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股票的影响-国际油价下跌中石化亏损

tamoadmin

1.两桶油亏500亿,民营油站纯利翻3倍,正规军也打不赢骨折价?

2.收入全国第二却称亏损300亿,“两桶油”到底赚不赚钱?

3.如何看待中国石油巨亏近300亿这件事呢?

两桶油亏500亿,民营油站纯利翻3倍,正规军也打不赢骨折价?

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股票的影响-国际油价下跌中石化亏损

众所周知,中石化和中石油统称的“两桶油”,虽然常年位居中国500强企业的状元探花,但两者今年上半年一共亏了500多亿元。前几天中国石化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为10342.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净利润亏损228.82亿元,去年同期为313.38亿元,每股收益-0.189元。

而中石油方面也“不甘示弱”,据中国石油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降22.3%,净亏损299.8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84.23亿元,同比下滑205.5%。

也就是说国内“两桶油”,今年上半年亏损将近五百三十亿元,平均每天亏损3亿元。当时大家有一种“加油就是赚到“的感觉吗?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网友和茶哥一样,完全看不透“两桶油”的亏损是怎么来的。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原油价格甚至一度跌至负数,买油不仅不花钱,还倒贴你钱,这种百年都未必一遇的事都被我们赶上,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两桶油”亏损呢?

大家还记得,时有听闻的外国奶农倒奶、果农倒果事件吗?主要原因为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交易价格暴跌;另一方面,运输及仓储成本又远远超出实际售价,所以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无独有偶,“奶农倒奶”与这次原油价格暴跌也有不少类似之处。我们把时间回拨到原油价格为负数的5月份,当时WTI原油期货价格暴跌300%,收于-37.63美元/桶,当月价格甚至还低至-40.32美元/桶。也就是说当时只要你把生产的原油拉走,期货商还需要额外给你支付40元美金。如果我们趁着这“特价”时期,大量购入,岂不美哉?其实对于石油市场而言,与平时在菜市场买菜,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原油不仅涉及开采、提炼、运输的费用,而且还有储存产生的费用。

期货市场只是表面的结果,真正导致原油价格下降的,还是因为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今年4月10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12周增长,涨幅达到新高,我国也并不例外。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需求量在不断下降,但供应端的供应量并未随之下降,这就导致了贸易商的库存空间日益膨胀,趋近饱和。当全球原油储存基地趋近饱和的前提下,又受到了疫情影响,市场端的需求持续下跌,这就导致海面上停满了满载石油的油轮,燃油价格发生暴跌。

导致原油价格为负数的主因,多是我们的库存已处于库存饱和的状态。反推一下,我国作为石油进口第一大国,倘若我们库存所剩空间巨大,相信也没这次石油价格变负的情况出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哪怕我们鉴于油价的巨大诱惑进行紧急入货,算上综合调度运输船只的时间,以及在海上停留仓储的支出,是亏是赚真不好说。

另外,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但我们却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区区的几艘油轮油量平均下来,其实并不能左右多少原油进货价格,这也是为什么原油价格跌至负数,两桶油依然亏损的主要原因。

再者,我国油价的涨跌,并非“两桶油”说了算。石油作为重要物资,燃油的价格需要国家发改委进行调整,根据相关规定,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燃油价格将不再调整,其中未调部分的金额将作为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到中央国库。所以未调价部分金额,并非落入两桶油“口袋”。

企业有亏损的,自然也有盈利的,两桶油半年巨亏500亿的消息固然吸引人眼球,但如果我跟你说,同样是在国际原油暴跌的环境下,国内民营石化企业的利润却大幅增长,你说两桶油气人不气人吗?

比如前段时间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的恒力石化。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7亿元,同比增长97.8%,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归属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23.84%。

最直观的原因是,终端市场的不买账。前段时间国际油价下跌厉害时,这些民营加油站都在打折、促销,甚至加入成为会员,每升油还能折上有0.5-0.8元的优惠,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选择加入民营加油站的怀抱。反观两桶油,油价“岿然不动”,原因也见上文分析,当民营加油站灵活控制原油采购时机、打出促销组合拳时,而两桶油还在老实执行底价机制,消化之前积压的库存,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客户被民营加油站撬走。

而且从体量上来说,两桶油的庞大规模也是民营加油站无法比拟的,通常两桶油加油站的地理位置都很好,员工也多,所以运营成本也相对高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油价跌入负数的5月,两桶油提出高效运营的内部提升活动。?

