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利好哪些股票-油价下跌利好农药

tamoadmin

1.当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有哪些?(5分题)

2.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3.原油涨跌会影响纯碱吗

4.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5.玉米2天跌29元/吨,价格直逼2825元,下跌开启?2大因素保价!

当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有哪些?(5分题)

油价暴跌利好哪些股票-油价下跌利好农药

金融地产No.1

在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前,房地产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不会改变,地产依托行业高增长与大整合双轮驱动,龙头公司会有超常规增长。未来新会计制度准则的实施,地产股、物业股以及商业地产股都存在价值发现和资产重估机会。我们认为,由于人民币升值加速以及业绩支撑等因素使得地产股得到扩散炒作,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初实施,对于房地产企业以及园区和地产租赁企业将以公允价来计价,而这些企业的地产市价远高于成本价,将大大提升和增厚该类企业的利润。

2007年,银行股继续成为热点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银行类上市公司总体业绩较为优良,是市场上蓝筹股的重要代表。二是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权重股将得到机构投资者战略性关注,工商银行(5.45,-0.40,-6.84%)(601398)、中国银行(5.43,0.49,9.92%)(601988)等是所有机构投资者不可忽视的战略性投资品种。三是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使得金融股有望成为资金长期战略性关注的品种。预期在近年内随着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人民币仍有较强的升值趋势。四是金融行业的改革将给银行股带来较大的机会。

交通运输No.2

航空业得益于国内航油价格存在下调空间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两大利好因素,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伴随民航业的稳定成长及“天空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未来机场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06年国际干散货运价大幅反弹,油轮和集装箱运价表现低迷,预计未来干散货市场将维持高位,油轮市场相对稳定,集装箱市场继续下滑;“十一五”期间港口吞吐能力继续释放及港口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整个港口业供求关系得到彻底改变,港口业高速增长局面不再,行业将保持相对平稳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大幅增长,铁路营业里程和复线、电气化率将大大提高,这都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持平稳增长的公路行业,目前整体被低估的状态有望在2007年扭转。

航空业No.3

依据历史上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股市经验,在本币升值背景下航空公司也是其主要受益者之一,理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飞机和航空材料基本依赖进口,同时公司负债巨大并且其债务主要是以美元为标的,人民币持续长期升值将使飞机进口成本和外债负担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是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燃料成本下降。2006年三季度,中国国航(5.15,0.47,10.04%)(601111)和S南航(4.09,0.37,9.95%)(600029)的业务量数据都表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同时载运率指标也明显提升;三季度这两家公司的平均客座率水平分别为81%和75%。由于燃油附加费政策在各航空公司逐步得到实施,从2006年8月份开始,国内航线综合票价指数和国际航线票价指数开始比较明显地超过去年同期。我们必须指出除燃油附加费政策性扶持外,随着2007年世界经济减速和石油产能上升,预计2007年油价继续温和向下,航空公司燃料成本明显减轻。因此在运行指标改善、政策扶持、油价下跌和人民币升值大趋势下,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和财务负担将不断改善,所以预计2007年行情中本行业股票表现将超越指数。

造纸No.4

造纸行业是人民币升值受益者之一,这主要是我国林业资源缺乏,尤其木浆大量依赖进口,本币升值将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使业绩增长。我国2005年纸浆消耗总量5200万吨,进口量为759万吨,尤其高质量的木浆严重依赖国外原料,全球废纸40%贸易进口到中国。虽然我国发展草浆和竹浆力度较大,但高品质木浆缺乏是硬伤,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原料是不可避免的。国际木材价格在2004年中指数从450点回落到当前的250点左右,从而木浆价格也相应下跌推动造纸公司业绩增长,目前针叶浆价为6400元/吨,阔叶浆价为5400元/吨,低于8月份高点6900元/吨和5800元/吨。2006年前9个月纸业累计收入增长24.1%,累计利润总额增长36.2%,我们判断盈利能力于2006年四季度有所改善。

有色金属No.5

全球有色金属资源经过上百年的大规模开采后,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金属价格的长期趋势向上。2007年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连续暴跌的几率较小,但各品种间将出现分化,镍、锌、铅将继续挑战2006年高点,铜、铝、锡将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落,钨价仍维持高位运行。

