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2.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3.油价跌成这个熊样,是不是有赚钱的机会了
4.2021年油价首次上涨,意味着什么?
5.当年发生的利比亚内战,最后到底谁成为了最大得益者?
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在G20峰会期间,进行石油减产谈判会议,但是和3月初的谈判一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都将坚持自己的增产计划,沙特同时将继续自己低于25美元每桶的销售价格不变。
由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都不打算在石油价格战中退让,美国原油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原油需求继续保持当前的低位,而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依然增产,那么三个月内,全球原油将无处可储存,势必将下跌,尽管国际原油市场乱象横飞,但对于中方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当今油价暴跌之际多进口国际原油,不仅能省去极大的一笔成本,而且还可顺带做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受谈判破裂影响,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虽然从统计上很难证明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我们有若干理由相信两者之间会持续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油价将是影响美元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尤其是,较低的、稳定的油价将对美元利多,而油价攀升则是利空。
油价―美元关联
油价上升和美元汇率下跌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最近这一趋势有所逆转,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较低的油价不仅有助于支撑全球石油需求,也赋予货币政策更大的灵活性,以应对经济增长减速。(油价和美元的联系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二者之间的关联,二是谁是因、谁是果。我们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实际上,尤其是1992~2008年,是美元在引领油价,而不是相反。)
在2003年以前,高油价往往关联着强美元。这主要是因为石油美元回流美国,不仅通过贸易,也通过金融流动: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出口和资产都是最具吸引力的。然而,从2004年起,高油价和强美元这种关联消失了,从2006年起,油价和美元之间的关联转变为强烈的负相关关系。
油价和美元的负相关关系有几种可能的解释,我们把它们列举如下,并特别考虑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
油价影响美元有三大渠道:
渠道一、石油美元循环不再那么青睐美元
近年来,石油出口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下降了。尤其是,石油美元持有者对欧洲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反观20世纪70年代,OPEC有18%的进口是来自美国。如今这个比例已下滑至9%,而OPEC从欧盟的进口则达到26%。)另一方面,它们投资美元资产的边际倾向也降低;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石油美元可选择的资产,范围比从前广泛多了。这也关系到石油出口国储备多样化的问题。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成立增强了以欧元计价的资产的流通性,而欧元区内部存在的多样性也保障了投资欧元资产可获得多样化带来的好处。石油美元持有者正是回应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这些变化。因此,油价越高,石油美元的投资就越多样化,美元也就越弱。
渠道二、各国央行对油价冲击的不同反应
关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会对上升的油价作何反应,投资者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欧洲央行会采取比美联储更激进的行动,因为欧洲央行所负有的使命(控制通胀)与美联储的(增长和通胀的双重任务)不尽相同。因此,较高的油价会引发对欧洲央行激进反应的普遍预期。换言之,面对油价上升,提高利率对欧洲央行来说比对美联储来说是更自然的抉择。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欧元/美元汇率同油价之间存在一种即时关联――这一趋势很难用上述多样化理由来满意地解释。因此,一般而言,石油的美元价格升高给全世界的印象是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的全球通胀。为了回应通胀冲击而收紧银根,会进一步打击美元,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渠道三、高油价扩大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从2005年第四季度起,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在迅速收缩了,尤其是非石油贸易的部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GDP占比在2005年第四季度达到6.8%的峰值,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只略略突破了5.0%,到2008年底可望下降至4.5%左右。)事实上,从2005年以来,非石油贸易收支与石油贸易收支已呈两种态势。非石油贸易赤字由每月400亿美元缩减到300亿美元,而石油贸易赤字则由每月2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后一种情况反映了美国贸易条件的急剧变化。简言之,高油价抵消了美国在外部失衡方面已经取得的、还会继续发生的巨大改善,并且使得美元无法从这一改善趋势中获益。
另外,美元驱动油价(除了计价因素外)也有三个渠道:
渠道四、来自事实上的美元区的反馈
事实上的美元区也有助于解释美元和油价之间的关联,而且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虽然目前事实上的美元区比两年前要松散一些,但是许多亚洲货币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仍然相当地黏着于美元。美元贬值实际上使得亚洲出口商越发具有竞争力,而这些美元区国家的经济景气导致了对能源产品的高消费。因此,全盘考虑下,弱美元增强了世界对能源产品的需求。
渠道五、大宗商品金融投资
种种迹象表明,机构资金似乎已经把大宗商品当作一类独立的资产来对待了。只要大宗商品被当作反美元来对待,在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就会存在负相关关系。相似地,如果大宗商品被当作通胀的一种对冲手段,对美国通胀走高的预期就会驱使美元走低、油价走高。
渠道六、弱美元与石油需求抑制乏力
最近几个季度,许多国家都试图使自己的货币升值,以抵消美元计价的油价上涨的影响。然而从个别国家角度看起来是合理的做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在加剧通胀。从本质上讲,强货币等于是暗地里提供石油补贴,结果油价升高并未充分发挥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所以油价越高,那些国家所奉行的强货币政策就维持得越久。
