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办法陷阱-油价调价规则

tamoadmin

1.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什么

2.上世纪八十年代,债务危机是如何摧垮拉美国家的?

3.油价上涨燃油车还有必要买吗

4.俄罗斯是不是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了

5.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什么

油价调整办法陷阱-油价调价规则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从而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中等收入国家的特点有哪些?

中等收入国家的特点包括制造业增长缓慢;产业较为稀缺,可能仅依靠能源或廉价劳动力产品出口,缺乏高科技附加值的产业;投资比例低;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力市场状况匮乏;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人力成本增加;收入不均,内需不足。

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利用某种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

制造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人力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力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济停滞是什么?

经济停滞是指回升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零增长,而且与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交织在一起。经济停滞,又称为经济滞胀,滞胀会造成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货膨胀会使物价水平上涨,资产购买力下降,老百姓资产缩水,收入减少,面临失业等问题。

经济停滞的原因:

1、负供给冲击降低了经济生产能力。例如,道油转危机导致油价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经济放缓。

2、不当的经济政策。比如央行允许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政府对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过度监管。

上世纪八十年代,债务危机是如何摧垮拉美国家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际油价大幅度飙升,美国及欧洲立即陷入滞胀危机,国际资本纷纷寻求大宗商品避险,大宗价格快速走高。

受大宗出口价格刺激,阿根廷经济逆势反弹。

1972年阿根廷经济持续走低,增长率下跌到1.63%。石油危机爆发后,1974年,增长率立即反弹到5.53%。

从二战后到1960年代,在欧美经济全面复兴的带动下,阿根廷大量出口石油、大宗商品,经济持续增长。

进入1970年代,阿根廷还曾经风光一时。两次石油危机,国际油价及大宗价格大涨,阿根廷依靠资源赚得钵满盆满。

走同样路线的还有巴西、墨西哥、苏联,他们都在这两次石油危机中大出风头。其中,石油危机为苏联续命20年,苏联也趁机主动出击,在美苏争霸中打得美国步步退让。

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一度成为新兴国家崛起的典范。潘帕斯雄鹰翱翔于世界经济上空,当世界以为南美大陆即将崛起时,债务危机爆发了!

1982年8月12日,墨西哥因外汇储备已降到危险线以下,无法偿还公共外债本息(268.3亿美元),不得不无限期关闭全部汇兑市场,暂停偿付外债。

墨西哥债务违约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继墨西哥后,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智利等拉美国家纷纷宣布终止或推迟偿还外债。其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外债负担最为沉重。

拉美国家集体赖账,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在1979年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0.22%,次年也有4.15%,为什么这个国家的经济突然崩盘了呢?

实际上,1970年代后,拉美经济模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已经沦为典型的资源出口型经济。阿根廷的经济波动剧烈,增长走势基本与大宗商品价格相同。

每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经济增长快速,创汇不少;每当油价下跌时,经济立即陷入低迷,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第一次石油危机缓解后的几年,阿根廷经济陷入低增长,到1978年为-4.51%。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经济增长率立即反弹至10.22%。几年后,国际油价下跌,经济增长率又暴跌至负数。

整个八十年代,阿根廷经济极为糟糕,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再次给阿根廷输血续命。1991年、1992年,这两年经济增长率从负数反弹至12%。

进入21世纪,在2008年之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阿根廷经济一度看到复兴的希望,连续五年增长率都在8%以上。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暴跌,阿根廷彻底跌入低增长陷阱。

198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打破了拉美增长神话,从此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反复跌入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的泥潭。每一次危机都够这些国家喝一壶,反复的冲击,经济持续低迷,最终走入破产的境地。

拉美国家的遭遇,被认为是跌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事实上,二战后,也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拿到发达经济体的入场券。曾经的拉美国家、亚洲四小虎,如今的金砖国家,都尚未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市场上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拉美国家掉入了“美元陷阱”。自1982年以来,每当美元进入紧缩周期时,拉美国家及新兴国家就会爆发金融危机。

1982年是货币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紧缩事件。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为了抗击通货膨胀,大幅度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一度高达22%,外汇市场风声鹤唳,他国货币大幅度贬值,直接造成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

1986年美联储又开启新一轮的紧缩通道,拉美债务危机持续恶化。

1994年美联储再次加息,拉爆墨西哥,引发龙舌兰危机,拉美国家再次遭受冲击。

这轮紧缩行动力度不大,但持续时间长,1997年泰铢难以为继最终崩盘,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2002年前后,美元尚未进入紧缩周期,阿根廷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债务危机。随着2003年美元开始加息,阿根廷一直没能走出危机泥淖。

