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毓群:有了换电技术,买车只买车身就行,如何保障后续工作的进行?
2.2022新能源汽车“涨价潮”或将来袭,对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3.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阿维塔11能否称为自主可控天花板?
4.原油暴跌,政策退坡,看似危机四伏,难道新能源市场要凉了?
曾毓群:有了换电技术,买车只买车身就行,如何保障后续工作的进行?
在采访大会上,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表示今后的换电技术可以达到只买车身就可以。如何保障后续的工作,当然凭借共享换电或者是电池租带能够节约很多成本,也能够让需求者减少开销。随着新能源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在生活中迅速增长。特别是汽车时代全面开展,在这种情景会和经济密切相连。目前已经在厦门合肥两地落实,今后相信会有很多地区都能够达到这种情况。
不出意外的情况,动力电池原材料肯定也会成为焦点话题,很多商家对此也会火力全开。毕竟动力电池的价钱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目前电池的成本占到汽车成本的50~60%,在这之间他也觉得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也希望国家对电子行业引导监督,引起业内广泛的响应,同时也能隔空声援。
以至于国际的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全球股市也变得很巨大,为了抑制全球经济通胀,国家发展。所以对于电瓶技术来说,也会进一步扩展。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买车,这一次的消费也会让自己非常的稳重。后期电瓶坏掉也不会担心去更换汽车,只需缴纳电池租金就可以。这样的保障也能满足百姓的需求,确实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因为汽车在路上也难免有过磕碰,但是建议大家车辆使用说明书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能够让电瓶使用时间会更长一些,对于出行来说也会更加的安全。特别是新车,磨合期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车辆今后的行驶状态。建议电瓶使用要时隔保养,不要将电量用的过亏,不然的话就会影响使用寿命。大家应该及时关注车辆的保养意识,对于只买车身就可以也能够提高大家的收益。
2022新能源汽车“涨价潮”或将来袭,对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涨价潮,只要新能源汽车涨价,整个市场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毕竟适者生存肯定会淘汰部分比较差的汽车销售商,新能源汽车涨价,也会对汽车的售卖率大大降低。
新能源汽车在当下油价上涨的时期是很吃得香,因为油价上涨幅度很大,这场新能源汽车看到了越来越多商机,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涨价,会让很多汽车商看到了压力。
一、市场竞争加大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今年新能源汽车还出现涨价,那么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这是一个社会普遍的形成状态,就算是在价格没有上涨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压力本身就很大,因为每年推出的新兴产品非常多,想要挤压整个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利率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新能源汽车只要价格一涨,对市场竞争会增大。
二、汽车售卖率降低
同时新能源汽车如果价格涨了以后,整个汽车的售卖率肯定会下降,可能很多人都会考虑,只要稳一稳说不定价格会降,所以抱有这样的心态的人很多,这就导致了新能源汽车想要在规定的时期售卖,处汽车那就比较的难,因为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了以后,可能同等厂商就会大大降低售卖率,更多的人会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汽车。
三、会淘汰部分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来深受大家喜爱的汽车产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旦价格上涨,大部分都会被淘汰,而且淘汰的更多的是一些比较差,而且竞争力不是很强的汽车厂商,这些汽车厂商会随着时代市场变化而淘汰,虽然这样很正常,但是最后剩下的也仅仅只是几家比较大的龙头企业吧,虽然是市场规律,但也没办法,只能按照这样的市场定力发展。
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阿维塔11能否称为自主可控天花板?
从上个月开始油价三连降,连锁反应再一次将消费者买车的欲望推上了高潮。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2022 年智能电动 SUV 市场的又一重磅车型?阿维塔 11 上市了。售价 34.99 万起,最高 40.99 万,有五座、四座版本;支持 750V高压充电,最高功率 240 kw,也就是十分钟补能 200 KM,全系标配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425KW、最大扭矩 650牛.米、零百加速最快 3.98s,电池包容量 90/116Kwh,CLTC 续航 555/680 公里。
阿维塔11能否称为自主可控天花板?
