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抖音上房价一直在降价,实际上房价降了吗?
2.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从不反弹,谁给股民一个交代?
3.马云说年轻人不要买房,8年后房子如葱?你觉得可能吗?你会买房吗?
4.房价走势的七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抖音上房价一直在降价,实际上房价降了吗?
总体来说没有降。
现在国人大部分都觉得房价都很贵了,希望房价降,国家也在一直说房住不炒,很多人解读为国家希望房子降价,导致很多人想听到抖音里的专家说房价要降,抖音里的人为了迎合他们的心里所以一直说在降价。
影响房价的因素
越火热的地段,价位越高。附近有学校、交通便利紧、周边商业发达、各项资源齐全。越多人抢,价位越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同样的一块地在同一时间的土地价值都是一样的。
但如果是大品牌开发商拿到这块地,这里的房价也要高出许多,因为他们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自然就可以承担更高的土地价格。
房地产价格会随着经济的通货膨胀而增加。同时也会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而增加。政府货币供应量逐年递增,在国内信用资产紧张的事实下,资产就要体现出高于应有价值的价格。而在我国,信用资产非房产莫属,这些国家供应的货币增长很大部分就会体现在房地产上。
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从不反弹,谁给股民一个交代?
中国石油A股自从上市以来一直下跌的原因要从6个方面观察:1. 中石油H股在香港上市发行价1块钱,最高价16元。巴菲特一元申购,14元卖出。所有香港的中石油投资者该赚了多少钱?你想一想,这个被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2 .中石油在美国上市所募集的资金还没有给美国投资者分红的钱多,你说,这个被分红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3,。 中国石油每年高价买俄罗斯的原油,那么巨额亏损的这个钱,又如何去挖谁的肉去补这个大窟窿4,中石油的各级大小贪官们贪污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5,中石油上市A股已开始定位就是来化缘的,不是用来投资产生收益的。6,中国石油A股,除了极个别当初中签,当天卖出的有点收益以外,可以说没有人在二级市场上买票赚过钱。因此,买中石油的股民,有两种人,一是有钱又有爱国情怀,就是为国捐款纯粹为国捐款的,另一种人就是天生对投资一窍不通,还想从买中石油A股赚钱的十足大傻。因此,要理解中石油A股必须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而不是从市场角度,否则你永远百思不得其解!
没有人给你一个交代,股市从来不相信眼泪,也不会眷顾亏损的投资者。中石油与银行股下跌是有区别的。中石油主要是定价过高,开盘价16元,当天涨到48元,后来就一路狂跌了。主要是有人把中石油的股价定位太高,早已经透支了其未来的成长性,自从中石油一开盘就有泡沫了,再加上中石油连年亏损,还要国家补贴它,这样的股票别指望会涨。
我有一兄弟叫张雪中,他是做修理复印机生意的,他把平时积蓄都投进中石油,他在中石油股价跌到11-13元区间买的,本来是想,中石油跌破了16元发行价,肯定是炒底的机会了,没想到现在中石油只跌到4.09元了。一句话,这个股票不值 这个价,你一定要买泡沫,亏了能怪谁呢?