2015年底,美联储再次加息,阿根廷立即爆发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

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今天。

俄罗斯、土耳其、印尼、南非等大部分新兴国家都受到程度不等的冲击。即使美联储在8月份刚刚终结了这轮加息,但潘帕斯上空依然布满阴霾。

于是,很多人将矛头指向美联储。

其实,美联储,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核心问题,在拉美国家自身,尤其是是债务负担。

1982年,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是1970年的14倍,达到3153亿美元。到1986年底,拉美国家债务总额飙升到10350亿美元,债务高度集中,短期贷款、浮动利率贷款及外债比重过大。

为什么拉美国家债务负担如此沉重?外债规模如此巨大?

债务规模与经济结构和储蓄率有关,外债负担与外汇储备直接相关。

受上帝眷顾,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都在吃老本,发展资源出口经济,不愿发展制造业,出口创汇依赖于矿产资源及初级产品。

阿根廷的矿产资源及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超过40%,如此依赖资源及初级产品出口,使得阿根廷经济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冲击。

当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时,出口创汇非常少,经常出现贸易逆差。阿根廷政府及企业不得不向美国借入大量美元外债,以支持进口和维持外汇稳定。

1969年阿根廷财政赤字仅占国内GDP1.2%, 此后不断增加,在1975年达到了10%。墨西哥经济在1975年出现滑坡,政府财政赤字由1971年的1%上升到了1975年的5%。

在六七十年代,美联储长期执行宽松政策,拉美国家容易获得美元信贷。当时华尔街疯狂向拉美国家、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

花旗银行主席沃尔特·里斯顿长期以来一直鼓吹向欠发达国家放贷是安全的:“国家不会破产。”危机爆发后,花旗银行的损失最大。

保罗·沃尔克凶猛加息,是诱发拉美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因为美联储大幅度加息,美元飙升,由于拉美国家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墨西哥比索、阿根廷比索最终崩盘。

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汇率在1984降至1980年的约10%,而阿根廷比索大约仅相当于1980年水平的千分之一。

货币危机爆发后,比索大贬值,外债负担大幅度上升,触发了债务危机。

这就是货币与债务联动的逻辑。

美国联邦政府及美联储也启动了援助方案,以防止拉美债务崩盘传染到本国金融体系。随后几年,布雷迪计划出台,近40个拉美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获得重组。

所以,拉美国家经济表现糟糕,表面上看是美联储加息的问题,深入点看是债务问题,再深入则发现是自身经济结构的问题。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

油价上涨燃油车还有必要买吗

油价上涨燃油车还有必要买。该有的需求还是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新能源和燃油汽车目前都是马路上的常规型、常用型交通工具,目前是没有谁可以取代谁的。

但是未来新能源作为节能减排和对环境的保护来说,全世界都在倡导的,而且也随着油价的一路高升和石油资源慢慢的紧张,新能源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如果你预算足愿意尝试,可以去购买新能源汽车,毕竟和时代感还是非常强的,但如果你要跑长途,那么还是要优先考虑燃油车。

购新车注意事项

1、价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车是最好的,但是好车价格肯定不便宜,所以一定要在买车前充分考虑这个问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什么价位的车。记住,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合适自己的车。

2、警惕各种优惠:大多数人买车都是希望优惠大一点,但是如果遇到了优惠大得离谱的、购车价比原本想象中要低很多的这种,那么这时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因为商家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这种情况谨防落入不良商家设下的陷阱。

俄罗斯是不是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了

是的,因为俄罗斯经济与油价息息相关。2000年到2013年俄罗斯人均GDP高歌猛进,从2000美元不到上升到16000美元,那是因为油价翻了好几倍。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美国联合沙特打压油价,2016年俄罗斯的人均GDP就下降到8000多美元,预计2017年到2018年人均GDP就会被中国超过。

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

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

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现在基本上很多人都是会超前消费的,超前消费是指居民的消费水平超过本国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消费行为或者模式。超前消费的兴起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看看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及相关资料。

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1

一、信用卡797亿逾期半年!债务正在压垮这一代年轻人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 797.43亿元;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 6.98 万亿元,环比增长 1.79%。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还不过是76.89亿元。然而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整整翻了10倍以上。

据统计现在全国负债人数已经达到了7亿人,逾期率已经达到42%。正在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已经达到了570万。简单测算,每247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赖。我国拥有14人口,除去老人和孩子,具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人没有负债呢?

