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里开空调睡觉一夜多少油
2.山东的复合肥和尿素的限价政策及限价金额
3.湖南今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4.指南丨湖南除了张家界 还有这九个地方
车里开空调睡觉一夜多少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想相信的朋友基本上都有过在路边等人的经历,但是在炎热的夏天等人的人来的比较慢,所以由于气温高,不得不在车内怠速空调节的情况下待着。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很容易提出问题。怠速空调整会对汽车造成伤害吗?车内怠速时油耗高吗空?
这个小编做了一个特别的调查。开空长时间怠速需要多少油?
第一个任务是打开汽车P挡的空肯定会增加油耗。由于汽车空的压缩机需要发动机驱动,当发动机低速旋转时,配给空调节的压缩机输出分配比增大,发动机负荷也相应增大。
但是对于不同的车排量,发动机的调校是不一样的,怠速启动空调校的主要油耗参数是不均匀的。根据相关测试,1.4L排量的大众速腾油耗为2.5升,1.8L排量的本田思域油耗为4.6升,5.0L的路虎揽胜在低怠速空情况下油耗为6.6升。
根据这组数据,结合目前95号汽油的油价,也就是6元左右,开启空3小时分别需要45元、82元、118元左右。那么,如果你晚上开车空睡在车里,10个小时大概需要150,276,390元。看来睡在车里的成本不低,还不算对车和人体的伤害。
2019年6月25日,湖南省钟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停车场发生一起事故,两名男子脑缺氧亡。据了解,这两人是开车空在车上睡觉,最终影响了事故的发生。
由于车内空气空不循环,发动机的转动排出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一旦废气进入车内,会造成人体内一氧化碳中毒,长时间怠速行驶也可能造成大量积碳。当然,基本上对车和人都是有害的,无论油耗高低,身体都是一切的本钱。
当然,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我们应该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开车进去空,或者打开部分窗户。严禁长时间在密闭车内怠速停留。
百万购车补贴
山东的复合肥和尿素的限价政策及限价金额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要求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上报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以为制定新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目前整个化肥行业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国家抑制化肥价格上涨政策的期望值与现实行情有一定差距。为此,本刊记者就此话题特别进行了追踪调查。
从2004年起,化肥的每一轮涨价都伴随着政府限价政策出台,而连续3年的化肥价格一路上扬,让政府多少有些无奈,企业高喊利薄,农民也不满意。我们似乎找不出化肥“限价”得益者,政府的“限价”政策开始不断受到各种媒体的质疑,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记者通过调查,绘制了化肥从原材料进厂直到销售到农民手中的流程图。一旦静下心来分析整个化肥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政策与市场搏弈的系统过程,涉及到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而任何一个单一的政策都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控制住化肥价格。我们也许只能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合理一些。
政府限价护农,单一手段难以承担全部责任
也许是限价和涨价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得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不要搞价格干预和限价。而实际上是,目前化肥行业是我国享受优惠政策最多的行业之一。从煤炭、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到火车运输、生产用电、税收等方面都有诸多优惠措施。另外,依据我国《价格法》第三条规定: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国家把化肥纳入需要进行价格管制的极少数商品的范畴,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应该说是事出有因、有法可依的。
不管是限价、暂停出口退税、还是加强淡储,国家政策的目的极其明显,就是增加国内市场上的化肥数量,以便能更有效地平抑化肥价格上涨势头。
但从目前的限价政策看,生产化肥的原料煤价格和运输价格不限,零售商也限不住,牺牲的只有生产厂家和正规流通企业。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经销公司,卖给经销公司的价格可以严格执行限价规定,经销公司再往外卖,就可以不受限制了,另外还可以多收运杂费、一货多票、价内费用转价外等等,这些手段被业内形象地总结为:管住生产管不住流通,管住集体管不住个体,管住批发管不住零售。
