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车从郑州到成都油费大概多少钱
2.成都到南充的油费是多少? 别克君越2.4
3.石油经济学的石油利润的畸形流向
4.预警!猪价即将“变盘”,蛋价“跌翻天”,粮价、油价有变!咋了
5.为什么北京到成都七月初的机票越来越贵了?以前不是夏天都是500多吗?什么时候买最便宜?
开车从郑州到成都油费大概多少钱
开车从郑州到成都约1190公里,根据你驾驶车辆的百公里耗油量乘以今日油价:
90号汽油 6.5元/升
93号汽油 6.88元/升
97号汽油 7.18元/升
就是你的油耗金额。
成都到南充的油费是多少? 别克君越2.4
170元左右。。。
驾车路线:全程约225.8公里
起点:成都市
1.成都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人民东路行驶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人民西路
2) 沿人民西路行驶110米,过左侧的天纬商务楼约220米后,直行进入蜀都大道
3) 沿蜀都大道行驶30米,调头进入蜀都大道
4) 沿蜀都大道行驶20米,直行进入人民西路
5) 沿人民西路行驶100米,朝总府路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人民西路
6) 沿人民西路行驶120米,直行进入蜀都大道
7) 沿蜀都大道行驶890米,直行进入总府路
8) 沿总府路行驶680米,过右侧的人民商场商业大厦约210米后,直行进入蜀都大道
9) 沿蜀都大道行驶30米,直行进入大慈寺路
10) 沿大慈寺路行驶560米,过左侧的大唐商务中心约120米后,直行进入蜀都大道
11) 沿蜀都大道行驶80米,过东风桥约50米后,直行进入东风路
12) 沿东风路行驶720米,过左侧的富士大厦,直行进入蜀都大道
13) 沿蜀都大道行驶30米,直行进入水碾河路
14) 沿水碾河路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家乐福双桥子店约230米后,朝成渝立交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水碾河路
15) 沿水碾河路行驶280米,直行进入双桂路
16) 沿双桂路行驶140米,过双桥子立交桥,朝成渝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双桂路
17) 沿双桂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迎晖路
18) 沿迎晖路行驶2.7公里,稍向右转进入G76
19) 沿G76行驶250米,过成渝立交,朝成南立交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成渝立交
20) 沿成渝立交行驶210米,在入口,进入三环路
21) 沿三环路行驶3.8公里,朝成南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成南立交
22) 沿成南立交行驶90米,朝成南高速/遂宁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成南立交
2.沿成南立交行驶730米,过成南立交,在入口,进入G42
3.沿G42行驶195.8公里,朝南充绕城高速/仪陇/阆中/西充方向,稍向右转
4.行驶880米,在入口,进入南充绕城高速公路
5.南充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南充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3.2公里,直行进入环都大道
2) 沿环都大道行驶630米,左转
3) 行驶10米,直行进入清源北路
4) 沿清源北路行驶550米,右转
5) 行驶1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南充市鐧惧害鍦板浘
石油经济学的石油利润的畸形流向
成品油供应紧张逐渐过去,但成品油价格还要上涨的说法依然盛行。如果拿美国作例子,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中国油价和美国油价,哪个贵?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
2004年9月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一个好奇者对中美油价之间对比的一番探究,文章是这样说的:“以中国市场最常见的93号汽油和美国市场的93号汽油作比较(两者品质基本一致),在成都市目前零售价格为3.81元/升,美国纽约市平均价格为1.966美元/加仑。这里有个问题需注意:美国是没有养路费的,汽油零售价已经包括所有税费,而成都地区轿车养路费为105元/月。计算一下:美国家庭一般一辆车每月消费汽油25加仑,折合成公升数为94.625升(1加仑=3.785升),总花费49.15美元,按基准汇率1美元折合8.2766元人民币计算,为406.79元人民币。而成都地区94.625升汽油总价为360.52元,再加上105元的养路费,总花费465.52元。再将每单位油价作个对比,把105元养路费折合到单位油价中,计算公式为.105/94.625+3.81=4.92元,也就是说成都实际油价为4.92元/升,而纽约油价换算为1.966/3.785×8.2766=4.30元/升,两者相差0.62元/升。”
成都的情况大概可以代表国内油价的基本情况,把整个折算过程略去,前文的核心意思可以总结为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中国国内的油价要高于美国。
当然,这篇文章说的是当时时点上的油价。但重要的是,它给出了一个计算方式,人们可以根据这种计算方式来算出每一时刻上中美油价之比。记者尝试找了一些数据进行推算,结论都与上文得到的结论相同。只不过随时间地点变化,价格差值有点不一样而已。 中石油
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给垄断企业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
