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石油价格波动和机理-寡头行情

tamoadmin

1.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2.寡头垄断企业为什么倾向于非价格竞争而不是采用价格竞争,博弈论是如何来解释非价格竞争的,它有何局限性?

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寡头石油价格波动和机理-寡头行情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斯威齐模型虽然对价格刚性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价格刚性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不能真正解释寡头垄断的定价问题,对价格刚性的解释这是来自于囚徒困境和厂商避免相互毁灭性的价格竞争的愿望。

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模式,是指某种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每个大企业在相应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

如美国的钢铁、汽车,日本的家用电器等规模庞大的行业。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商品市场价格不是通过市场供求决定的,而是由几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或默契形成的。这种联盟价格形成后,一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变动。

这是因为某一个厂商单独降低了价格,会引起竞争企业竞相降价的报复,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大家都降低收入;如果提高价格,则意味着降低了市场占有率,也得不偿失。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企业为什么倾向于非价格竞争而不是采用价格竞争,博弈论是如何来解释非价格竞争的,它有何局限性?

简单来说,寡头垄断就是一家或几家少数企业所独占的市场,因为竞争者本来就少,没必要去打价格战而让企业受伤,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赚消费者的钱,这个比如中移动,联通和电信,还有中石油中石化\x0d\\x0d\\x0d\寡头市场中的价格不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寡头市场中,任何厂商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认真研究对手,并考虑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 寡头垄断市场 (企业既不是"价格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而是"价格的搜寻者".)\x0d\\x0d\\x0d\博弈论的例子:\x0d\库诺特(Cournot)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几乎任何一本博弈论教程都有介绍。可以看看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P43,另外推荐李光久的博弈论基础教程P16。该模型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