由于有色金属板块已经在2006年大幅上涨,并且如果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则有色金属供需可能会发生逆转从而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因此,当前对该板块存在一些分歧。但我们坚持认为,此轮牛市周期会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期,铅、锌、镍等金属的极低库存以及2007年仍然存在的供应缺口预示着价格会继续走高。尽管铜等个别金属短期内库存上升,未来供应紧张状况有望减缓,但在低水平的库存情况下任何供应面的意外都会促使价格反弹。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2007年有色板块上半年仍然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机械No.6

在国家强调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下,机械行业的下游行业今后更趋于通过结构调整来取得较大发展,相应地对装备制造业提出更高“质”的要求。综合评估铁矿石价格和钢材的需求,我们认为2007年总体上钢材价格将趋于平稳,这将有利于下游机械行业的发展。随着宏观调控的推进,预计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放缓到20%左右,机械行业将从过热领域逐步回落到趋热领域,各个子行业的发展将出现分化趋势。基于市场增长潜力和原创性集成技术发展空间的评估,我们预计,2007年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等三个子行业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机床工具、重型机械、仪器仪表等三个子行业将保持较高速增长;航空设备、船舶制造、铁路运输设备等三个子行业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而环保设备制造业在“十一五”时期将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农业No.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农业的核心是中游的种植和养殖,向上延伸则是用于核心的配套和服务子行业,包括种(苗)植业、化肥和农药、饲料、兽药和疫苗等,向下延伸则是农产品加工子行业。受国内农业资源的限制,种植和养殖行业的投资机会在于价格的大幅波动,尤其是位于优势农产品区域的龙头企业;饲料行业的投资机会在于产业的整合;种子行业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疫苗行业受益于疫情的多发;而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给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资连锁超市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

通信No.8

随着3G投资前景的逐渐明朗化,我国2007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整体通信行业的景气度也将会随之进入一个加速提升阶段。通信行业在2007年的投资也将围绕3G反复挖掘和深化,通信设备子行业将成为3G价值链中最先和最大的受益者。从长期趋势来看:随着3G价值链的形成和延伸,竞争的游戏规则将有所改变,企业个体的竞争将逐渐让位于价值链的协同竞争,但这种演变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来看,具备以下特点的企业将获得更快的成长:(1)市场增长具有外生性和爆发性;(2)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领先、盈利能力有保障;(3)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抗竞争的能力;(4)高层战略思维清晰。

2007年通信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集中3G牌照发放时间不确定、政府对TD技术支持力度不确定、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确定等政策层面。我们建议,应深入评估3G对通信行业所带来的外生性增长机会,尤其是重点关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产业链的演变轨迹和市场前景,寻找具备成长为全球通信产业巨头潜质的国内上市公司,战略性长期持有。

汽车No.9

2006年以来汽车行业销量、收入与利润指标趋向同向变化,改变了前期销量增长、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其中,轿车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价格体系趋于稳定的背景下,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行业收入水平将随销量的提升保持同步增长,预计2007年汽车行业收入与利润将保持同步增长,增长幅度在20%左右,尤其是轿车行业的增长更值得期待。2007年汽车股投资机会在于: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业绩增长,轿车股机会大于商用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将取得更快的发展;汽车产业国际转移趋势明显,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一定发展机遇;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给相关公司带来跨越式发展机会。

钢铁No.10

日本新日铁20世纪80年代4年上涨7倍的辉煌,使我们看到国内钢铁企业的灿烂未来。亚太钢铁股的大涨也激励着国内投资者的热情。钢铁行业出现业绩拐点,而且这种业绩增长,因为出现了新的变量:对外钢材出口增长而能够持续。人民币升值,对外投资增长,国内钢铁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在为中国钢铁企业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作为全球吨钢盈利最少的地区,其盈利增长前景值得期待。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超过100美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就会使行业利润增长40%。国内最大的龙头钢铁企业宝钢股份(8.66,0.50,6.13%)(600019)三季报50%的业绩增长,以及主要钢铁企业的亮丽季报和年报,将坚定投资者信心。钢铁利润增长将不断提升钢铁公司的价值。

