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懂德州,就不算懂美国
2.影响油价的因素有哪些?
3.国际油价44美元/桶 约合每升汽油多少人民币?
4.国际大宗商品暴涨,我国该如何应对?
5.为什么原油市场上总用桶来衡量,而不用更为标准的质量单位呢?
不懂德州,就不算懂美国
美国德克萨斯州面积仅次阿拉斯加排全国第二,经济发达程度和加州齐名排全国第二,这里的老百姓特别喜欢枪,美国想禁枪?先过德州这一关在说吧!所以走在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请不要惊慌害怕。
你可能对美国德州没有太多了解,那么至少听过吧,世界最流行扑克游戏,来源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德州在美国的历史地位很特殊,曾有德州议会大楼解说员说:“1845年,我们接受了美利坚加入得克萨斯共和国。”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调侃,1836年这里的民间武装力量从墨西哥分离独立成为德克萨斯共和国,并将墨西哥军队打退,9年后加入了美联邦,成为50个州中唯一一个拥有退出美联邦权利的州,因此德州有个绰号叫lone star state,意思是孤星之州,他们的州旗上确实只有一颗五角星,在德州挂德州州旗(19世纪加入联邦前德克萨斯共和国国旗)的地方比美国国旗还要多,历史上确实闹过独立,但更多只是情绪宣泄并非玩真的,所以德州极其彪悍的民风可谓以古鉴今。
德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所以这里的人民既彪悍,也非常淳朴,可以存在这样的场景,如果你的车抛锚在路边,路过一辆放着音乐的大皮卡,它会缓缓的停在你旁边,德州红脖子会从皮卡上淡定的跳下来,一边怒斥你“中国佬滚回中国”,一边帮你换轮胎。
德州是共和党票仓,这里接近半数人口为欧裔传统保守右派白人,剩下的几乎是拉丁裔,黑人很少。德州的生活节奏很慢,油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他们热衷于开大皮卡,吃大牛排,没事就BBQ、打猎,这里拥有全美国最多的各种,是德州家庭的标配,没去过德州的人可能认为德州民风彪悍,泛滥很危险?其实,德州是美国治安最好、受教育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州之一,德州白右的根据地、乐园,德州民间有两句俗语,1.we never call911, we have guns(我们从不打911,我们有枪)。2.I'm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说明德州人既有战斗民族的血性,又有文明之邦的自制力。出于历史、种族、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德州人对自己州的认同感高于对美联邦的认同感。
既然是白右的故乡,那么自然俊男靓女自然不会少,晒点德州妹子大家看看:
德州夏天长达6个月,所以路上穿热裤的妹子自然是一道风景线,德州民风淳朴热情,女孩性格也热情似火,但由于白右几乎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德州妹子的私生活并不糜烂。
德州有几只著名的NBA球队,如姚明当年所在的休斯顿火箭队,达拉斯小牛队,休斯顿是美国著名的航天航空中心。
所以,德州不仅仅农业强大,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工业都很发达,如NI、Dell、HP在奥斯丁,TI在达拉斯,以及举世闻名的休斯顿的NASA航天中心,这离不开1969年登月的登月飞船发射与此,所以人类在月球上说的第一个词就是“休斯顿”以至於现在人们常开玩笑说“Houston,we have a problem”(休斯顿,我们遇到麻烦了)。
德州是凶悍的,也是可爱的。德州是发达的,也是传统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发生人文的突破和坚守,如果你想感受新美国,请去纽约,如果你想寻找老美国,请去德克萨斯。
美国日志:以言必有物的精神,说原汁原味的美国。
喜欢请点关注 @美国日志?
影响油价的因素有哪些?
1. 美国页岩油。截至2017年底,美国页岩油日产量已经超过900万桶,比2007年增加了80%。这些页岩油是造成石油供给过剩的主要力量,而供过于求是油价暴跌的诱因之一。总的来说,美国页岩油开采公司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关键在于,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WTI)价格跌破60美元对它们有何影响?页岩油钻机数量不断减少,相关开支也遭到削减,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页岩油产量依然稳定。按照当前油价,这个行业能否维持产出水平,或者说美国页岩油产量会不会减少将对国际市场供应乃至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2.需求弹性。解决价格低迷的方法就是低价。这是老生常谈,而且适用于供需两个方面。超低的原油价格会刺激需求复苏吗?某些国家对石油市场控制较严,低油价可能不会延伸到零售领域。印尼等国已经取消成品油补贴,这有利于国家财政,但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将减少。不过,美国汽油价格已跌破每加仑2.40美元,与2017年中期相比,降幅超过了35%。而此番降价已带动汽油消费的攀升。2017年底,美国汽油日消费量创2007年以来新高。低价可以提升需求,而需求的增长则可带动油价反弹。
3.欧佩克的下一步行动。说到去年的油价暴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起了很大作用(或者说要承担很大责任)。虽然许多评论人士都说欧佩克保持原油产量不变无关紧要,然而,仅油价出现暴跌这一事实便充分证明了该组织对油价走势的影响力。目前,欧佩克——更确切地说是沙特——仍在坚持己见,毫无下调生产配额的迹象。2017年这一情况是否会得以延续,仍有待观察。
国际油价44美元/桶 约合每升汽油多少人民币?
