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元跑160公里,百公里油耗怎么计算?
2.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3.油价越来越贵,开车时省油的技巧有哪些?
4.95汽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你买新能源车吗?
100元跑160公里,百公里油耗怎么计算?
我加过最便宜的油是在山东,2.99元/升,一箱油加满了才不到150,爽的飞起。那几年油价高的时候,8.7元/升,在海南、西藏等地是妥妥地破九了。那咱就取最便宜的油价3元,和最贵的油价9元,分别来算一下你的百公里油耗。
如果油价是3元每升,你100元买了33.3升油,只跑了160公里,那你的百公里油耗就是33.3升/160公里X100=20.8升。接近21升油,你这是油老虎啊,标致现在可以和纳智捷大7媲美了?
如果油价是9元每升,那你100元只买了11.1升油,后面的一样,油耗数字也是前面的三分之一,大概百公里还不到7升。算是比较省油了。
看到区别了吗?只说成本,不提油价,你没办法计算百公里油耗。100元跑160公里,你每公里的油耗成本是100元/160公里=0.625元/公里,再乘以100,就是百公里的油耗成本,就是62.5。成本是成本,油耗是油耗,油耗和钱没关系,只和油有关系,我得知道你开160公里烧了多少油!
当油价便宜,你用车成本当然就降低了,油价上涨为啥老百姓怨声载道?你油耗没变,每开一百公里用的油没变,钱变了!
计算油耗其实很简单,油耗的单位是什么?升/百公里,对吧?把加了多少升油那个数字放前面,除以里程,这是一公里的油耗,再乘以100,就是百公里油耗。
别再说什么我这车可省油了,一箱油跑800公里——你弄个大油箱就完了!照这么说油罐车把油箱和油罐连通,这车才省油呢,估计开几万公里都不是事,只不过你加一次油得好几吨。
另外,说我一公里才三毛钱,五毛钱,这也是外行的说法,你现在一公里三毛,油价5元,油价涨了,变成十元你一公里就6毛了。
那么油耗应该怎么测?正常测法是先把油箱加满,然后里程表清零或者记录,之后你开一段固定的路程,最好在100公里以上。然后再到一个加油站,再次把油加满。你加进去多少燃油看小票就知道了。跑了多少公里,里程表也记录了,然后用燃油升数除以公里数X100,就是你这次实测的百公里油耗。
当然,一些车评人测试的时候会更加严格一些,比如说都是一次跳枪,都是原路返回(避免上下坡影响,而且是原加油站,原加油机同一把枪,避免误差),最好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排除风和雨的影响,我们知道下雨天油耗会升高一些)
但是,这样测出的油耗就精确吗?
其实影响油耗表现的因素很多,比如说路况,比如说驾驶习惯,甚至包括油品。
路况因素很简单,你说你车百公里油耗11升,太费油了。一问哪的?北京四环边上,天天早晚高峰在西直门立交桥那堵半个多小时。那油耗能不高吗?11升都是少说。比如说堵车严重,时速1公里蠕行,你开一百公里试试?你一箱油都开不了100公里!时速1公里,开一百公里需要100小时,我都不算汽车往前走,就是100小时怠速油耗也得100升油!
再说驾驶习惯,我们唐车友会出去活动,同样一段路,同样的路况,也是同样的车,这一路我表显油耗8升左右,旁边一个哥们儿11.7个。为啥?远远我看前面红灯,这脚油就不给了,甚至插混车可以提前切换纯电模式,滑行同时动能回收,最后这一百米我零油耗,甚至还能给电池反充点电。这哥们儿开车比较猛,同样的场景依旧踩油门,到了红灯那再给一脚急刹车,他那脚油不就是浪费的吗?
油品也是一样,之前加无铅汽油,现在全面普及乙醇汽油。几乎所有老司机都能感觉到换了乙醇汽油,油耗升高了。哪怕不特意计算也有感觉,过去一箱油能跑600公里,现在只能跑560公里了。毕竟乙醇的热值是低于汽油的,油耗增加也是必然的。另外,一些不规范的小加油站有可能会有类似的问题。
就拿我开的一代唐为例,有自媒体说不充电百公里油耗17升,那我开就是6升,听谁的?你堵车原地开空调,别说17升,70升也有可能。大脚油门再急刹车,肯定费油。我6升是在省道上的成绩,你要是让我在市区开,八升差不多,要是上高速,匀速120的话在10升左右。
我认为,油耗应该有一个统一标准。说一辆车油耗多少,很多自媒体就开一段路,有一段高速,有一段省道快速路,还有一段市区路况——哪怕在同一个加油站,甚至连油枪都是同一个,可仍旧难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市区路况堵还是不堵?你驾驶习惯暴力还是柔和?
那两辆车,你怎么比较谁更省油?