正像安徽合肥某化肥集团董事长所说的,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化肥流通环节点多、面广、分散、难以管理等原因影响了化肥价格的调控结果。优惠政策的兑现涉及物价、财政、税务、铁路、供销、电力等部门,监管和调控面大量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操作性不强;一个部门、一项政策不能很好落实,就会影响调控的整体效果。行政监管成本过高,使限价政策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从而造成了限价的最终结果是三不满意:国家不满意、化肥企业不满意、农民不满意。
农民不知限价,涨价尚未影响到农民的施肥水平
记者调查了2005年度全国种粮大户以及山东维坊、湖南衡阳、山西运城、北京大兴等地的农民,发现农资价格的攀升尚未对农民的施肥水平带来决定性影响。
多数农民不知限价政策。由于限价政策监管重点集中在生产企业的出厂价以及对大、中型流通批发企业的批零差率进行监管,而在我国真正完成最后终端零售的是各镇、乡、村个体零售商,一般多为当地夫妻店。据记者了解,这些最终零售商,对国家限价政策知之甚少,纯粹种田的农民更是不知道限价政策。最重要的是,与农民相关的其他日用消费品以及水电、医疗、交通等价格都在上涨,使得农民对化肥、农药的价格上调也能理解和接受。
农民的种粮成本并没有增加。记者了解到,由于各地栽培技术和作物品种都无明显变化,农民对土地的化肥投入量一直保持在平稳的状态。尽管农业部的数字表明:农资涨价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费用390亿元,粮食平均每亩费用投入比上一年增加20元-40元,化肥价格比2004年上涨近15%,部分抵消了粮食、农资直补等扶持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但从农户成本上算,由于有各种补贴,化肥涨价还未让农民贴钱种粮。运城一农资夫妻店的老板说:只要到了用肥季节,即便价格高点,该用的肥也要买,现在的农民手里有这个钱。
农民种田的收益也有所增长。维坊一村级经销商告诉记者,看化肥价格要看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高,化肥就好卖。从最近各个城市居民的蔬菜价格看,农民种田的收益有所增加。四川省农调队对16个县、400个农户和部分农场的调查表明: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更明显,小麦每亩成本增加8.59元,纯收益增加101元;生猪每头成本增加38元,纯收益增加40元。江西省的数据也表明,2004年稻谷收购价仅0.8元/千克,农民多数只种一季稻;2005年稻谷14元/千克,不用号召,80%-90%的农民都种上了双季稻。
从调查上看,化肥的涨价只是减缓了农民纯收入的提高,目前的化肥地头销售价尚处在农民可以承受范围。
限价不是祸首,本源在于原料价格飚升
不少评论限价政策的文章把化肥涨价归罪于政府限价,认为限价反倒助长了化肥价格的上涨势头。其实农资企业很明白国家出台的限价政策目的是让利于农民。但化肥企业面临着“两难”:一方面,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仍未缓解,化肥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一方面又要承担保护农民利益的政治任务,执行国家限价。
湖北某大型化工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观察化肥价格主要看两点,一是油价、二是粮价,一个是成本,一个是需求。目前的化肥价格上涨与成本的因素关系密切。
国内供需状况不是涨价原因。中国化肥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也是进口大国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存在绝对的供需缺口。
从中国氮肥协会公布的数据看,2005年国内尿素供需基本平衡。而2006年,由于国内尿素的进一步扩建,预计新增生产能力172万吨,国内尿素产量将达4750万吨左右,。可以说,我国氮肥总供需自2003年后是处于总体平衡状态的,而钾肥、磷酸二铵和复合肥仍要靠进口来满足需求,这是一个结构性缺口。依照目前国内的用肥习惯,我国土壤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4∶0.17,氮肥是农业用肥的主导产品。我国化肥产销率继续保持95%以上的高水平,总产销率96.5%,其中氮肥主要品种尿素产销率高达98.1%。因此,记者不认为供需状况是导致化肥价格上涨的主因。
原材料成本上涨使生产企业首先感到压力。全球氮肥97%经合成氨制得,合成氨和氮肥的制作比例约为1∶1.6。比如30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的企业,尿素的生产能力是48万吨。合成氨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气、煤和石油。
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化肥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00元。对于化肥企业而言,如果按最大提价幅度每千立方米100元,生产每吨尿素一般耗气800-900立方米测算,该尿素生产成本每吨增加80-90元。
而生产尿素用煤炭价格四年翻了五倍,在有些地方还不止这样的上涨幅度。由于煤炭价格已放开,无烟块煤价格从2002年的150元(吨价,下同)左右上涨到2003年的260-300元,2004年进一步上涨至400-510元,2005年又涨至500-600元以上,到目前,有些企业到厂价甚至高达800元。去年,国家虽对化肥用煤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煤价过快上涨,但化肥生产企业反映,虽然价格稳定但煤炭质量下降或供应得不到保障。从原料成本的角度算,一吨尿素中煤炭成本占到50%,也就是说煤价上涨200元,尿素成本就会上涨100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工作人员坦承,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准价销售化肥,利润确实很低。
