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基础油价格调整公告-呼和浩特基础油价格调整

tamoadmin

1.呼和浩特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发展

2.建国60年来呼和浩特的变化

3.呼市天然气公司电话

4.中海石油天野化工是国企吗

5.怎样鉴别新包装的嘉实多磁护机油真假

6.在4S店给沃尔沃xc60保养费用是多少,贵不贵?

呼和浩特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发展

呼和浩特基础油价格调整公告-呼和浩特基础油价格调整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起步区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共引进项目120多项,投资规模达到200亿元。2005年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2.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注册企业209户,注册企业209户,注册资金4.8亿元。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的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引进并形成了以蒙康科技、凯蒙药业公司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伊思绒羊绒、戎嘉羊绒为主的羊绒纺织业;以内蒙古日报社印务中心、内蒙古瑞德印务和内蒙古爱信达印务为主的印刷出版业;以内蒙古蒙奇药业和凯蒙药业为主的生物制药业;以云南红塔集团和呼和浩特卷烟厂合资打造的卷烟制造业;以呼和浩特蒙牛酒业公司为主的营养酒生产业;以金阙金属和金诚水泥制品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等工业发展格局,具备了一定的档次和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呼和浩特市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产业基地。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府“首”区赛罕区构筑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发展大工业的发展载体,是集产、学、研、商贸、娱乐、仓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功能、综合型、现代化的新型开发区。现具备承载300~400亿元大型项目建设的能力,发展潜力巨大,投资前景广阔。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健全,办事程序便捷,基础设施套完善,生活区功能齐全,土地出让价格低廉,劳动力资源充足。开发区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洽谈、合作,这里将成为每一位投资者事业发展、壮大、腾飞的首选之地。

公交车:5路、21路、34路、57路、66路、76路、78路、81路、94路。

建国60年来呼和浩特的变化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开始了它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呼和浩特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自治政策照耀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解放初期的呼和浩特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十分落后。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46亿元,经过60年的经济建设,2006年达到900.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4%。特别是“十五”时期,我市的国民经济发展是整个十个五年计划中最好的一个时期,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均提前完成。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43.66亿元,与2000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25.8%,5年间经济总量接近于翻两番。增速连续5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保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加,1949年仅为73元,1978年发展到347元,2006年达到34710元。 60年来,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9年三次产业构成为75.9∶8.6∶15.5,即解放初期的呼和浩特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农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5.9%,而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甚微。建国以后,、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通过“三力支边”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市的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55年,中央确定呼和浩特市为西北工业基地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1978年,三次产业构成为21.3∶46.8∶31.9,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 2006年三次产业构成为5.72∶38.91∶55.37。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二、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经过60年的发展,呼和浩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006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1.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23.4倍和7.3倍,平均每年增长5.8%和8.5%。 伴随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适应市场需求,向着高产、高效和特色、绿色农业方面转变。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90.23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0.07万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7.5倍和3.9倍,平均每年增长3.8%和5.8%,人均粮食占有量556公斤。在以粮食为主要学科的生物制药、淀粉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下,2006年玉米产量达到86.67万吨,比1978年增长22.4倍;马铃薯产量达到22.32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加强了蔬菜基地建设,2006年蔬菜产量达到48.59万吨,提高了地产菜的供应数量和质量。 畜牧业在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调整农牧业结构带动下不断发展,2006年全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405.6万头只,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7.8倍和1.4倍。近年来,随着“奶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在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奶牛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市奶牛存栏数达到 71.3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2.13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达到 1088公斤,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位居第一。2005年8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乳都”的荣誉称号。2006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2.62万吨,比1978年增长10.7倍,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5%。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全市水浇地面积达176.97千公顷,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8.3倍和57.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6.63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3.3倍;从1998年开始,全部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2006年全年农村用电量达26235万千瓦时。 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解放初期的呼和浩特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只有电灯公司、毛织厂、面粉厂、油厂、酒厂、酱油厂、甘草膏厂、砖瓦厂和电话局等几家小工厂及百余家小手工作坊,产业工人仅有670人,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1万元。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长期以来工业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偏小状态。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08亿元;到198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达到10.4亿元;200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3.54亿元;200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83.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12839倍和135倍,平均每年增长15.1%和14.6%,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4.80%上升到2006年的31.53%。 近年来,全市已经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工业规模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新建工业项目不断涌现,工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伊利、蒙牛二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2005年二家企业双双进入500强企业的前50位。托电已建成装机容量480万千瓦,成为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目前,全市已形成乳业、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六大优势产业,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69.1%。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每年都有大的提升,2006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88.79,比上年提高39.7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5.9%。 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建国以来,我市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十五”计划时期,我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五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亿元,年均增长41.9%。超过了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2006年完成的投资5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总量是“九五”时期的2.5倍,占建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5.0%,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张。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一项硬指标。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特别是“十五”期间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五年间完成国道110、国道109、国道209、省道101、省道102、省道103等(呼市境内)及呼市机场高速公路、呼集老高速公路、呼市二环快速公路等的建设,再加上近期已开工的绕城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实施,使我市逐渐形成以二环路和已开工的绕城高速公路为圆周,国、省干道相辐射,县、乡公路为补充的完善快捷公路网络体系。到2006年末,我市已建有国道3条523公里;省道7条552公里;县道35条859公里,乡道157条1830公里;专用公路2条25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3789公里,与1949年末相比增加3609 公里。伴随着通车里程的较快增长,客运和货运量也在大幅度地增长。客运量由1949年的 0.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821万人;货运量由1949年的8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104万吨。 60年来,我市邮电通讯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各项主要指标持续攀升。全市邮电业务总量由1952年的55万元增加到2006年391758万元;固定电话用户由1952年的0.1万户增加到2006年的79.3万户;1991年开办移动通讯业务,到 2006年移动电话用户达153.8万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并在人们进行经济联系和社会交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每百户拥有电脑29台,互联网用户达到20.0万户。 五、国内市场繁荣稳定,对外经济迅猛发展 随着全市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市场供给能力和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类商品货源日益充裕,价格平稳,供需两旺,市场繁荣稳定。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亿元,比1949年增长1640倍,年均增长13.9%。餐饮、旅游、汽车、通信、住房和教育文化娱乐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成为活跃市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3994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371倍,年均增长44.7%。其中出口额45108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227倍,年均增长34.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投资带动战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宣传和项目的落实力度,全市利用外商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190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仅为195万美元,到2006年达到48323万美元。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资源,进一步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资金“血液”,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引进区外资金336.1亿元,比1990年增长8.8倍,年均增长46.2%。 六、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居民储蓄连年上升 建国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上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多次调整职工工资,恢复奖金制度,增加各种津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使职工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2948元;另外,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居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055元,比1980年增长34.4倍,平均的年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比1980年增长37.4倍,平均每年增长14.9%。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06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53.1亿元,比1980年增长472倍。 七、居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城乡居民在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831元,比1980年增长21倍,平均每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50元,比1980年增长24倍,平均每年增长13.2%,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和发展型转变,从而形成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和亮点。2006年与1980年相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由52.8 %下降到32.8%。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衣着消费由“一衣多季”变为“一季多衣”。2006年与2000年相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食品、衣着以外的其他各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均有提升。其中提升较快的是交通和通信占全部消费性支出达到了13.28%。比2000年提高6.1个百分点;居住为10.34%,提高2.9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辆,拥有家用电脑29台;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辆,拥有家用电脑2台

