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价高怎么调整-汽车油价高怎么调整的

tamoadmin

1.汽车油价再次上涨,造成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2.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3.车越开越费油正常吗?

汽车油价再次上涨,造成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汽车油价高怎么调整-汽车油价高怎么调整的

油价上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而且油价上涨它也有诸多的因素值得我们去深究,毕竟油价的上涨最终会影响到我们的出行,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负担,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油价的上涨。

第一,产油大国进行减产策略。

产油大国是俄罗斯,中东还有欧洲,这些国家提出了减产策略,那么自然就会导致油价的上涨。其实从1月份开始,都已经出现了油价的上涨,毕竟提出减产就会导致市场上出现一定的燃油短缺,那么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油价自然就会水涨船高。中东是盛产石油的地区,但现在中东处于战火,之前以色列跟周边国家发生了这个冲突,这样就会波及到燃油的供应,从而导致燃油上涨。

第二,美国的一个限制以及对产油大国的制裁。

伊朗一直都是进行大规模的出口燃油,但面对美国的制裁以及美国的限制,导致了伊朗出口石油遭到了诸多的阻碍。之前还曝出伊朗大型船只满载石油的货轮被美国截获,从而导致伊朗的石油出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会间接的促进燃油价格的一个上涨。

第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了用人成本的提高。

原油需要经过炼油,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最后才能够到消费者的手中,那么国外的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所以在用人这一块成本就会比之前要高得多。另外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情况下,有很多的公司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够及时的反攻,不能够及时的去安排落实各项工作,自然也会导致了产量缓慢,这些因素也会促使油价上涨。

第四,美元大放水出现货币贬值从而推动了油价的上涨。

美国大量印发美元刺激经济,大量印钞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那么通货膨胀就由其他的国家进行承担。其他的国家不想让自己的货币遭受大量贬值,就会加息,无形中也会推动油价的上涨。美元指数跟油价之间存在着反向的性质,美元指数一旦发生走弱,那么资金就会流入原油市场进行避险,这些都会刺激到原油价格上涨。