2020年,突发的疫情,让更多的人收入减少,甚至失去了工作和收入。一方面失去了收入的来源,一方面是每个月必须要偿还的房贷、车贷、消费贷,在痛苦与彷徨中,很多人无奈的断掉了还款。因为没有收入,没有存款,生活都成了问题,那么其所欠的借款,更是没有办法偿还了。

然而当我们面对债务危机时,首先是巨大的压力,让很多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为没有了收入,无法支撑还款压力,即将面临的各种违约,一直受诚实守信教育的我们,不敢轻易的放下面子,甚至内心还抱有在搏一把的念头,往往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结果是负债不断增大,每天盘算着各种还款平台的账单金额,着实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和脑力的事情,当我们频于应付各种账单时,会把自己拖进无尽的烦恼空间,甚至每天都是提心吊胆。更没有心力去努力工作,努力增加收入。

往往借贷就像滚雪球一样,利滚利的金融计息方式,会使负债的额度会成几何倍数倍增,当我们的信用额度极度被透支,当我们已经无法转动时,当我们的收入都不足以支付利息时,无限的绝望和恐惧会席卷我们的内心,摧毁我们所有的梦想和信心。

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负债的人都变得异常的颓废?是因为在“逾期爆发”前期无限的恐惧、是无法面对的各种催收痛苦、是面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和讥讽、是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逃避,当已经无力回天时,往往让很多人绝望的自我封闭,消极的对待生活,甚至失去活着的勇气。

二、压力是动力,但是过大的压力就是“毁灭”

我们常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甚至还有人说成功就是把自己逼到绝境。确实很多传奇的故事都是具有这样的基因。优秀的人确实能够力挽狂澜,铸就传奇。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很多人在无法承受极限而毁灭的普遍现象。

我们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顶级优秀者。就如同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所以把衣钵传给六祖慧能,是因为慧能请人在墙上写了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这首诗是而慧能是根据神秀的诗改编而成,神秀的诗为: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两首诗体现了两种不同人对道的领悟。神秀彻悟到人的成长变化需要不断地修行,不断地修正,从而达到明心见性,是一个渐悟的过程。而慧能彻悟的道是顿悟之道,天生慧根,一朝得道。

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天资聪明的人,能够通透明理,但大部分人都是需要一个不断修行、不断成长的渐悟之道。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节奏和压力。

就如同有人天生神力,而大多数人是需要不断的锻炼来增加自己的力量,如果对于一个普通人一上来就给他加超过其承受力的压力,那么就会压垮一个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太缺乏对我们的理财观的教育。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很容易迷失在错误的文化洪流中。

错误的认知使我们深陷无法负载的压力下,那么必然是摧毁,而不是锻炼。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一个合格的人生导师,尤其是理财观念方面的教育,更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同时我们要认清自己,我们不是天生的神人,我们没有一朝顿悟的灵气,通往成功的道路更需要我们不断的渐悟。

合理的规划,积沙成塔。更需要水滴石穿的毅力和耐心。急于求成、盲目自信只会使我们陷入深渊。过大债务压力在不断地摧毁一批又一批年轻人。

三、错误的价值观导向和金融商业模式是屠杀创造力的“刽子手”

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唯一准则。各种媒体鼓吹的财富神话扭曲着很多人对财富的认知。

财富确实是我们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和价值都必须用财富来标榜,为什么很多的官员腐败?为什么好多的教师转行做了商业?极度金钱观摧毁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更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扭曲。因为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见证了金钱跨越边界的权利和利益。

当我们对财富的认知出现偏差的时候,也是我们人生扭曲的时候,甚至为了金钱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底线,失去了我们原本坚守的正确轨迹。

商业中屡屡见证的是财富的洗劫故事。毒食品、毒奶粉、假冒劣质产品、传销等等都是金钱观错位的畸形显现。

当我们的财富观出现问题时,我们机会发现很多人为了外在的面子,就会买、买、买,最终把自己包装成成功的负债者。

相关数据显示,90后负债平均已达月收入的18.5倍,平均负债高达12.79万元。据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18-34岁的年轻人,平均月储蓄只有1339元。我们先不去计较这组数据的严谨性,但是蚂蚁金服发布的这组数据,确实让我们很扎心。

今年我们的国家总理也真实说出了我国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这个更让我们看到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不要仅仅被百亿富豪、千万富翁遮蔽了我们的眼睛,回归正常的视角看我们自己的生活。

贫穷,已然成为了这一代年轻人最显著的标签。 更可怕的.是,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成本,加上错误理财观念,致使很多的年轻人一贫如洗,成为月光族。为了维持所谓理想的生活疯狂的信贷逾期,深陷冰火两重天的年轻人,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唯利是图的商业模式,正在疯狂的挖陷阱

你是不是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推销信贷产品的电话?是不是每天都接到各种低息信贷的短信和广告?