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主要还是盘子太大,外面的资金撬动不起来。再加上银行有这么多房贷,杠杆拉得过长,万一房价跌了怎么办?还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企、民企等都欠着银行大量的贷款,市场对银行股的未来是有顾虑的,所以银行股既使破净,都了没有愿意买。
投资股票投资的是一种预期,中石油和银行股价都是缺少未来想象力。
中国最知名的股票之一就是中石油,顶着亚洲最赚钱发公司光环上市,可 是上市以后股价一路最低,成为段子手的天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确实持有中石油股票,有多愁就会有多丑,
中石油上市之际正是基金发动大行情最亢奋之际,中石油一大约16价格发售,最高达到48元左右接着就是一路下跌,跌到了4.2元,不到 历史 高点的十分之一,这样的超级熊股,给市场带来的伤害是无以言说的,
股价之所以暴跌,一方面是当时市场太疯狂,另一方面是中石油盈利能力大跌,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已经是荡然无存,中国石油披露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090.98亿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62.30亿元,中石油亏损既有油价下跌的因素,实际上也有央企体制僵化因素。
银行股价不涨与中石油不同,银行一直盈利能力惊人,一季报银行业绩依然增长,但是银行股价下跌与股市不涨异曲同工,那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功能被强化,股市支持实体经济是IPO 和再融资节奏和规模市场投资者不认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是LPR下行带来的净息差收窄。
股市也好银行也好支持实体经济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力度掌握问题,股市需要投融资平衡,银行需要维持合理利润增长,可是在没有全面降息下,LPR利率已经下行了几十个基点。
去年8月20日新机制下的LPR报价由央行委托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其中1年期LPR利率为4.25%,5年期LPR利率为4.85%。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降低了10bp,比五年期打贷款基准利率4.90%降低5bp。最新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算下来一年期LPR利率已经下行了40个基点,5年期利率下行了20个基点,利率下行,等于是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利润白花花的损失。
自从LPR改革以来,银行股价基本上就是处于单边下跌态势,没有好的表现,随着疫情冲击,LPR利率下行压力增加,银行资产下滑压力加大,银行股价表现更差一点,毕竟未来银行业绩增长有可能是负数。在政策压制下,银行想象空间太少了。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赖关系,但是利益如何平衡是一个难题。未来银行股价走势大概率依然维持一直较为疲软的震荡,走牛基础尚不具备。
股票的涨跌,也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需要买的明显多于卖的,那么会上涨,反之亦然。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由于发行的数量太过巨大。所以不容易造成买的明显多于卖的情况。价格也就不太容易强烈的上涨。还有一点,中国股市没有严谨的分红系统。也就是说,股票如果价格不能上涨,股民往往没有其它收益。这造成股民一般不会去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尤其是跌跌不休的股票。这两点,造成此类股票往往不容易上涨。
没有人会给股民交代!能给交代的恰恰只有股民自己。
不怕自揭短处,我2007年进入A股之后买入的第一只股票,就是601857中国石油,均价32.195,之后一直持有到2009年7月,均价14.90卖出,算上期间的分红,大约亏损55%!现在股价更低,只有4.25了!教训非常惨痛!有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
1、相对于很多同龄人,我进入股市时间比较晚,2006-2007年那波牛市,周边很多同事和亲友都在买股票,也有不少人的确赚钱了,正是在周边人的影响之下,2007年国庆节之后开了户,当时我也没有从事行业研究的工作,与上市公司基本上也没有接触,只是大家都说股票能赚钱,所以就开户了,买股,至于买中石油的理由,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媒体上忽悠的那些。
3、2009年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反思,自己在对股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拿了10万块去投资,不仅忽视了券商在对我进行投资者风险教育时候说的话,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尊重投资这件事情,如果一件有事情,自己对专业一窍不通还能做好,那除了运气之外任何合理的解释。
4、后来,等我慢慢接触这行业之后,才明白,其实绝大多数风险,都是提前接受过警示的,包括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导致股价暴跌的,也并非无迹可寻,只是有些人抱着“富贵险中求”的目的,火中取粟,自然是大概率会大败亏输了。
5、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其实慢慢会发现,相较于更加残酷的 社会 现实,股市其实是一个还算公平的地方,在这里越是淡泊、越是稳健的人反而越容易取得投资的成功,而那些不脚踏实地,幻想快速致富的人,大多会称为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镰刀下的鲜韭菜!
所以,买中石油亏钱,要交代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要给股民个交代呢?买股票亏钱了,就要找人要有个交代,那你赚钱的时候你把钱分给别人吗?
比如以前有的买房的人,买完房以后房价掉了就不干了,然后就去闹事,要求进行补偿,那么请问当你买房以后房价涨了,你赚了钱,你会分给房地产公司或者分给房产中介吗?