1、阿维塔 11 的颜值在线,尤其是尾部有个性;内饰做工精良,座椅的软硬度、贴合性以及后排空间等等,也是前排水准,尺寸最大 。
2、动力,0-100加速3.9秒,三者最快。
3、大轮圈,阿维塔11起步就是21寸大轮圈,而Model Y和蔚来EC6只是19寸轮圈。
4、华为鸿蒙系统,这套车机已经上市,好评很多,特别是如果用华为手机。
5、智能驾驶标配,不仅硬件更为领先,而且高速领航辅助免费。阿维塔 11 所有的车内传感器,都加了可开关的物理隔绝 。
同时也有两点缺失。
1、过于重视设计牺牲了实用性。阿维塔11是三个车里设计感最强的,体现在前排的扶手箱上。
2、充电补能效率低,蔚来有换电,特斯拉电池小,充电网络多。阿维塔最低配也要90kwh电池,三者中能耗应该是最高的,技术而言,宁德时代在这块电池上做了许多创新。总的来说,35万起的阿维塔11,价格上是非常的有诚意的。?
原油暴跌,政策退坡,看似危机四伏,难道新能源市场要凉了?
今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家补贴政策退潮等等原因,都导致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跌。
当前经济衰退各行各业都步入寒冬,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如此,唱衰新能源汽车的声音比比皆是。
但销量的不景气除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品牌自身定位不准品质不过硬也是重要原因,政策补贴比例降低,让纯电车失去了价格优势,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机遇并存,仍有破局之道。
钴等原料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受疫情影响,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重要生产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矿勘探公司、协同的企业单位,都严格限制出行,原材料钴的主要生产国刚果也面临停产问题。原料供应链和产品价格的不稳定,赣锋锂业和华友钴业股价明显下跌,前者是LG化学和特斯拉等公司的的供货商,而后者则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提供原材料。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头特斯拉股价盘中暴跌。
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低钴乃至无钴电池的出现让钴不再是制约电池发展的因素。比亚迪不含钴的刀片电池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特斯拉也官宣将自造无钴电池,不仅能降低成本、提升电池容量,同时还能提升电池安全性。另外,电池成本基本上占纯电车成本40%,如果电池成本能大幅度降低,那么纯电车的售价也有望和燃油车降到相同的水平线上。
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
近日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让各大车企议论纷纷,新能源补贴延长两年固然是好,但30万元的补贴门槛也是让很多定位中高端的纯电SUV略显尴尬。有人说这是在帮特斯拉对抗国内造车新势力,有人说这是让国产电动车有了一点价格优势。但总的来说也是国家救市、鼓励消费者购买热情的一项扶持政策。
而在北京等摇号购买燃油车的城市,对于有购车用车需求的人来说,在过渡期更可能想抓住新能源补贴的尾巴及时下定。对于购买3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的潜在消费者来说,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纯电车也是时候脱离国家政策保护伞,依靠自身实力征服市场了。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也是其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成熟的产业不能永远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首先要让自己的产品品质过硬,才能和传统汽车扳手腕,真正的让电动车进入大众的视野。
原油价格下跌
近日国际油价的低迷,让2020年本就不景气的新能源车市又蒙上一层阴云。原油价格的下跌导致油价降到了一个夸张的水平,国际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则会促使中国触发地板价,“水比原油贵”的调侃已成为现实,不少因为油价原因考虑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汽车。相较于燃油车,纯电车的优势在于用车成本较低,这么一看似乎新能源车型不再有优势。
但油价从来都不仅仅是影响新能源市场的主要因素,不用说储油量大的高油价低电价的国家,从初衷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立足点本不是为了省油或省钱,而是逐渐严峻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降低碳排放。
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长期规划,各大车企制定的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时间表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宝马暂停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研发,转向电驱动和电池;奔驰也官方宣布2022年前旗下的传统燃油车将全部停产停售,所有生产的车型只提供混合动力版或者纯电动版车型。仅凭原油价格下跌就判了新能源行业的刑可以说相当狭隘。
但原油价格下降对新能源行业有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燃油车的用车成本降低到和电动车差不多的水平时,大家肯定更青睐。当然,我们都知道,原油价格下跌与今年新冠疫情密切相关,国内疫情虽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国外状况却不甚乐观,带来了石油消费的大幅减少,引起油价变动。长期来看,油价不会一直走低,至少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油价必然会回升。
但谁能说这不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种驱动力呢?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一直都是续航里程的问题,油价下跌也会给各大车企带来危机感,加快出新车、提升续航里程的脚步。技术从来都是在竞争中发展,对手往往是最好的催化剂。
当然还有国家在从中斡旋。本月中旬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覆盖多达24个省市。这一举措也是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发展。未来四年,南方电网也将在充电设施上投资251亿元,计划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
虽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面临种种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破局之道的。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两年延长也证明这个行业还是相当有潜力的。再加上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动车的电池也在不断地突破创新。结束了蜜月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证明自己在市场上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今新能源汽车对大众来说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看得见的优势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硬道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