资源匮乏成了企业最大痛。事实上,原材料的上涨还不是最可怕的,更让生产企业感到困难的就是原材料的紧缺。今年3月,记者在湖南看到,本省尿素企业虽报价1750元/吨,但很难拿货。湖南省内企业大部分还是以煤为原料,除了少数一两个大厂之外,其余都是一些还没有改制的小厂,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了开工不足,从而影响了本地的化肥供应。今年4月,中原油田只给中原大化安排了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计划,相当于该厂满负荷用气量的60%、国家下达指标的69%,根本不能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导致全厂8套装置已停车6套。企业一季度已亏损4000多万元。遭遇资源之痒的尿素企业不止中原大化,在全国范围内,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企业都曾经历了或许还在遭受着这种资源之痛。
据了解,国家安排安徽四方集团的计划煤为20万吨,事实上,计划煤的兑现率只有50.4%,化肥企业要多花150-200元一吨的价格购买非计划煤,有一些煤炭要从外省购进,每吨加出省费25元。国家对化肥企业实行优惠运价,但铁路运输部门运力紧张,企业只能等车皮。可化肥企业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无奈只能花高价买车皮。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化肥企业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生产化肥用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都是按市场价格进行购买,而且原材料、煤、电的价格都在大幅上涨,但是化肥销售价格面临的却是国家严格限价。
尿素价格的上限是多少?在需求增加、成本不断上涨的因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对化肥产业采取了大量的扶植政策,目前包括实行优惠电价,优惠铁路运价、增值税从2004年的先征后返50%到全免,对化肥原料无烟块煤价格限制在2005年元月底的水平不准再涨价等等。可以说,我们氮肥企业的成本低于世界同行企业是这一系列政策堆出来。在氮肥协会上报发改委《关于化肥调控机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表示,如果取消优惠政策,给农民直补,气头企业和煤头企业“每吨尿素出厂价将提高到1980-2015元及2033-2044元,零售成本将增加到2154元-2187元,还会刺激煤电油运价格上升”。
限价衍生负面问题,吸取教训最为重要
今年国家对尿素出厂价的上限1725元/吨,按照7%的批零差率算,零售价格应该在1845元/吨左右,而实际上,尿素出厂价格已经超过1800元/吨,再加上运输和装卸费用,即使经销商不再追加一分利润,主流零售价格平均已经达到了1950元/吨-2000元/吨左右,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最高限价。其实,限价失败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关键是我们从中能发现问题,以便我们更快地完善化肥流通制度。
限价扯出农资界最大的诚信问题。限价只限出厂价或农资公司的差价,客观上就是企业让利给农民。这种利益上的强行划转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必然为投机者创造机会。
由于去年冬季尿素价格一路下滑,以及业内对今年产能过剩和国家限制尿素出口的判断,使得在今年年初,各路经销商对尿素的行情看跌的心态加重,尿素1540元/吨都没人敢拿货。各省级经销商更多地采取与生产厂家联手储备的方法,即以合同的方式,预订企业的尿素,双方共同承担市场的风险。
随着用肥旺季的到来,生产厂家的价格不但随行就市,而且堂而皇之用限价做幌子,拒绝履行以往签定的协议,直接按照最高限价执行。使得尿素价格反而被限价政策刺激的一路攀升。流通企业此时对生产企业也哭笑不得,只能戏称“合同法”变成了“活动法”。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即便是大型经销商想拿到国家限价的化肥也很难。据说在国家执行限价的第一年就有某些生产企业的销售员,因此而月进非正常收入10万。这些成本最后还是要一级一级分摊到产品上去。由于化肥生产企业是绝对占有资源的一方,因此在与流通企业的搏弈中占尽了绝对优势,尽管其在生意场的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最终影响的却是农民的利益。应该说,这才是农资行业内最大的诚信问题。
终端销售难以监控。陕西省物价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现在大中型化肥企业,产品直销率不足产量的5%,90%以上的产品只卖给一两家省级或有实力的农资公司,省级农资公司再卖给县市级农资公司,后者再倒给乡、镇、村销售点或个体户。国家规定化肥批零差率不超过7%,同时又规定运输及装卸费实报实销。这就使化肥经销商有空子可钻。他们常把超过7%的部分打入运费和装卸费,使检查人员眼看着批零差率超过10%也无可奈何。化肥经过两倒、三倒,甚至四倒、五倒,最后到农民手里,肥价自然居高不下。
很多地区还出现了“捆绑销售”现象。用复合肥搭配尿素进行销售,使得尿素的销售价格接近政策限价,经销尿素肯定是亏损的,只有把利润转移到复合肥上。“捆绑进货”、“不开发票”、“虚开价格”也成了基层经销商增加利润,降低成本的办法。
而销售化肥的终端往往分散在各个乡村,销售方式原始,这让管理部门很难做到规范管理。
企业因应付检查而违背政策初衷。记者在3月在衡阳采访时还发现一个现象,尿素在有的经销商处是有价无货。甚至国内某著名化工公司也通知地区经销商停止出货。细问之下,方知一是应对有关方面的淡季储备和价格检查,二是用肥高峰马上到来,压两天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我们不能指责企业,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就是为赢利而运营的,但企业因应付检查而压货,无形中抬升了尿素价格。