据报道,2005年3月,中国国内的两大石油公司中控制油气资源更多的中石油公司董事长陈耕“自豪”地在香港宣布,2004年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6.33亿元,比2003年上升了27.9%,净利润猛增47.9%,达到1029.27亿元,并成为香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当时香港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原油的价格上涨对中石油的业绩上升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中石油的年报说:“(2004年的盈利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产能增加所致。”
这种作用有多大?中国石油表示,2004年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达到创记录的9.179亿桶油当量,较2003年增加了3.1%。2004年原油平均销售价格为每桶33.88美元,较2003年上升24.6%。
这两个数据至关重要,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轻易地算出,由于产量增加和价格上升,实际上如果中石油保持企业的费用与销售额同步上升的话,那么它的利润增长就应该是28.5%。根据陈耕的说法,中石油的实际利润增长是47.9%,看起来中石油似乎是增收减支了。但经济学的简单常识告诉人们,产量的增加应该带来规模效应,进而造成公司成本的下降。简单进行进一步分析,中石油成绩单上的不到20%的超额利润其实来得并不困难,因为它是个一条龙的石油企业,仅仅是下游的销售,因为规模的扩张几乎完全不带来成本的上升,仅这一项,就可以带来相当的利润收入。所以,实际的利润增长可能远远超过公布的数字。 不知因为油价高了,中石油的员工们是不是都多发了奖金。同时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控制的中国成品油市场价格已经高于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的美国成品油市场价格,不知道那位最初报道消息的记者凭什么说陈耕董事长是带着自豪递交这份成绩单的。
利润的流向和不买账的股东 控制中国成品油市场的两大石油公司都是海外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十分方便地计算因为油价的上涨而有多少利润流向了海外。
还是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其股权结构十分清楚,中石油集团握有其约90%的股权,其余股权为海外股东所有。而根据我们前面所引用的中石油的盈利数据可以轻易地估算出,大约有100亿港元的利润流向海外。
如果说把2003年的中石油和2004年的中石油相比是一个近期的考虑的话,那么得承认,当初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上市时所提出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从长远角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说法是有相当道理的。如果海外投资者能够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中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让两大石油公司的效率有所提高的话,哪怕这种作用会在长期发生,那么一个公司向海外交100多亿美元的学费,也许是贵了一点,但毕竟可能还有作用。
但是最近有一条消息是引人注目的,这回轮到了中石化。
“全球最大的上市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已全部出售其持有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7%的股份。它是第三家配售中石化股份的战略投资者。据香港媒体报道,至此,中石化目前的战略投资者仅有Topgoal一家,持股约3.5%。有分析师对媒体指出,由于战略投资者存在何时退出的问题,投资者可能因考虑到这一点而贻误最佳的投资时机。而随着埃克森美孚因沽空中石化股份而赚得盆盈钵满,Topgoal不会无动于衷。”
无论媒体作何评价,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这条新闻意味着至少在中石化,当初海外上市时设计的以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来从长期范围内改造公司的想法已经难以实现。很难想象仅存的一家海外战略投资者能在中石化的董事会中起到多大作用,而战略投资者的退出意味着海外上市的中石化接下来面临的海外投资者都是中小股东,他们可能有先进的理念,但客观条件是他们所持的股份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进入中石化的董事会,还能指望他们来改造中石化吗?那么现在我们拿什么理由来为每年流向海外的中石化利润辩护呢?
中石化集团和中石油集团是中国指定石油经营的两大集团,这意味着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关于石油的上游交易都是由这两家公司经营的。现在油价上升,中国油价实际已经不低,而两大公司经营的,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油气资源。它们从国内采油、卖油,因为垄断而获得高利润,却要分给海外的股东,虽然从法律上是天经地义的,但却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考虑到两个海外上市公司当初的承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当初向他们的主人——全体中国人民说,我要去上市,从海外弄点本钱来扩张,同时还可以请进几个洋老师来帮教我怎么管公司。而结果是现在洋老师拿笔学费就走了。 为什么在中国民资汹涌,苦于找不到出路,甚至要去炒房炒地的时候,利润率如此之高的中国石油行业却因为投资的关系不得不把利润流向海外?是不是有可能让中国民间资本通过某种渠道把这些股本都收回来,把中国石油的利润还给中国?