第五,现在全球处于大变局,有着战争的可能。

有很多的财团他们为了避险,同时也是为了资金安全,有很多的资金储备流入原油市场来应对未来将要可能发生的战争。

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国际油价在近几年来的上涨过程。 在2001年911前后,当时的油价在每桶20 美元左右。而到2003年初,油价上涨接近30美元/桶。一年后的2004年初,更突破40美元/桶关口。到2006年初,油价开始接近60美元/桶大关。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则先后突破80、90美元/桶的关口,直至2008年初的百元大关。 当然,国际油价最近突破百元大关,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是受到市场利空因素的影响。例如,2008年初尼日利亚石油港口城市的武装,令人们担心这个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供应可能进一步缩减。同时,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7个星期下降,并已降低到2005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因为在那些左右油价的供求关系中,包括需求量、产出量、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中,又确实包含着推动油价持续走高并保持高位的成份。我们来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来看世界经济与石油需求。我们知道,这一轮油价高企,并不某个突发事件导致的短期变化,而是受到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而普遍增长的有力推动。研究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耗量的增长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的增幅显著高于GDP的增幅。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预计,世界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可能在2015年前后回引发更加严重的供应问题。这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需求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有的机构,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预测,全球石油需求80%的增长部分,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考虑石油需求方面,交通系统、特别是汽车,需要格外被提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近3亿辆汽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的25%,但石油生产只占全球石油产量的大约9%。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交通系统的燃料,有97%是石油。 中国汽车拥有量的猛涨,也使得石油消费强劲。中国现在将近有2050万辆车,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增长了3倍,近年来车辆的销售增长率一直在20%以上。自1993年以来,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目前,石油需求的近半依赖进口。至于邻国日本和韩国,石油更是100%依赖进口,突显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对石油的巨大需求量。 其次来看石油的供给与储备。总的情况是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世界性石油供应短缺现象,在短期内还会呈现加剧态势。用有的学者比较悲观的描述,就是世界每消耗了两桶石油的同时,却只发现一桶新石油的产能,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成熟油田的产能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 美国已开采完大多数的传统油田。英国北海石油的产量从1999年就开始衰退。墨西哥油田也在2006年达到产量峰值。沙特的7大油田占全国石油供应的90%,但产能也在逐年衰退。在中国,约占石油总产量30%的大庆油田,产量也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的产量也一直在下降。几乎全球都在发生相似的情况:产量达到最高点后,面临两倍数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快于预期。 当然,我们说全球石油紧张和产量下降,主要是指开采条件优越、天然油质好、经济价值高的高效、低成本的轻质油田(传统油田)的储量和产能减少,并不否定全球范围内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的存在和扩张潜力。事实上,油价有反作用力。在油价处于低位时,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是没有开发价值的,反之则不然。 打个比方,传统油田的产油成本低。按美国能源部的测算,包括勘探、开采、运输成本在内,传统油田的生产成本一般在10美元/桶以内,理论售价应在40美元/桶之间。采油条件特别好的国家,如沙特,原油生产成本可低至3-4美元/桶 - 在那里,人们只要向大油田的底部加水压,油质好、价值高的轻质油便浮到表面。可惜的是,这样的优质大油田正越来越少,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所以,综合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来看,有三句话可以概括:第一、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拉动油价持续上涨;第二、传统油田产量的下降,推动油价提升;第三、油价上涨带动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产油方式的扩张,反过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抑制油价过高的攀生。 所谓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典型的类型包括油页岩矿、油沙矿、以及分布在北部高纬度寒冷地带的特殊油田。 作为前者,油页岩看起来象普通岩石,但加热后就会渗出油泡。美国、中国、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都有此类油页矿。美国更是独占优势,有超过世界油页岩矿产量72%的储备。仅在科罗拉多落基山表下面,就蕴含2万亿个桶的储量,具有8倍于沙特、18倍于伊拉克、21倍于科威特、22倍于伊朗的原油产能;其规模超过当今世界已被证实的全部传统油田的原油储量。 作为后者,加拿大等国在北部艾伯塔等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沙矿资源,产能可达数百亿桶油的规模。另在加拿大的西北寒冷地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储量在400亿桶的特殊油田。说它特殊,主要是因为其气候恶劣,开采条件差 - 这是一个冬天冰山覆盖、夏天一片沼泽的特殊地带。冬天的温度可下降到零下60 和70度,使人和机器在那里作业面临非常危险和困难的状态。 但从技术的可能和可行性上,现在我们已完全具有开采油页岩、油沙、以及北部高纬度地区特殊油田的成熟能力。不过,从现实性、迫切性来看,是否进行实际的开采活动、以增加石油供应量,还要看油价高低是否满足开采成本及盈利的空间。按估算,油页岩矿的开采成本在每桶25 美元左右,油沙及北部高纬度地带的油田开采成本也离这个数值不远(均与传统油田存在显著成本差异)。在油价在35-40美元/桶时,不会有任何公司去花钱投资和生产。但当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就会有许多公司积极介入生产,以获得现实的利润。 而所谓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则主要包括一种煤转液技术(CTL)的技术过程。这种技术的萌芽,其实早在二战的德国就已开始。当时的传统做法,是第一次技术过程实现煤转化为气(一氧化碳和氢),第二次过程再将气转变成柴油、汽油或其他相关产品。制约此项技术应用的现实性和迫切性的因素,同样是成本和油价之间的盈利空间。 因为煤转液过程的生产成本在每桶30-40美元,所以不到油价上涨至75-80美元/桶,不会有许多公司真正地去应用这项技术,增加石油市场的供应。但到价格到位、市场条件成熟时,煤转液技术的潜力非常之大。据美国五角大楼估算,仅美国一国,就具备可生产9640亿个桶油的煤资源。其产能,大于整个中东地区约6850亿桶油的传统油田产能。 从上述角度分析,我们知道:按现有的石油需求、供应条件和价格因素来看,当市场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尽管会有时滞,但世界石油会有一个来自于包括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量的显著扩张,从而大幅增加供应,缓解供求矛盾,舒缓价格上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美国能源情报署关于2008-2009年世界油价可能会适度回落到每桶80美元附近的预测结论。 当然,具体到特定时点的油价是跌是涨、何时跌涨,除了考虑上述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之外,还必须结合分析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的影响,当然,我们认为: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对油价跌涨起着长期的、基础性的支配作用,而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更多地对油价跌涨起着短期的、伸缩性的配合作用。 先来看国际政策。欧佩克、俄罗斯等国的政策对世界石油的供应影响巨大,而美国的政策则对世界石油的需求影响显著。短期内,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40%的欧佩克还不会改变限制成员国产量以防油价下跌的基本态度。而俄罗斯,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因油价上涨和开采技术进步,石油生产得到快速扩张,产量已超沙特,但它对与西方公司合作扩大石油产量的呼吁兴趣不大,更愿意与欧佩克一起坐享油价上涨的巨额利益。 作为石油消耗大国的美国,已在2007年12月通过了由布什总统签署了新能源法案,决意改变对石油长期以来的高度依赖性。根据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国汽车的油耗必须比目前降低40%,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必须达到360亿加仑。美国正试图通过这种坚定的政策导向,影响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石油需求。 但鉴于在美国历史上、特别是尼克松总统任内、卡特总统任内,曾都有过“摆脱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等的类似政策、但却从未成功的先例,布什总统的这一次新能源法案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只不过,前几次总统政策的失败,大多源于国际市场油价的走低所致(其中包含欧佩克的政策反击)。可从导致油价降低的结果来看,也不能说是政策的完全失败。 最后,我们来看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这里,最重要的,是美元贬值、以及石油期货市场及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角色。美元连续贬值,当然会反过来促使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价格的持续高走。事实上,如果我们按美元贬值幅度回算各年度的油价实际涨幅,就会发现,它们只是名义涨幅的60%左右。 石油期货市场方面,一些养老基金、公共基金、对冲基金的投资(投机)性参与,对价格起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市场的资料显示,以对冲基金为主的非商业交易商,所持有原油期货仓位可达到30%以上,非常活跃。它们改变了石油市场由石油生产方和消费国占主导的传统格局。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的任何动向,都会加剧油价和市场波动。这一点,在解释世界油价短期波动、特别是振幅加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车越开越费油正常吗?