另外,我们看到许多参与淡季储备企业,在6月份宣布完成年度储备任务的时候,只有完成储备任务的数字,那么企业在享受国家的政策的时候,可以比其他企业有着每吨近40元的价格优势,而这些企业在3-6月这个用肥高峰季节,是否为平抑市场价格而做了贡献,从目前企业对外宣传的数据很难看出来。这使得很多没有得到政策扶持的农资公司对此颇有微词。国家在审核中也缺少对企业在享受政策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判断标准。
限价在前,市场变化在后。湖南省对尿素价格实行最高零售限价,零售价格不得超过1950元/吨,个别边远山区也不得超过2000元/吨。但在湘西平均价位在1900元/吨-2100元/吨,已经突破了尿素的最高限价。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物价局有关人士介绍,当地的尿素销售还没有达到省上规定的批发1.5%、零售4.5%的差率,就已经突破最高限价。造成尿素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成本和运输成本。许多经销商都是通过信用社获得贷款支持,利息相对较高,资金压力明显加大,同时湖南湘西多为山路,交通不便,造成尿素往终端的运输成本一直较大,而这些压力经销商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此,该州物价局有关人士显得很无奈。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还有很多,这使得更多的企业对政府部门的监管提出了疑义。由于原料成本、运费都在不断增加,企业有时候很难保证农资产品价格按照政府的限制标准执行,而由于农资产品集中生产、分散销售的特性,往往有关部门在农资集中阶段还便于监督检查,而真正在乡村分散销售的时候,却很难执法。使得监督过程并不完善。
放开?还是监管?这真是个问题
不可否认,化肥涨价后,确实抵消了农民减免农业税后的部分收益,但总体收益还是提高了。不然的话,化肥价格就不可能持续走高。这就是肥价不落反涨,市场供求继续趋旺的主因所在。这至少说明,化肥价格到了可以放开的时候。化肥市场如果放开,政府是必须调控。但这些调控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总体来看,2006年国家化肥政策沿袭了前几年的政策,整体上未有太大调整,还是“优惠+限价”、“增加供给+限制出口”的思路。对于限价政策,农资行业流行着这样建议:取消化肥限价,通过对农资企业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和产品的利用率。这样,既保证化肥企业的正常盈利,又能使肥价降下来。
最近,国内大型化肥企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提出由生产企业建设直销网络,以节约物流成本。而中国单户耕作方式决定了农资销售必须需要一个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所以在引导生产企业上,国家要鼓励降低化肥生产成本,而不应该再拿钱让生产企业在农资流通企业运营比较成功的地区重复建设化肥流通网络。“尿素企业要努力加大技改,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消耗,这是我们应对煤价上涨的唯一办法。”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新亚这样说。这既是他的宜化经验,也是他对于同行的一个忠告。
对于农资流通企业,国家应鼓励其开展现代连锁配送业务,对于容易得到固定资产贷款的大型流通企业,国家可以用贴息和信誉贷款的方式进行补助;对于不容易贷到款的中小流通企业,能否对其采取资金直补的方式,以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设。
同时提高化肥利用率将是真正解决化肥之痛的结点。我国农业生产施用的化肥中,只有35%得到有效利用,大多数农民在播种小麦时,每亩施用50公斤底肥,超出科学使用量10-20公斤,三分之二的化肥钱是白白扔掉的。如果能达70%-80%的用肥效率,农民投入可减少50%,届时化肥价格可以完全按市场规律来走了。
化肥流通是一个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系统问题,政府应该放开该放开的,管住该管住的,用市场化的手段调控化肥的价格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农民、政府都受益。
湖南今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湖南今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电话0731-84667766,公司邮箱today@todayinns.com,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5条****,其中有电话号码1条。
公司介绍:
湖南今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是2007-08-15在湖南沙市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长沙高新开发区岳麓西大道560号荣盛花语馨苑第2号商业(幢)6层621房。
湖南今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余洪,注册资本5,0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湖南今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指南丨湖南除了张家界 还有这九个地方