国际油桶的体积是:1桶=42加仑=158.98升。则每升油价是44÷158.98≈0.2768美元。
2015年9月,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6.3664人民币元,则每升汽油折合人民币是0.2768×6.3664≈1.76元。
油价走势将由下列五大因素决定:
1.中国经济。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并且已经在2013年底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液体燃料进口国。对于油价来说,更重要的一点取决于中国石油消费量在今后几年的增长态势。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2020年中国的日均原油消费量将比2012年高出300万桶,约占这段时间内全球新增需求的四分之一。尽管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经济刚刚送走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最终,中国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率跌至逾25年来的最低点。中国经济能否停止减速,这一点我们难以得知,但它的走势将对2015年的油价产生巨大影响。
2. 美国页岩油。截至2014年底,美国页岩油日产量已经超过900万桶,比2007年增加了80%。这些页岩油是造成石油供给过剩的主要力量,而供过于求是2014年油价暴跌的诱因之一。总的来说,美国页岩油开采公司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关键在于,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WTI)价格跌破60美元对它们有何影响?页岩油钻机数量不断减少,相关开支也遭到削减,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页岩油产量依然稳定。按照当前油价,这个行业能否维持产出水平,或者说美国页岩油产量会不会减少将对国际市场供应乃至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3. 需求弹性。解决价格低迷的方法就是低价。这是老生常谈,而且适用于供需两个方面。超低的原油价格会刺激需求复苏吗?某些国家对石油市场控制较严,低油价可能不会延伸到零售领域。印尼等国已经取消成品油补贴,这有利于国家财政,但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将减少。不过,美国汽油价格已跌破每加仑2.40美元,与2014年中期相比,降幅超过了35%。而此番降价已带动汽油消费的攀升。2014年底,美国汽油日消费量创2007年以来新高。低价可以提升需求,而需求的增长则可带动油价反弹。
4. 欧佩克的下一步行动。说到去年的油价暴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起了很大作用(或者说要承担很大责任)。虽然许多评论人士都说欧佩克保持原油产量不变无关紧要,然而,仅油价在该组织11月份会议过后出现暴跌这一事实便充分证明了该组织对油价走势的影响力。目前,欧佩克——更确切地说是沙特——仍在坚持己见,毫无下调生产配额的迹象。2015年这一情况是否会得以延续,仍有待观察。
5. 地缘政治事件。不久之前,石油供应稍有差池,油价就会飙升。比如说2014年初,利比亚内乱造成该国石油出口中断,油价应声上涨。在伊拉克, ISIS领了部分地区,石油供应中断的顾虑也造成油价急剧攀升。然而,自此之后,地缘政治事件对油价的影响大为减弱。2014年最后几周,利比亚再现战事。但市场仅在油价短暂上扬后便把这一问题抛诸脑后。不过,历史一再证明,地缘政治危机是对油价影响最大的短期因素之一。
国际大宗商品暴涨,我国该如何应对?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从全球来看,大宗商品基本上是各种原材料,是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必须品。对于,国际大宗商品来说,只要需求量上来,形成上涨预期,其价格便会节节攀高。
除此之外,世界各国央行若执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也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大宗商品,推动其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上涨虽然让资源输出国和热炒资金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资源进口国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工厂需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原材料,进而导致成品价格上涨,最后,进口国形成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
很不幸,我们正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国之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我们的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同时也是世界工业品的出口国,海量的对外出口,是我们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可以在内外两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内部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原材料进口数量
在我们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曾经为了追求规模,而大量建设技术落后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在生产同样商品的前提下,不仅消耗更多的原材料,还更污染环境。这些生产线,就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落后产能,若对其进行升级,原材料的进口数量将会明显下降。
当需求量下降,大宗商品便没有了上涨预期,其价格必然会下降。因为,大宗商品一旦形成上涨预期,海量的资金便会涌入期货市场,推动价格的上升,而需求量下降,导致上涨预期结束,资金流出,价格便会回归理性。
其次,加快推动产业集中度,获得对大宗商品价格干预的能力
此外,我们在淘汰落后产能时,也要加快产业整合,形成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巨头,以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虽然,我们是世界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但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却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产业集中度不够,各自为战,为了原材料竞相提高价格。若在相关行业中,提高集中度,只有几家企业参与报价,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大宗商品价格肯定难以提高。
再次,提高商品价格,将压力传导出去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工厂成本的上升,而为了缓解压力,需要改变之前的商品出口逻辑。在之前,工厂为了卖出商品,很多选择低价售卖,结果就是作为商品生产地的我们,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若还按照之前的模式运转,工厂的微薄利润也会被蚕食殆尽。因此,需要将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以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最后,提升技术,走向中高端制造
与低端制造相比,中高端制造,尤其是高端制造,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普遍无感。其高技术的属性,决定了在高端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所占比重非常有限。
因此,产业升级,是一定要走的道路,不然,就会难以摆脱大宗商品价格对工厂利润的影响。
综上所述,是个人关于大宗商品上涨时,我们的应对措施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原油市场上总用桶来衡量,而不用更为标准的质量单位呢?
为什么英美国家都用“桶”呢?其实主要是沿用以前的传统做法,而这个历史就要归咎于最早的石油公司。
世界上最早两处打出工业油的地方都盛产葡萄酒,而且在本国都很有名气,打出工业油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都用葡萄酒桶盛放刚打出来的原油。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他们使用的是自己家族生产的葡萄酒大桶,并且自立交货规格,1桶为42加仑。美国政府采取了英国商人和美国商人能共同接受的标准,即沿用洛克菲勒家族标准石油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规定42加仑为1桶。
这个标准的原油计量单位“桶”——每加仑为3.7854L(美),故1桶约为159升——就成为至今全世界大多采用的原油交易单位。
国际上在计算石油产供销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容积计算,用桶或升表示;另一种是按重量计算,用吨表示。计算石油的年产量、消费量等习惯用吨,而计算石油的日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等时则用桶。 不同地区所产石油的密度不同,一桶的重量也略有差异。目前国际石油界在进行原油重量容积折算时,一般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基准。这种原油每吨折合7.33桶。体积单位:1桶(bbl)=42美加仑=0.159立方米1美加仑=3.785升 1英加仑=4.546升1立方米=100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