最直接的比较方法就是看工信部油耗。A车工信部油耗6.4,B车工信部油耗7.1,那肯定A车更省油!如果B车是6.5。其实不一定,因为0.1的油耗不说明问题,100公里才0.1,基本上在误差范围内,只能说两车油耗水平相当。
另外,一辆SUV工信部油耗是7.1升,一辆轿车工信部油耗也是7.1升,实际情况,一定是轿车更省油。因为工信部测试是把车放实验台上模拟运行,是不考虑风阻的。而SUV风阻普遍要比轿车大,所以油耗更高是必然的。
两辆车横向比较,工信部油耗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其实比什么车媒体实测还要更准确一些,但是这个油耗要比实际油耗低得多,标称6.5升的,你实际开在8—9升也都很正常,还是那句话,受路况和驾驶习惯影响太大。
如果说想准确描绘一辆车的实际油耗水平,市区路况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没办法量化市区拥堵程度。而且越是复杂的路况,越是考验驾驶员的水平。比如说省油,远远看见信号,就会自然调整车速,如果马路上车不多的话,基本上都能控制在到停止线前边绿灯的程度,几乎不用停下来踩刹车。而你新司机走到这刹一脚再踩油门,一里一外油耗差距就大了。
或者未来可以研究一个算法,比如说一辆车从静止到加速到40KM每小时的油耗,弄个什么参数,来代入进去,综合怠速油耗,匀速油耗,减速时是否能能量回收之类的,总之统一一个标准吧。
最具意义的是省道(快速路)的油耗表现。省道路况较好,几乎不用踩刹车,而且限速60—80,也是发动机较为经济的工况区间。省道油耗甚至可以跑得比工信部油耗还低。因为工信部测试的循环中包括模拟市区路段的场景,最高不超过50KM。比如说我的唐,2.2吨省道油耗6.1,这还不是极限测试。车友一代唐跑出过5.2的油耗。省道油耗的意义是你在路上,能跑出的最低油耗,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其次是高速油耗。和省道油耗相比,因为涉及到了车辆的风阻系数,而且高速也是较为常见的路况,比较起来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以我唐为例,省道油耗为5.2(按照这款车能跑出的最低百公里油耗来计算),我在高速上实测的表现是,匀速120Km,百公里油耗10升,匀速100KM,百公里油耗8升。没错,必须得戴上时速,最好的是匀速。你要是猜到150KM,超速不超速放在一边,油耗肯定更高。因为风阻是和时速的平方成正比的,越快风阻越大。像是一些风阻系数小的轿车,在高速上匀速跑肯定要比SUV省油得多。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油价越来越贵,开车时省油的技巧有哪些?
随着国内油价不断的上涨,油价也是越来越贵。车主朋友在开车的时候如何省油技巧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车主在日常行车过程当中一定要匀速行驶,保持一个良好的驾驶行为;第二个方面就是适当的给汽车减重,这样也能为汽车省油;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设置合理的胎压,这样也能为汽车节省一定的油耗。
一、匀速行驶
很多车主朋友为了寻求更好的驾驶体验往往对汽车都是猛踩刹车猛踩油门的这种驾驶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对的,这样会大大增加汽车的油耗。如果车主想要为自己的汽车节省油耗那么就要匀速行驶,也就是说让发动机的转速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但是又不影响驾驶员驾驶,而这样驾驶汽车能为汽车节省很多的燃料。二、给汽车减重
想必很多车主在汽车换了很多不常用的物品,所以这些物品往往会增加汽车的重量,而重量的增加就直接导致汽车油耗增加。所以车主要想节约油耗,就要把车内一些没有必要的物品拿出来,这样才能为汽车节省一定的油耗。只要车辆的负担小了,那么发动机做功的负荷也就减小了,从而也就节省了汽车的油耗。三、设置合理胎压
汽车轮胎胎压的大小是影响汽车油耗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汽车要想省油,那么车主必须要设置一个合理的胎压,因为冬天和夏天的胎压参数值都不一样,如果胎压过低,就会导致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就越大,摩擦力增加那么汽车发动机做功就要增加,从而油耗就要增加。如果胎压过高,就会导致轮胎有爆胎的风险,从而影响驾驶安全。所以车主设置一个合理的开呀是非常有必要的。
95汽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你买新能源车吗?
95汽油价格上涨,我认为会刺激我买新能源车。
我国 2020 年正式提出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起要制定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95汽油价格的上涨是在刺激我们买新能源车。
当然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都有其利弊。
新能源车
优势:
从政策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不仅在购车方面有国家和地方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利好政策,而且在出行上部分城市也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免受限号的政策。可以说买新能源车不仅花钱少,而且出行更舒畅。
从环保方面来说,新能源汽车改变了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有机会缓解石油危机,同时也将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也即是,当火电占比减小,风电、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普及和推广开来后,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做到真正环保。
在用车成本方面,新能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普通的 40 kWh 电池能够续航 300 公里,以充电桩 2 元/度的计价方式来算,每公里电费不到 3 毛,当然如果选择家用充电或者更便宜的充电桩,这一价格会更少;而传统燃油车方面,以百公里油耗为 7 升计算,每公里油费需要 5 毛左右,这方面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
从驾驶方面来看,包含纯电动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上表现良好,百公里加速普遍优于燃油车,同时用电模式下汽车静谧性、舒适性也更优。
( 摘自:太平洋汽车网 )
弊端:
第一:续航问题,新能源车的续航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在意料之中,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续航会越来越低,而这其中一切的问题来源都归结于汽车电池。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明显降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汽车动力电池,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都是属于锂电池这一大的家族。对于锂电池来说,低温都会影响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活性、电池的内阻,以及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简单来说的话,温度越低,电池容量就越低,汽车续航就越短。
第二:电池更换问题。普通电动自行车更换一次电池要几百块,况且大部分还是铅酸电池;而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可能更换一次电池则需要几万块。高昂的费用会让我们望而却步。
第三,维修费用极高。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发生故障之后,维修费用都出奇的高,因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不一样,涉及到高压电力部分,这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难度,很多专业汽修店都不敢直接维修新能源汽车,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出现电池自燃的概率极大。
第四,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处理不好可能会污染土地,水源。
( 摘自:飞车新视界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相比会在用车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上有一些降低。
然而中国虽然还未明确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规划表》,但可以确定禁售燃油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