都说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其实有些地方不管在那里呆多久都不会觉得腻,因为有些地方不仅山清水秀,而且能给人一种恬静的归属感。所以有些地方让人去了就流连忘返。很多人都听说湖南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但湖南景点众多,自己时间有限,不知道该去哪些必玩的景点。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除了张家界还有这9个地方!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一:张家界
说到去湖南 旅游 ,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张家界,张家界山水独特,环境优美,确实是去湖南 旅游 必不可少的景点之一。张家界现有国家等级 旅游 区19家,包括5A级2家,4A级9家,3A级8家。其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 旅游 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张家界地貌”命名地等六张“烫金名片”。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二:神农谷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炎陵县东南部,因毗邻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地,而称之为神农谷。神农谷的山体坡度大,多深涧峡谷,有多裸岩,石纹旖旎,斜皱有致,直如斧劈,千姿百态。山间小径往往一边岩石突兀,一边绝壁深涧,涧流咆哮奔腾,其声如雷。俯瞰令人头晕目眩,而那颤颤悠悠的凌空深涧之上的独木桥,则更是奇险无比。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三:湘西凤凰
在凤凰古城中,最有名的建筑莫过于万寿宫、万名塔、准提庵、天王庙、虹桥风雨楼及众多美轮美奂的建筑。这些建筑都将凤凰人的追求与审美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目不暇接之感。那种超凡脱俗的建筑艺术,细论哪座建筑大可不必,单就那古街古巷看看,也是一种痛快淋漓的艺术享受。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四: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是在我国的五岳名山之一。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祝融峰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七十二峰,群峰逶迤,其势如飞。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美。这里群峰叠翠,万木争荣,流泉飞瀑,风景绮丽。四时景色各异,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五:岳阳楼
岳阳楼很出名。它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也有说是四大名楼甚至十大名楼的。反正不管几大名楼它都傲立其中,可见其地位之胜。当然更胜在它是长江三大名楼中唯一木式样貌保持下来的古建筑。今天的岳阳楼仍然立于修复的岳阳城墙之上。在高楼林立的今天,楼仅三层高不过二十米的岳阳楼看起来似乎并不显其高大,但这放在旧时耸立于古墙之上的高楼还是颇有居高临下的气势。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六:洞庭湖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水天一色。洞庭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滨湖风光秀丽。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七:莽山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因拥有地球同纬度带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享有"地球同纬度带上的绿色明珠"和"动植物基因库"的美称。更有蛇中熊猫--莽山烙铁头蛇、南方红豆杉等5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构成神秘的生物王国。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八:东江湖
东江湖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51 米,最深处达 157 米。因为水体较深,所以蓄水量相当大,相当于半个洞庭湖,因此被誉为“湘南洞庭”,是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湖泊。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东江湖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挟南国秀色、禀 历史 文明于一身,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九:韶山
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故此得名。
湖南 旅游 十大必去景区十: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相传,炎帝去世,建陵于此。这里汉代以前就有炎帝陵。唐代起,供奉祭祀活动密集,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