呼市天然气公司电话

呼和浩特燃气公司的固定电话为(0471)672430。

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学药品和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天然气主要由气态低分子烃和非烃气体混合组成。

扩展资料

天然气的主要性质:

1、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比重约0.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2、天然气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为助于泄漏检测,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3、天然气不溶于水,密度为0.7174kg/Nm3,相对密度(水)为0.45(液化)燃点(℃)为650,爆炸极限(V%)为5-15。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液体。甲烷是最短和最轻的烃分子。

百度百科-天然气

中海石油天野化工是国企吗

不是。

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野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是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天野?牌尿素和?天野?牌甲醇,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优质品标准。

天野公司于2003年底已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一套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中海油总公司和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部署,天野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发展氮肥业务为主,推进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能。

化工产品以甲醇为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原料结构调整,实现资源转换,在资源转换过程中扩大产能,延伸产品产业链,推进聚甲醛产品改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十二五?末期,化肥产能将达到120万吨以上,化工产品达到20万吨以上。

怎样鉴别新包装的嘉实多磁护机油真假

1、查看机油盖:优质机油盖子外缘一般整齐平整,封口盖是一次性盖子,如果发现油盖粗糙,开口处没有“易拉式”密封圈,而是直接旋转拧开,是回装的机油可能性大。

2、看桶身的防伪编码:正品机油桶身防伪码很清晰。假机油有可能没有防伪标码,就算有,也很模糊,容易擦掉。很多正规的机油厂家会提供各种防伪认证方法,比如防伪标签、防伪二维码,产品系列号,特殊标识、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短信验证等。

扩展资料:

假冒油品一般有三类:

一是采用回收的废油经处理后灌装上市;

二是采用单纯的基础油混合,不加任何添加剂;

三是购买低档油灌装,以次充好。一般都将假润滑油 的颜色调至与真油相当。用正品机油最好到正规销售店购买,同时要求开具发票留下证据。

人民网-你家车用的机油是真的吗?销售人员爆假机油秘密

百度百科-机油

在4S店给沃尔沃xc60保养费用是多少,贵不贵?

不知楼主是T5还是T6,我的车是XC60 T6,2010年购买至今已跑了五万多公里,保养在呼和浩特4S店做,沃尔沃厂方要求一万公里保养一次,但是我建议你首保提前两三千公里,虽然新车出厂前已经过冷磨,无需再小心磨合,只要不大脚油门即可,每次保养价格不同,如果按照4S店和说明书规定的里程数要求保养,每一次在1300元至2500元之间,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两万公里要更换三滤等易损件,四万公里要换全车油,包括变速箱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三滤甚至刹车片等等,全换下来要一万元左右,但你可以去专修沃尔沃的修理厂更换,价格会便宜一半,每个城市的保养费用不等,上下浮动不大,你可以去汽车之家XC60论坛了解一下,很多车友都会晒出保养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