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原油价格下跌-乌拉尔工业区著名的油田

tamoadmin

1.乌拉尔石油特点

2.卢比换武器的闹剧为何还在持续?

3.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乌拉尔石油特点

乌拉尔原油价格下跌-乌拉尔工业区著名的油田

乌拉尔石油特点是含硫量高。因为乌拉尔尔原油品质是密度864.5kg/m3,酸值0.10mgKOH/g,凝固点-8℃,硫含量1.38%,氮含量1642mg/kg,金属含量中镍、钒含量分别为11.83mg/kg和37.81mg/kg,特性因数为11.80,属含硫中质原油。所以乌拉尔石油特点是含硫量高。

卢比换武器的闹剧为何还在持续?

卢比换武器的闹剧为何还在持续?

卢比从来就不是国际硬通货,这基本是初中以上学历的人都应该明白的常识,但是俄方难道从一开始就不明白或者没想到?

肯定不是。但是俄方的最大失算就在于,没有想到发行卢比的一方的下作程度!居然用其本币购买其商品也是不愿意接受的。

一个主权国家而且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居然不愿意接受自家发行的本币;除了不愿意输出商品之外,还原则上禁止俄方拿数万亿的卢比在本国购买土地与房屋这类不动产,这其实比不愿意输出商品问题更大。

如果说不愿意输出商品是怕制裁或者本身就没有多少合适的出口商品用来定向输出。

比如双方可出口的最大宗商品其实都是粮食。而作为一个热带国家,居然没有多少热带水果可以定向出口。

首先是其热带水果的品种与质量完全无法与东南亚比较。大宗热带水果只有少量的芒果,甚至连香蕉都很少种植。

再说出口大宗水果需要有专门的冷链或者特殊的包装与运输模式,对一个长期落后的热带农业国要做好这一点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因此一个在热带,一个基本在寒带与寒温带2个大国之间,居然连热带水果的贸易链也形成不了。

再不让投资固定资产,只能投资证Q之类,等于在卢比刚刚输出的学步阶段,就想一步到位的达到当今超级大国的货币才能拥有的超级特权,着实可笑至极。

其实更可笑的还在后面。那就是俄方在确认自己被耍了之后,原本已经翻脸,结果还没过3天,就自己先泄气了。居然同意把用武器与乌拉尔原油换卢比这种废纸的闹剧继续搞下去。

明知已经掉进一个巨坑,不但不想办法努力自救力争快点爬出来,反倒继续把坑挖得更深,这又算哪门子S操作呢?

很显然,这其中必有缘故。

首先,就是战争旷日持久,丝毫看不到要结束的迹象。属于在局部战场上稍微有所进展,打个不大的胜仗,于是又想得到更多;而一旦局部不利,甚至是全局不利,那么又无法向内部交代;于是不论一线的胜负,都必须继续打下去。

这样一来,就不敢与自诩为全球南方代表的、发行卢比的那个家伙彻底闹僵;这属于在战略上就失去了先手,只能继续接受这种严重的不平等也不对等的交易模式。

其次,随着通过战争中的各种拉胯表现,俄制武器的全球市场份额与其综合口碑一样,都在不断的滑坡。

而南亚方面又有明显向美式与法式装备转移的苗头。

不继续接受卢比支付,那么俄式装备全球最大的海外客户就会最终彻底失去。

第三,乌拉尔原油并非高品质轻质油,欧洲能接受乌拉尔油的炼油厂都是专门设计的。还真的需要通过南亚这个二道贩子才能完成交易。于是这方面的大宗卢比,还得继续捏着鼻子硬收。

第四,就是暂时找到了一两家中东的中间商,可以把部分卢比兑换成更好的硬通货。

总之,俄方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对方也把真小人一次性做到底;一对卧龙凤雏,相得益彰!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经济疲弱是一方面,

供大于求是另外一方面

第三方面是价格越低,如果要保持一定的销售额就要销售更多的销量!

第四方面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受到美国为首的需求国的外交,金融压力

第五方面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本身不团结,目前的产量大于需求,而输出国组织没有自律精神限制或者缩减自身的产量。自己产少了,别的国家就获益多了。石油是低成本的暴利行业,

以中国为例可以辅助说明石油的超额高利;当原油价格超过40美元/桶时,国家将向原油开采企业征收20%~40%的“暴利税,现如今原油价格远远高于40美金的暴利税底线。

再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于2003年12月23日颁布第184号联邦法律,并作为第13.1章列入《俄罗斯预算法典》,该法律规定俄罗斯联邦于2004年1月1日建立稳定基金,稳定基金是联邦预算资金的一部分。该法律规定以乌拉尔牌原油每桶20美元为基准价格,将超过基准价格形成的超额税收收入计入稳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