时下的情况如何呢?时下的情况是在划分势力范围时得到了中国南方的中石化,对广东成品油供应前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广东成品油消费需求仍将持续增加,而资源供应将更为紧张,市场供需矛盾仍将十分突出。”而他们的建议被新华社概括为两个字:“提价”。
不仅如此,新闻媒体们还陆续报道了这样一些情况,在各地,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的加油站现在得到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成品油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加油站的主人因为得不到油,无法把生意继续下去,不得不把整个加油站卖给中石油和中石化。综合起来,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垄断程度在时下是在加强而不是减弱。
不仅如此,还看到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团下属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上市公司正在成为一个收购平台,2004年以前是大量收购母公司资产,现在开始收购海外资产。我们对收购行为本身不作评价,但这些收购无疑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而膨胀了海外股东们在整个中国石油行业的权益比例(虽然这种比例并不大,但这毕竟是一个管道)。让海外股东们更多地分享由垄断的两大石油公司以不合理的国内高油价带来的利润,在高油价时代中国石油的利益链条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状态。
预警!猪价即将“变盘”,蛋价“跌翻天”,粮价、油价有变!咋了
#玉米价格趋势#转眼11月过半,农产品市场风云突变,猪价“四连涨”过后,多省猪价下跌;鸡蛋市场阴霾不散,再度全线下探;玉米、小麦等粮食市场也出现高位预警,风险集聚;油价传来好消息,仅涨1元。
那么生猪、鸡蛋、粮食市场究竟啥情况?今天来重点讨论一下:
一、猪价“变脸”
近期猪价变化节奏有所加快,猪价刚刚上涨了4天,全国平均猪价从低点11.90元左右,上涨到目前12.34元/斤,可行情出现明显分歧,涨跌分化结束了连续上涨的行情。
虽然有西南四省、两广、湖南、江西、福建等11个省上涨,但是东北、华北、华东等多地出现了12个省市下跌,市场表现为“南涨北跌”的分化状态。
其中上涨情况:云南省每斤猪价涨4毛,12.0-12.2元/斤;广东涨4毛,12.3-12.9元/斤;重庆、四川、贵州3省市上涨2毛,主流报价12.5-13.1元/斤;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上涨1-2毛不等。
下跌情况:江苏下跌3毛,12.4-12.7元/斤;安徽下跌2毛,12.3-12.6元/斤;其他下跌省份下跌1毛,具体报价见附表:
由于猪肉的变化滞后于猪价的变化,前段时间猪价下跌正在向肉价方面传递,猪肉价格也出现一定的回落,据广大热心网友反映,一些地区目前猪肉价格比10份每斤降了大约3、4块钱的样子,目前的市场零售主流价19-23元/斤一线,在黑龙江绥棱本地目前农贸市场前腿肉21元/斤,大骨头15元/斤,排骨25元/斤,五花肉21.5元/斤。
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3.30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0%;监测的牛肉也有所下跌,77.83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1%;羊肉67.80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0.6%。
猪价出现震荡,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因为目前生猪市场利好与利空交织,季节性消费旺季与供给相对宽松相“对冲”,再叠加北方雨雪天气、炒作资本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了猪价“大涨难、大跌更难”的一个发展局面。
关于后市,个人认为春节前猪价猪价“震荡偏强”,进入14元猪价概率较大,春节后行情变淡,回落到10-12元的合理价格区间。
至于逻辑:春节前这段时间,冬季季节性消费旺季,叠加元旦春节消费高峰,消费将占主导,猪价易涨难跌。
而春节后,猪肉消费逐渐进入淡季,再加上今年扩产补栏量较大,明年的第二季度以后,生猪存栏量会高于正常年份,猪价下跌将不可避免。
二、蛋价下跌“一地鸡毛”
10月份以来,鸡蛋市场出现震荡下行的走势,进入11月份,虽有反弹但持续时间短,反弹空间有限,近日再度出现全线回落走势。
最新蛋价显示,全国主产区蛋价全线下跌,均价降到5.44元/斤。
从各地情况看:北京地区蛋价普降5元,247元/44斤;广东深圳、广州等地蛋价跌0.05元,6.2元/斤;东莞跌0.05分,6.10元/斤;
山东青岛蛋联盟跌0.1元,5.7元/斤;菏泽、聊城、滨州、济南、济宁等多地普跌3元,162元/30斤;江苏淮安、宿迁、徐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普跌3元,165元/30斤;