只许自己赚,不许自己赔这种心理很显然是不正常的。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10个字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这是需要股民真正的理解的。
股市的风险无处不在,但是这些风险都需要股民自己来承担。只要上市公司没有弄虚作假,只要上市公司没有做违法的事情,那么无论你买中石油还是买银行股,最终亏钱了,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与上市公司没有关系,与管理层更没有关系。
说到底股民还是缺少风险意识。不少股民没有意识到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场所。世界上任何股市都不是一个不赔的地方。
股市能做的,只是能给你提供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最终是亏是赚,是投资者自己来负责的。
说这些话看似有点冷血。但这是个事实。你怪银行股不涨,那么你完全可以去买其他一些股票,因为这个市场并不是所有股票都不上涨。
买中石油亏钱,实际主要是因为你不懂得中石油这个行业已经处于夕阳的行业时期。新能源替代是未来的大趋势。你没有了解行业趋势而亏钱,你能怪谁?只能怪自己不好好学习投资。
我们把亏损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去责怪各种外界因素,那么我们永远在市场上就挣不到钱,因为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自己救自己。
这个交代用的非常有问题。我也是股民,也会为股价下跌,甚至长期不回本而愤慨,但股票投资就是这样,请认赌服输。
股票投资和债务投资不同如果买的是债券,发行公司不能做到还本付息的话,那该公司必须作出交待,债权人甚至可以申请公司破产要求其还钱。
股票投资买的是股权,你买了股票就是公司的所有人之一了。你自己的东西不涨,要谁给你交待呢?
你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要求管理层给你交待,但人家拿出业绩报告告诉你银行每年经营都有赚钱,你还说啥呢?
另外,中石油和银行每年都分红,股票投资本来就是要分红的。是你自己选择了要赚差价、要做投机,被套住后还要怪别人,这是什么逻辑。
涨的时候有想过给别人交待吗如果股票上涨,你卖了赚钱后你会想过为你接盘人的感受吗?
既然选择投资股票就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准备,一切只能怪你的选股策略有问题。在买股时,你有看过每年几百页的财务报告吗?有没有了解过公司的运营模式、做过行业分析?
如果都没,那就是赌一把而已,赌输了只是运气不好,没人有义务给你交待。
以上答复语言有些过激,但话糙理不糙。
你这个问题简直有些不知所为,跌了,亏钱了就要给你交代?你是没见过那么多业绩,退市的公司让无数股民血本无归,损失惨重,最后也没有得到任何赔付,相比较这些,亏钱在股市中简直算是太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非想要一个交代,那么我觉得只能是你自己。每一个入市的股民都应该知道炒股是有风险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股市,更是长期保持在一赚二平七亏的常态,如果亏钱需要交代,你赚钱是不是也要分点给别人。
至于你说的中石油,从上市以后一直跌跌不休,这只股确实可以说是无数股民的噩梦,当时上市的时候,中石油是中国最赚钱的企业,市场给予了极大的高估,所谓买入中石油吃和不用愁。
然后事实却是让无数人大跌眼镜,难以置信,从上市的最高点到现在的连续新低,跌幅已经高达95%以上,真可谓是上市即为巅峰,估计高点持有中石油股票的人,别说这辈子,下辈子也别想解套了。
A股十年了还继续停留在3000点下方,就是没有流动性的蓝筹拖累指数,就是A股的罪魁祸首!
上证指数确实在过去10年指数点位未涨,而且实际未涨的时间不止10年,达12.75年的时间。这也就是说如果有投资者在12.75年前买入上证指数(如果有这样的产品的话),那么到现在经过12.75年,收益是零,如果这个投资者在2007年的 历史 最高点买进,到现在差不多12年时间,跌幅依然有51.77%,现在的资产不到当时的一半。
由于上证指数编制中都是中石油、中冶、中国建筑等等大权重,编排的都是没有流动性的大蓝筹存在不合理性,我们使用编制合理的沪深300作为观察对象。但是结论没有本质差异。10年虽有收益,但是收益较小还跑不赢银行存款。
所以,小陆 财经 也强烈要求,重新编排A股指数,把拿着跌跌不休没有流动大蓝筹剔除出去,增加点具有成长性的 科技 股,这样才能反应出A股指数对股市的指示作用,否则A股在过30年还继续停留在3000点下方!