油价跌成这个熊样,是不是有赚钱的机会了
从2014年开始,原油价格一路下跌,最近更是一度跌破30美元/桶的关键点位。
这个价位对我们来说不够直观,换算成常用单位相当于1.2元/升,甚至打破了我们“油比水贵”的常识。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原油为什么会下跌。
美国页岩油产量上升是暴跌的始作俑者,随着页岩油开采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
美国原油产量从2010年的5500千桶/日迅速升高至目前的9347千桶/日,产量几乎翻了一倍。
更糟糕的是,这让原油市场的老牌垄断者OPEC陷入了两难境地。
OPEC减产限制原油供给,可以抬高原油价格,但这意味着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如果不减产甚至增产,则会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OPEC选择了后者。
近期脱离制裁的伊朗原油产量逐步恢复,让本就过剩的全球原油供给雪上加霜,
美国也解除了维持多年的原油出口禁令,给原油供求增添了压力。
从基本面来看,原油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那么,有没有什么利多的因素呢?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低于大部分油田的开采成本,原油开采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产能出清”,
2016年初,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的钻机数量仅剩下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原油产量开始下降。
目前的原油价格已经位于很多非OPEC生产者的成本线之下,原油产能将逐步缩减。
石油终究是工业的血液,现代社会难以或缺的主要能源。当多余产能不断被挤出,供需再度平衡时,原油价格将逐步开展反弹。
届时,随着原油供求方面的变化,买入原油的交易机会也将到来。
低油价时代,原油交易的三种策略
现在原油价格跌至多年低位,且市场波动加大,潜藏着巨大的交易机会。要如何制定交易策略呢?这里教大家三招:
第一招:波段交易,设置好止盈和止损
在当前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基本面情况下,原油仍是空头市场。交易者可以顺着当前的市场大方向而操作,果断进场、见好就收。
例如,当前国际油市背景依然处在熊市,可以寻找做空相对较弱的国际原油的时机;
而且当前市场波动较大,就需要将时间框架放短,分析好每天的关键阻力支撑,
最重要的,控制好操作频率和心态,避免进入没有计划的超短线交易。
第二招:买入账户原油并长期持有
虽然短期内原油价格有继续下跌的风险,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原油反弹至45-60美元的可能性很高,其中蕴含丰厚的投资机会。
这种方法优势是操作简单,省心省力。
第三招:网格交易法,从震荡行情中获益
原油价格跌至目前的低位,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基本面尚未有实质性的改观,
市场空头气氛浓厚,仍未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契机,未来原油价格可能会呈现震荡行情。
网格交易法正是一种适合震荡行情的交易策略。简单说,就是在原油下跌的时候买入,在原油上涨的时候卖出。
2021年油价首次上涨,意味着什么?
2021年油价首次上涨,意味着经济刺激带来温和通胀,刺激油价上涨。
在2021年油价首次上涨之后,油价已经迎来了5连涨,5年涨的背后有三个主要的原因,第1个就是疫情之后经济复苏比较明显,能源消费需求提高,第2个就是工业生产从停摆到复苏对石油系列原料需要大增,第3个就是经济刺激带来温和通胀,刺激油价上涨,这三个原因就是影响着油价5连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意味着油价的上涨表明了世界经济正在逐渐的复苏,很多国家对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供需平衡失调。
一、疫情爆发早期,中国成为最大获益者。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早期,由于疫情最先在中国爆发,这时候油价还没有什么变化,在医务人员和国家的努力之下,新冠疫情被我们缓解住了,当我们缓解住新冠疫情之后,新冠疫情在全世界都爆发了,而这时候导致很多国家的企业都不能工作,导致事件对油的需求量大大的降低,而这时候中国开始复工复产,中国队油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而这时候油价由于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已经有了一定的下跌,所以就导致中国在这个时期成为了油价下跌最大的受益者。
二、油价在2021年进行了首次上涨,意味着经济正在逐渐复苏。
2021年油价进行上涨之后,已经实现了5连涨,5连涨的背后意味着世界经济恢复的越来越快,人们对经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对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话就会导致油比较紧缺,价格就上涨了。除了人们的工厂开始复工之后,还有经济刺激带来温和通胀。就是说一下子油的需求量变得很多,导致生产油的国家生产出来的油都不够用,所以价格才上涨的这么厉害。
三、在油的未来市场中,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
虽然说现在还爆发着新冠疫情,但是这种新冠疫情还不足以让人们停产,在不停产的情况之下,每一天对油的需求量是特别多的,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油的走向价格将会越来越高。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如果有资金的话可以大量储存一下油的量,不然后面又要涨价了,在那时候买的话又要亏很多钱了。油涨价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年发生的利比亚内战,最后到底谁成为了最大得益者?
利比亚战争也称2月17日革命,是在利比亚国内引发的内战,那么又是谁和谁的战争呢?是一些反抗***穆阿迈尔?卡扎菲的势力和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引起的战争。
战争原因是因为卡扎菲已经领导利比亚42年了,利比亚的百姓认为卡扎菲是独裁统治,在卡扎菲任职期间,并没有对自己国家所有的地区和人民进行平等的对待,而是对首都和周围地区的部落更加偏袒,这也导致了其他地区更加贫穷。逐渐的利比亚的人民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卡扎菲的独立统治一直没有停下,他还定了法律,不允许本国人和外国人从事政治谈话,如果发现就会判刑。
更让人对他失望的是,如果一些人士是反对他的,那么这些人就会被抓进监狱,或者被处决,然后处决的画面还会在电视上循环播放。这让人觉得真的太可怕了。这场内战持续了八个月,最后结局是卡扎菲和他的接班人都被刺杀了。
如果要说到这场内战,谁是最大的获利者?更多的是偏向西方国家,因为大家都知道利比亚的石油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世界上排名第八大石油输出国,而西方国家在利比亚的石油上都有投资,并且卡扎菲在执政以来一直和西方国家的关系都是很强硬的,所以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更不会让卡扎菲继续执政了。所以西方国家也通过这个机会将卡扎菲赶下了台。而且不难看出,在这次利比亚内战中是有许多西方国家插手的,这也是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去处理一个独立国家的事物。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要把卡扎菲拉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