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跌5元,242元/45斤;保定、石家庄、邯郸等地跌5元,241元/45斤;秦皇岛、唐山、沧州、南阳等地也出现下跌;
河南郑州多地跌0.1元,5.5元/斤;商丘、漯河等地跌0.1元,5.45元/斤;开封跌0.13元,5.47元/斤;平顶山、驻马店、三门峡等地跌0.15元,5.45元/斤。
四川成都跌0.1元,6.1元/斤;山西晋城、临汾等地1毛,5.65元/斤;晋中、吕梁跌0.1元,5.6元/斤。
甘肃、陕西、黑龙江等部分地区也出现0.05-0.10元的下跌。
蛋价回落,市场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
一是北方地区蛋价下跌,主要是受近期雨雪天气影响,产区鸡蛋外运困难,而本地又消化不掉,导致养殖户只能降价促销。
二是受下半年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补栏积极踊跃,导致近期新开产的蛋鸡数量增多,产能上升,对蛋价构成压力。
三是国庆节过后,鸡蛋消费逐渐进入传统的淡季,再加上鸡蛋价格偏高,导致鸡蛋的消费量明显下降,对鸡蛋价格也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鸡蛋的后市行情,个人的观点是谨慎态度,预计起码在半年内鸡蛋难有大行情。
因为:一是目前蛋鸡存栏量略高,不利于蛋价上涨,截止10月末,全国蛋鸡存栏量11.48亿只,环比上升0.9%。
二是现在到春节期间,虽有大消费支撑,但鸡蛋消费按照惯例增幅有限,对蛋价支撑力度不大。
所以说,接下来的鸡蛋市场大概率会是一个震荡偏弱的行情,鸡蛋回到5元,甚至不排除极端价格降到“4字头”。
三、粮食市场“风险骤增”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上涨,小麦、玉米价格再度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目前小麦主流价格在1.60-1.65元/斤之间,并有市场人士预期,有可能年内会见到1.7元/斤的小麦价格;而玉米市场经过连续上,目前山东地区的诸城立丰农业、潍坊英轩实业、柠檬生化、华义容海、七星柠檬等多家企业玉米价格已经突破1.5元/斤大关,其中潍坊柠檬生化更是达到了1.565元/斤。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也已经涨到了1.43-1.46元/斤之间,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价格1.30-1.41元/斤。
然而,目前的玉米市场风险也正在聚集,虽然有多家企业上涨,但市场已有回落体现:河南孟州华兴生物跌1分,1.490元/斤;孟州汉永酒精跌0.5分,1.495元/斤;山东临沂鲁洲生物跌0.5分,1.490元/斤;泰安祥瑞药业跌0.5分,1.44元/斤。
上涨的企业:黑龙江宝清万里润达涨1分,30个水潮粮1.03元/斤;富锦象屿涨1分,1.035元/斤;吉林白城梅花涨1.5分,1.365元/斤;吉林燃料乙醇涨2.5分,1.380元/斤;内蒙通辽开鲁玉王涨0.5分,1.345元/斤;山东枣庄恒仁工贸大涨3分,1.480元/斤。
目前看,玉米市场随着价格的上涨,风险也越来越大。
在个人看来,短内玉米市场或将承受一定压力,短期内部分企业提价收粮,多半是因为近期北方地区雨雪天气,玉米运输困难,导致部分企业门前到车数量减少,再加上近期部分地区中储粮收购价格偏高,对市场有一定提振。
但是关于后市,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理性一些,玉米短期内存在一些风险,主要逻辑:
一是受去年收粮的情况影响,很多粮商根本就没赚什么钱,导致目前一些贸易商心存谨慎,观望气氛较浓,不敢大量敞开收购。
二是目前毕竟处于玉米上市的高峰时段,天气封冻后,玉米上市量还将增加,对玉米价格存在一定压力。
三是目前的玉米价格还不错,已经达到一些农户的心理价位,出售的愿意增加。
四是再有2周就会进入12月份,又到一年当中还贷的时间节点,部分农民因为还贷、年终消费等资金因素,也会加速出储粮食。
从这几个情况看,玉米价格或许还有小幅上涨空间,但是空间应该有限。
但也不必悲观,明年上半年玉米市场还将有较好行情,但是明年下半年,在玉米种植效益偏高的影响下,明年的播种面积存在增加预期,所以明年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行情回落将无法避开。
四、油价“要跌”?
下次油价调整时间节点是11月21日24时,按照10个工作日的统计周期,目前统计数据上涨11元/吨,原油变化率0.03%,总体预计上调油价1元/吨,没超过50元调整线,处于不涨不跌的搁浅状态。
不过有业内人士预测,受美元增强的影响,再加上美国为印度采购俄罗斯开绿灯,增加国际供给,油价近期存在回落预期,下一轮油价下调的概率还是存在的。
各位朋友,你那里的猪肉、鸡蛋、牛羊肉价格跌了吗?多少钱一斤?欢迎分享给广大网友,供全国网友比照参考。
为什么北京到成都七月初的机票越来越贵了?以前不是夏天都是500多吗?什么时候买最便宜?
越来越贵,一方面是因为油价上涨,物价升高,成本增加,通货膨胀的缘故,这是主因;其次是因为现在选择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空公司打折的力度越来越小,这是次因。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4~8月都是相对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