为什么现在负债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深入分析其原因:

1、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使很多人迷失在借债的洪流中。

2、便捷的信贷通道,慢慢腐蚀了很多人的钱包,当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得借贷资金时,那么我们就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可以支配的资金,慢慢的忘记了自己透支了自己多少的未来。

3、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地在给很多人创造“非买不可”的理由和观念。消费主义观念横行,每天各种信息洗刷着你对消费的认知,疯狂的煽动人们无脑消费,甚至将消费与身份、阶级、品味、智商、爱情、亲情统统联系在一起。商家无不绞尽脑汁的偷空你的口袋,但是没有警觉的你会为没有规划的人生和错误的消费观念给自己套上沉重的债务枷锁。

无数的年轻人正在给自己堆砌无法承重的的债务巨山,为社会贡献着你卑微的血汗价值,超前的享受与面子,正在一点点的打开债务洪流的闸口,当把你淹没其中时,是无数个落井下石的催债鬼,当你醒悟时,已经遍体鳞伤,甚至生命的消逝。

这是一个好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充满绚丽危机的时代,过度消费、错误消费在不断地给你套上一个又一个无法翻身的枷锁,最终你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如果你自愿迷茫,没有人能救得了你!

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2

我们先来说说超前消费的利益所在。

第一,超前消费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产物,是小康社会消费者的现实需要。通过超前消费可以带动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市场需求,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保持良性的循环。

第二,超前消费可以增加资金利用率,学金融的都知道,只有流通的资金,就是进入市场与货物发生等价交换,才能具有货币本身所应具有的价值。超前消费虽说是一种负债,但适度的负债让人们有动力和压力,其中激励人们更努力的工作去解决自己的负债,用以满足其对生活的要求。

第三,响应国家政策,国家鼓励消费,人民大胆消费、超前消费,这创造GDP带动经济增长。鼓励创业,增加就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援助。

超前消费也不是想象中的不理智行为。

然而,过度超前消费,也会有许多的弊端。

过度超前消费指,消费者消费需求增长的幅度严重地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格局。这种过度超前消费看似经济繁荣,其实不然,容易造成“泡沫式”经济。

第一,调研报告显示,近年贷款购房购车人数逐年递增,网络贷款兴起,许多人入不敷出,甚至导致以贷养贷,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消费的可持续原则。

第二,超前消费一旦过度,显然,某些消费毫无意义,可能仅仅只是为了享受或者攀比。并且过度的超前消费加快了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加速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三,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购物欲,使人们单纯地痴狂于购物本身,成为物质的奴隶,失去对自我控制以及自我价值的追求,成为拜金主义者。

第四,也是过度超前消费导致社会上出现一批批“老赖”,让一部分不能自我控制的人失去信用,在信用社会的年代里早早出现征信问题。导致一部分青年人失去斗志,得过且过。也就是过度超前消费,让网络贷款兴起并助纣为虐,让所为的拜金主义者最终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深陷其中。

超前消费的危害有哪些3

第一、我们根本不去关注欲望,在欲望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所以其实现在的年轻人不只是“过度消费”,而是缺少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没有人去引导,没有人去告诉他怎么消费才是正确的,到了成年各种吃喝玩乐的诱惑扑面而来,让你根本挡不住,去牵起诱惑欲望的双手。

第二,由于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的教育政策一向避忌谈“金钱”,除了“储蓄是美德”之外,学校鲜有有教导学生如何处理财务问题的课程。但是,外在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金融商品越来越多元化,导致很多人根本无法应对,也因此衍生了“裸-贷”“以贷养卡”“月光族”“超前消费”等社会问题。

第三、我本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对科技产品痴迷,手机一个一个换、平板、电脑等等,一直都是月光一族的铁杆成员,这样导致我走向了一个消费的恶性循环,透支消费,发了工资还上,然后继续消费。还好我醒悟的早。

抓紧培养自己的财商,去学习财商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现在我已经靠投资理财可以稳稳的使我的金钱去升值,从开始收益能有一顿饭钱,到满足自己的一些小愿望,现在已经可以靠着收益可以去满足一些自己更大的愿望,买车、买房。

第四、人生在世,或者本来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伟大的阳光和空气都是免费的,我们又何苦为了追求一时快感而断送了自己大好人生。真正的成功不是暂时的娱乐和疯狂的消费,而是对于自己保持高度自律,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