茶哥之言:

对于“两桶油”的亏损情况,其实大家也无需愤怒,纵观全世界,亏损的并非只有“两桶油”,全球5大石油巨头同样也出现了集体亏损,亏损金额更是在两桶油之上。其中,壳牌和BP亏损已超过百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也出现了十位数美元的亏损。相比起国外石油巨头的亏损,我们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收入全国第二却称亏损300亿,“两桶油”到底赚不赚钱?

我国虽然是个石油消耗大国,但是却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关于价格的变动大多数也都是要根据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而变化。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两桶油” 几乎垄断着国内的成品油市场,并且还是国企,实力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可是这两家公司经常被曝光出亏损的消息,前段时间,中石油发布了自己的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中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99.93亿元,同比下降205.5%。其中,炼油业务亏损105.40亿元,销售业务亏损128.92亿元。

按照这组数据来说的话,光是上半年,中石油就又亏损了近300亿?有车一族应该都知道,今年的油价大跌,给不少开车的人减少了出行成本。油价的下跌主要还是和今年的疫情因素有关,疫情还有其他“风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所以,我国的石油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我国的石油主要还是要源于进口。但是我国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这类企业大多都是国企,所以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比较多的,和普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企是不一样的。

因为他们会集中采购一批原油储存起来,然后慢慢炼化出成品油出售。就算是国际上的油价上涨了,但是这类企业也会考虑到国民的立场选择把油价压制住,宁可亏损去售卖,也会去补贴消费者。

往往他们都是会选择保本就可以,并不会把盈利作为首要的目的,更多的是担任起社会责任。其实这类企业每年也都会增设加油站,新建一个加油站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每年都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各种营销的费用及其他成本都是很高的。

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石油企业的员工也在开年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复工复产,导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因为这类企业都是国企,所以他们也会拿到一定的补贴,及时是在企业承担亏损的情况下,毕竟大家的出行受到限制,石油需求量在降低,当然会引起亏损。

但是大家经常听到石油企业亏损的消息,却不知道两桶油的盈利能力其实也是很强的,并且收入还是排名全国第二的。我国的石油需求量这么大,即使价格再高,消费者也愿意去购买。所以是不可能不盈利的,甚至还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石油市场。

翻看中石油的财务报表,就算是盈利最少的那一年,利润都是高达79亿元的。而中石化在2015年的时候利润最低,也是达到了322.81亿元。那么亏损其实根本就是不成立的。“两桶油”到底是亏损还是赚钱?其实大家应该心中明了。

但是“两桶油”作为国企,承担的更多的都是社会责任,所盈利的钱都是归于国家的,用于各类公共设施建设。

如何看待中国石油巨亏近300亿这件事呢?

12月27日,路透社爆出中石化暂停两名高管的交易业务,原因据说是,在原油衍生品市场亏损数十亿美元 。其中,该公司一季度亏损162.3亿元,二季度亏损137.53亿元。据中国石油方面称,二季度亏损较一季度环比收窄,经营趋势稳步向好。对此,我们认为,今年大环境不好,的确是导致中石油亏损的直接原因。 不过,中石油也并非所有业务板块都出现亏损,中国石油的勘探与生产、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在上半年实现盈利,炼油与化工、销售板块则亏损巨大。?

实际上,中石油在炼油环节上出现亏损也并非是今年一年的事情,前些年也常听报道说,中石油下面的炼油厂出现巨亏,每年需要国家拿出几百个亿财政补贴。而同类其他的民营炼油厂却一直是在赢利的。这可能是炼油厂炼油工艺相对落后,效率低下,再加上炼油厂的历史负担很重,各项开销支出庞大等因素造成的。 ?

导致中石油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半年疫情肆虐,人们出行受到阻碍,国内成品油消费明显下降,而国内炼油能力却在不断增长。原油加工量增速基本稳定,成品油产量有所下滑。另一个是,上半年全球油气需求出现下降,加上欧佩克等产油国前期减产谈判失败,国际油价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为了应对疫情的来袭,以及油价的低迷,上半年国内各大石油企业都在削减成本支出,但是石油是国家能源的安全考量,原油产量仍要稳定增加,这就?导致了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局面。 但是,如果中石油下属的炼油企业,也应该有所改革,引入混合所有制,引进民间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如果是这样的话,估计炼油环节的亏损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