月的消耗水平相比增加了26%,不过与去年1月的消耗水平相比仍低了7%。
预测油价进一步上涨是基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财政刺激措施将使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活动重新活跃起来的假设。拉希姆表示,“复活节之后,人们将开始旅行并恢复出行”。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负责石油市场的副总裁保拉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则更谨慎。根据公路和航空流量等数据,她预计,原油需求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页岩油供应出现问题
产油国每日闲置数百万桶原油产能,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产油国重启这些产能,油价能否承压?分析师预计,今年欧佩克+会逐步增加产量。
但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短期内美国石油产量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约1300万桶/日的水平。在股东和债权人要求优先考虑现金流的压力下,面对油价上涨,石油公司并未急于增产。在美国页岩油产业这种“新纪律”的约束下,钻机数量尚未达到维持每日生产1100万桶石油所需的水平,更不用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