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价格持续暴跌,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2.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3.油价一直降,为何沙特坚持不减产?
石油价格持续暴跌,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石油价格暴跌,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油价暴跌的导火索不是疫情,反而是石油国们之间的博弈所导致的。最先是由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沙特阿拉伯率先发起,由于阿拉伯和俄罗斯在石油产量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导致阿拉伯首先开始价格战,由于石油的价格和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是有必然联系的,而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又使得各国经济停滞不前,很多石油工厂不得不停产,导致航线暂停,所以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这就使得石油价格开始猛跌,如果经济不能复苏,那么石油价格也要很难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虽然市场需求量减少了,但是有很多低成本生产锅持续的在开采石油,这就导致石油的产量持续上升,现在市场上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有许多阿拉伯国家都是靠着石油来维持的国家收入,如今由于石油价格暴跌,他们为了维持收支预算就不得不重新放开产量,以量换价,继续大量的往市场输入石油,结果就导致石油的价格继续降低。所以在世界生产没有恢复之前,油价都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新能源的出现进一步吞噬了石油市场。现在国家都倡导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被发掘,比如太阳能核能,风电能,这些能源一直在瓜分石油能的能源市场,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实球需求量降低。
其次疫情严重也是影响石油价格很严重的一个因素。由于疫情的恶化就使得国家开始实行封国处理,以及要求人们居家隔离,这些居民连门都出不了,又怎么会去开车呢?所以不开车就不会消耗石油。石油价格下跌起码会造成2~3年的影响,并且这不仅只影响石油开采商,还会影响上下游企业都产生巨大的亏损。
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分国家来看,以原油净进口(或出口)占该国GDP的百分比为指标,韩国、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国原油进口占GDP的百分比最高,将受益于更便宜的油价;沙特、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原油出口占GDP的比重最高,油价暴跌会对其造成伤害。
受油价暴跌影响的另一个主体是全球主要央行。因通胀走高而面临加息压力的央行将获得喘息之机,但面临通缩压力的央行,如日本央行,可能会因油价暴跌而再次落败。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将缓解家庭和企业的压力。过高的油价会降低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它还将缓解原油进口国和经常账户赤字国家面临的压力。
通胀方面,油价下跌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意味着央行加息压力减小。
二。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由于页岩油生产的出现,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这将削弱油价下跌的预期经济结果。
然而,特朗普仍然喜欢油价下跌,在推特上形容油价暴跌相当于减税。特朗普频频为降低油价发声,敦促沙特进一步降低原油价格,甚至发动制裁,动用战略原油储备,试图控制原油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国际投行认为,5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非常不利,油价再次下跌将考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高盛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夫·柯里(Jeff Currie)警告称,美国页岩油田生产原油的“全部成本”(包括资本回报)约为每桶50美元。因此,50美元的油价将伤害美国的原油钻探商,影响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并可能导致信贷市场出现问题。
柯里认为,对各方来说最好的价格是每桶65至70美元。“当油价处于这个水平时,它不会太高来伤害消费者,也将为这个行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外,分析认为,由于美国是重要的产油国,油价下跌会拖累其经济,从而降低其承受贸易冲突加剧的能力。
第三,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海通证券姜超分析认为,就中国而言,油价下跌将导致通缩幽灵再现,宽松预期延长。
具体来看,由于油价大幅下跌,同时煤炭、钢铁价格也在同步下跌,这可能导致2019年PPI再次出现负增长,通缩魅影可能再现,这也支持宽松货币环境的继续延续。
但另一方面,姜超认为进口值下降会改善贸易担忧。
长期来看,虽然油价下跌或预示经济放缓,但对华外贸实际上是利大于弊。
如果油价保持在目前的50美元/桶,预计明年将为中国带来700亿美元的收入。
油价一直降,为何沙特坚持不减产?
这个问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关系,下面就通过几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理由来给你解释一下吧。
第一是工业体系庞大,难以灵活调度。要知道沙特的经济基本靠的就是石油工业了,所以在国内建设了非常多的石油设施。对应的利益集团、工人以及各种设备非常庞大、如果你要减产,必然会减少产出,减少产出就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而劳动力不需要了就会导致大部分人失业,失业就会造成国内局势动荡,为社会增添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真的爆发什么危机,那个时候又要花非常高昂的代价才能平息。所以说,这样一算,即便是不挣钱甚至赔钱也要比盲目的去减产石油好得多。
第二是人为调控很难跟得上市场规律。要知道,石油价格的增长和下跌最终还是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的。即便是一个国家政体,也很难掌握经济的走势,更不要说根据经济走势来提前调整自己的石油生产了。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出现某种情形的时候尽最大可能进行调控。但通常的经验是,人为参与的力量越多,对扭转经济的效果越差。所以现在很多政府都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因为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大,我们就会看到经济走势总是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这个大趋势人为改变不了。
第三是涉及到石油工业的特殊性。不少人由于对石油工业的结构以及内部流程不了解,所以容易产生误解。要知道,石油并不是我们小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馒头花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的控制产量。在期货市场上,石油也是重要的产品,很多国家都是提前就在沙特定好了大量石油的。而期货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按照最初合同的价格进行交付。所以系如果沙特减少生成,很可能不少订单就无法满足了,进而造成的违约损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