车越开越费油正常吗?掌握这些汽车保养知识即省油又安全

对于经常开车出行的朋友而言,油耗似乎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尤其对于油价上涨时期,一加油我们就心疼肝颤,这加的不是油,是钱。

对于许多老司机来说,车辆开久之后油耗就会升高的情况,这个问题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油耗增加的呢?又有什么办法降低油耗省油又安全呢?带着这些问题咱么今天就来看看关于油耗的相关问题。

一般来说,车辆的油耗越开越高,不外乎以下几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

一、发动机

最简单的,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出现了质量问题,那油耗上涨就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每一款新车在上市前,厂家都会对其进行极长时间的耐久度测试,所以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那么,另一种导致油耗增加的情况就是积碳(发生概率100%)。

发动机的动力,本质上是汽油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微型爆炸而产生的推力。

因为汽油在发动机内部无法达到完全燃烧,随着行驶里程的累积,就会在发动机内残留一些焦状物质,也就是所谓的积碳。长时间得不到清洁,就会在发动机内积累很多积碳,积碳严重就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油耗增加。

但是,积碳是发动机长期运转积累下来,我们平时只要注意几点,发动机的少量积碳便不会影响油耗。

1、使用高品质汽油。这里的高品质,不是我们所说的什么95或者97,而是指油品。就是正规加油站提供的汽油,李类似于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加油站。一些私人的加油站,价格虽然便宜,但油品的质量无法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2、不能长时间处于怠速状态。汽车原地怠速时,进气量会明显变小,这种情况下汽油燃烧后的物质就更容易沉积在发动机各部件上,从而产生积碳。低速行车或者长期堵车时,同样会出现这种问题。

3、按时保养。对于保养来说,我们针对于汽车行驶多少公里数有对应的保养,他是有小保养和大保养之分。小保养相对于行驶公里数较少只针对于机油和机滤来进行保养,那么大保养机会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空气滤芯、汽油滤芯和火花塞。

所以我们要根据汽车实际行驶公里数等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那么因积碳导致的油耗上升就不会再出现。

二、轮胎

对于汽车轮胎而言,它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这取决于它的使用期限和磨损程度。

轮胎在行驶中与地面接触会造成磨损,超过使用期限,轮胎的橡胶就会“过期”,从而大大降低轮胎的可靠度,这时就需要进行更换。

还有一点,虽然行驶里程数较多,但是轮胎并未老化,轮胎的胎纹已经被磨平那么就很危险了。尤其是在湿滑路面刹车时就会增加刹车距离,这是很危险的情况。

那么与油耗相关的就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增加,从而导致了油耗的增加。这样看来,轮胎问题不仅会使油耗增加,还会让汽车存在安全隐患,这点必须要注意。

三、火花塞

火花塞是发动机必不可少的好兄弟,虽然便宜但它的作用却很重要,没有火花塞发动机根本无法启动。同时发动机也会影响油耗的关键之一,火花塞出现问题就会打火不均匀,从而影响发动机动力下降,就会产生积碳,从而产生油耗。

四、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简单理解就是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能承担高效率的空气滤清工作,不为空气流动增加过多阻力,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一旦空气滤清器出现问题进入发动机内部的空气灰尘较大,会快速污染机油。而机油中含有大量灰尘在高温的作用下,将会附在发动机内壁,造成发动机内部大量积碳油泥的产生。发动机的动力表现除了点火、燃油以外,空气也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空滤堵塞,通气不畅,也势必会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发挥,也必然导致油耗增加。

五、氧传感器

氧传感器,是用来监测发动机排出气体中氧气浓度的部件。假设,当氧传感器监测到排出的气体氧气值偏高时,就会认为这是汽油量供给不足,没有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融合,使得这些氧气混合在废气中白白流失。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氧传感器会把情况反馈给行车电脑,行车电脑则会调整汽车的喷油量。如果氧传感器出现了问题,明明油量足够,发动机却依然喷出了更多汽油,那也会造成油耗增多。

不过从理论上讲氧传感器是出现问题是很少见的。如果出现油耗增加,又没有找到原因时,检查一下氧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也是一个好办法。

对于我们非专业来讲,一提起油耗增加,大部分都会认为车子越来越旧就会出现油耗增加的情况。但实际上,在新车磨合越来越升入,油耗会有相对的下降。如果不是相当破旧快要报废的老爷车,在很长一段时间油耗都是趋于一个很平稳的状态。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人们开车出行的频率就会增加。那么对于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来讲,关注下以上这些养护的小知识,不仅降低了油耗,对于我们行车安全也起到了必要的保障。所以我们在汽车某些零部件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检查、保养或更换。只有这样我们出行才能更安全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