国内钢铁购并重组将是未来几年投资主线,整体上市只是中国钢铁工业重组的序幕,跨企业购并整合将不断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目前国内钢铁股的估值只有6~8倍,市净率只有1倍,一些公司甚至在1倍之下。如果国内钢铁股估值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很多公司将实现价格翻番,行业平均至少有50%的上涨空间。如果考虑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增长性,中国钢铁股的估值上涨空间更大。

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听到油价上涨的消息,整个人都感觉不好,毕竟手里还有一辆燃油车。买车的时候是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呢?油价一涨,马达一响,钱包异响了。这是对于个人而言,油价持续上涨最直接的影响了。而对于整个商业社会,各行各业影响也是很明显。

1、油价上涨,直接冲击的是整个石油产业链。

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价格的上涨,而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不仅仅是燃料油来源,更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直接原料或间接原料。

作为燃料油的来源,各种型号的汽油,柴油,煤油等等都会涨价,而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动力机械,如汽车、拖拉机、轮船、军舰、坦克、飞机、火箭、锅炉、火车、推土机、钻机等等,使用成本都会涨价。

作为化学产品的直接原料,如润滑油、润滑脂、沥青、溶剂等等。它们是工业原料的基本原料或是中间体,油价上涨它们也会上涨。

作为化学产品的间接原料,如塑料颗粒、农药等等。传导到下游,将是每一瓶饮料和每一粒粮食的价格上涨。

2、油价上涨,首先影响的是整个运输产业链。

首先是物流。物流的成本主要是工具车投入和损耗,还有高速费,还有油价。油价上涨,本来同样的价格一箱油可以跑五百公里,现在同样的价格,只能购买三分之二箱的油,可以跑的距离明显缩短了。

其次是人流。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人交通。以前一箱油的价格可能是五百,现在接近六百的时候,有私家车的人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而燃油车出租车飞机等等,则会选择上涨车费机票来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最后是运输产业链后的终端用户,如快递、包裹、蔬菜瓜果等等。需要经过燃油汽车运输的产品,油价上涨,运输的价格上涨,而成本将平均摊到每一个运输的快递、包裹,每一颗白菜、瓜果等等的价格上。

3、油价上涨,次要影响的是各种商品价格。

就拿一杯奶茶为例。装奶茶的胶杯由于油价的影响,无论是胶杯原料还是运输价格,胶杯价格需要上涨,而配合胶杯使用的杯盖和吸管,也是需要价格上涨。而胶杯中的奶和茶,还有水果等等,因为肥料、运输、还有冷藏的成本,势必它们都会上涨。

如果你去奶茶店店,发现奶茶的价格上涨了,有可能是油价上涨了。

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有一定波动,理性看待,开心过好每一天。

原油涨跌会影响纯碱吗

不会。

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油价的持续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原油价格的涨跌会对很多细分行业的信用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关信用债的后续表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化工行业。这里尝试着探寻油价变化对不同化工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对于其他化工行业,煤化工业务多数由煤炭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单独做煤化工的企业并不多;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1.煤化工:油价上涨利好新型煤化工。煤化工主要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制电石、煤合成氨,而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质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质乙二醇和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主要是生产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因此,石油价格上涨对传统煤化工影响不大,而对于新型煤化工却是有利的。

2.塑料:树脂和塑料加工利润空间被挤压,下游加工受损更重。塑料行业的下游主要是以塑料制品为主营业务的轻工业,一方面,下游塑料加工行业的需求端多为房地产、汽车等较为强势的消费方,油价上涨带来合成树脂成本的提高较难转嫁给需求端;另一方面,行业中多为中小企业,整体体量巨大,进入壁垒低、可替代性强,低端塑料的同质化竞争较激烈,成本的提高将进一步压缩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树脂来说,油价上涨同样是负面影响,但议价能力相对好于下游加工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一些。

3.化肥:间接拉动需求,但成本也会承压,整体影响不大。油价大幅上涨可能会加大生物质能源的需求,从而促进农药化肥的需求回升,不过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长期,并且在油价回升幅度不大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油价和天然气的替代关系,油价回升的同时也将带动天然气价格回升,这对于气头化肥生产商可能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综合来看,油价上涨对于化肥行业影响不大。

4.橡胶:合成橡胶成本上行,天然橡胶需求回升。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石脑油裂解或者裂化的产品,诸如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等,所以当油价上涨时,合成橡胶成本端自然面临上涨的压力。而此时对于原料主要来自于橡胶树的天然橡胶来说,成本端并未受到影响,作为替代品,天然橡胶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

5.纯碱:需求与成本均与原油关系不大,几关系乎不受油价影响。制造纯碱的原料主要包括原盐、合成氨和石灰石等,均与油价没有直接关系,而纯碱下游需求主要包括玻璃、洗涤、印染、氧化铝等行业,需求也基本不受油价影响,整体上来看,油价的上涨对纯碱行业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6.氯碱行业:乙烯法受损,电石法受益。乙烯法PVC的重要原料乙烯是石脑油裂解产品,所以PVC的价格与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由于产业链上相隔较远,所以PVC价格变动往往滞后于原油价格变动。例如2014年6月份原油价格就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但是PVC价格的大幅下跌到14年12月份才开始显现。虽然从机理上来说,原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乙烯法PVC价格上涨,但中国由于多数PVC产能是电石法,所以整体成本并不会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出现明显上行,导致相比较于原油来说,PVC涨价弹性不足,进而引发乙烯法PVC盈利恶化。

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当然,各行业苦乐不均,像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自然会随油价飙升而盈利丰厚;石油加工业成本压力较大;化工等行业成本虽然大幅上升,但行业景气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转移出去而减轻油价冲击;农业、交通运输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则深受高油价之苦。

1、对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据统计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6.67%-9%之间,而且,1998-2002年该行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9%,仅次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增速。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占柴油消费总量的1/5左右。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延缓或小幅调高柴油价格,但化肥、农药等农资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普遍回升以及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支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播种面积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农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负担。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与油价同步。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原油的关联最为密切,因而从油价的上涨中受益最为直接。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而国内原油价格基本同国际接轨,因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油价上涨将使石油开采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及资金收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高达1777.2亿元,高居各行业之首,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9%,高出全部工业企业5.8个百分点。该行业资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资金利润率高达37.1%,成本费用利润率更是高达79.8%,产值利税率也达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该行业消耗了原油消费总量的72%左右,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空间应该明显缩小。该行业资金回报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分别仅为6.6%、3.3%和9.4%。

但是,2004年毕竟成品油出厂价格经历了四次上调,而且我国石油行业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结算价格低于市场原油价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2004年,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67.4亿元。当然,对于那些单纯经营炼油业务并非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而言,形势没那么乐观,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压力,而且还存在没油可炼的风险。

4、化工行业具有较强转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国正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而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原油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近年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费总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8.2%,增速比同期整个制造业高出2.7个百分点。原油作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化行业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升将直接带来石化行业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数据我们发现,高油价并未给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带来多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同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近年来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由于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产品的价格涨幅远高于原油价格的涨幅,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856.3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农药制造业的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当然,相当部分化工产品仍是中间产品,这就意味着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下游行业面临着高成本压力。

此外,化学纤维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总消费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4.4%,增速略低于同期整个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比较接近产业链末端,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原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2004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63亿元,同比仅增长16.1%,远低于全部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

5、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而且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在稳步上升,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来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运输业汽油、柴油消费占汽、柴油总消费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明显快于其他行业,1991-2002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10.5%,大大超出整个石油消费总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原料,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面对高油价,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比较难过。

从我国民航的成本构成来看,航空油料消耗占总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航油的涨价明显加大民航运输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竞争异常激烈,机票竞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难以转嫁出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计,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业在2005年将损失550亿美元。

油价上涨对公路运输业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运输汽车总量已超过1000万辆,因长途货运、客运对汽油、柴油依赖性较大,石油价格连续多次上调明显加大了运输公司的营运成本。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运营车辆空载率较高,地区分割导致路桥等各种收费过高。因此尽管运费有所上升,但仍面临较大的油价上涨压力。对于公共交通而言,由于公交票价执行的是政府指令性价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涨价不会很快反应到公交票价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运营成本再所难免,油价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较困难的城市公交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出租行业损失巨大。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是由政府确定指导价格,而出租车的价格也是由政府确定的。2004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6次上调,而出租车并未提价,同时由于出租车普遍实行单车承包制,这样一来,涨价所增加的成本开支,完全落在了司机身上。目前出租司机的收入已经摊薄,每次汽油提价都会增加他们的开支。不过,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补贴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价上涨的损失,但大部分情况下,补贴由出租公司来负担。

油价上涨对于海运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由于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和我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高位徘徊,给航运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目前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在4600点左右,由于货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货运价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海运企业受影响比较小。

6、高油价冲击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汽车制造业本身石油需求量并不大,但是,使用汽车将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汽车消费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中国汽车消耗汽柴油量大约7600万吨,相当于全年成品油消费量的28%。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将造成我国石油供应难以为继,我国必须推广使用节油型汽车。同时,高油价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进而对汽车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节油型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上的新宠。

7、对生活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从石油平衡表来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而且生活消费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2002年,生活消费中液化石油气占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别占11.1%、5.7%和4.1%。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并未紧跟大幅上涨的原油价格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也明显小于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对生活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费石油年均增长9.5%,增速仅次于交通运输业。

特别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近几年加速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还不到1辆,1999年仅为0.34辆,到2004年已达到2.2辆。一些大城市的汽车销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其速度不亚于一些家用电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780万辆,按照年均行使1.5万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烧掉上千万吨汽油。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机械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会比较大。“我市这类企业往往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热处理燃料。这两部分成本叠加增长,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都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运输成本,其实影响更大的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企业生产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说,凡是原材料与石油行业相关的,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这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止是甲苯,还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烃类,像这些通过原油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制造业的产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涨价,这些贝形机原料就会跟着涨价。本来,行业内预测春节后甲苯的出厂价会下降,但是,油价上涨后,不但没下降,现在反而企稳了,而且还有上涨态势。

不止是化工类生产企业,只要用到石油提炼产品的,都会有影响。像纺织服装类企业,一般人觉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么关系,实际上,化纤类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炼,另外,纺织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类相关产品,包括助剂,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油价上涨,影响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玉米2天跌29元/吨,价格直逼2825元,下跌开启?2大因素保价!

近期玉米市场的走势牵动粮农的心,截止到11月3日,从前2个交易日来看,玉米下跌29元每吨,价格直逼2850元,收于2856元每吨。

近日的元价格持续下跌,对后市又什么影响,难度跌不停?

针对当前的市场来看,个人认为,近期的主力合约价格持续下跌并不意味后市的低迷。

从市场需求来看,国际油价的针对导致对于醇类需求产品的替代玉米需求量增加,市场需求预期进一步升温,对于后续的价格起到一定的跌势阻碍。

从上月中旬开始,的12个交易日来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6.3元每桶,涨幅达到7.66%,而布伦特原油累计上涨4.06美元每桶,涨幅4.5%左右。

根据相关报道,国际油价的上涨导致乙二醇2301主力合约价格的反弹,特别是11月1至2日乙二醇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上涨102元每吨,涨幅在2.7%左右。

除此之外,淀粉2301的主力合约价格也同样上涨,截止到收盘每吨淀粉上涨11元。

众所周知,作为淀粉加工主要原料之一的玉米,在乙二醇主力合约及淀粉主力合约的带动下,玉米市场需求必定会升温,近日玉米2301价格虽然下跌,但是不会一直下跌。

从种植端来讲,化肥、农药等种植成本的提高对于保证玉米价格起到很好的作用。

根据最新的消息来看,尿素2301主力合约价格出现一定的价格大涨,特别是近期4天的市场交易来看,每吨上涨97元,涨幅达到4.35%。

近期尿素2301主力合约价格上涨与与俄乌农产品外运政策有关。

从整体来看,当前的玉米2301主力合约价格存在一定的价格下跌,但是并不是说价格持续下的,后续可能在原料加工及成本价格较高的影响下应上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