供大于求,新股发行常态化造成的恶果。
马云说年轻人不要买房,8年后房子如葱?你觉得可能吗?你会买房吗?
我觉得不可能。房子如葱,这个可能是一种比喻,说的是房价非常便宜。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可能,即使是可能也不止8年,起码20年。作为一个学习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我来给你说一下我的拙见。
1,我国的经济转型之路还很漫长,房地产经济还算得上国民经济的支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发展,分别是相应的建材,机具,和管理;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还有最重要的GDP。所以在完全转型之前,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全成熟之前,国家是不会允许房地产行业垮塌的。从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房市政策就可以看出来,是极度不愿意地情况下做出的。老百姓抱怨房价过高,民生哀怨,政府不得不调控房价;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催生出来的大量岗位和收入又不得不维持。因此政府的政策可以说是反反复复。在尽量满足(表面)民众的呼声前提下,保持房地产经济的热度,起码要撑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成熟和经济的完全转型。
2,我国的土地财政制度一日不改,房地产就不会降温。前天还是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是国外的某家评级机构把我国的主权信用级别下调了,其中有个原因是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太高,为此我国的某发言人还强调我国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不高,才39.几%左右。政府的资金消耗很高,投资的大量基本建设比如桥路公园城市建设卫生学校医疗文化等,各种补贴,三公消费等,数额巨大。但是单单依靠税收是远远不够的,那就只能先举债,税收上来了再还。但是近几年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快城镇化,有的城市不得不加大投资量,所以资金缺口更大。而房地产市场刚好与政府的需求相切。政府只需要划分几个经济区,给一定的政策,然后那里的土地价格就会飞速上涨,就可以转让使用权一般而言是70年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付给政府钱,开发商开发之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两者都可以收益。
3,市场经济的规律。前几年房价飞速上升,后几年会不会下降呢?房子也是一个商品。决定一件商品的价格因素很多,有成本,供应量,需求量,通货膨胀率等还,这里的价格是一般而言的,不是那种价值几十块却靠营销卖个几千的,我们只考虑一般情况,定性分析比较适合,主要是我的线性代数学的不好。我们分开了说。
①,成本。人材机料法是建设的五大要素。修一个房子的成本是这样组成的,但是这仅仅是修房子本身。房子下面的土地要钱,各种税金要钱,广告投入要钱,周边配套设施也要钱开发商想要赚取的利润也是钱,这些怎么来?当然是体现在价格上的。这些年来人工费是越来越高了,材料费呢工艺和原材料构成价格两大因素,而且现在环保又要求高,因此我估计材料费也会上涨。机具不说了光说油价也不见得会下降,也会上升。建设的方法随着工艺的提升倒是能减少工期,节约材料,但是现在的建设工艺已经趋于成熟,改进就需要基础科学的进步才能带动了。
②,需求量和供应量。价值规律提示我们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供应量上升,供应量上升过大供过于求就会造成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利润降低就会导致生产量下降,而供小于求就会造成价格上升。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国现在推进城镇化,然而农村的人还是很多,所以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需求量很大自然就会有人去建造。但是房子是必需品,每个人都需要的。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买房更是刚需。所以即使建造量很大,但是房价下降几乎不可能。(要知道全面开放二胎,又会有多少将来要买房的)
③,通货膨胀。这个因素可以划分到成本中去。
4,开发商不允许。房地产行业是个巨大的利益集体,可以说要是到了那一步,生存亡之境整个行业为了保持价格,可能会限制生产量。也可能会抱团取暖。这个只是我的猜测,从经济学角度讲也不是不可能,具体的我就不阐释了。
所以我认为马云说的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做到价格如葱,只有几种情况,第一,经济完全转型,政府有钱修了许多的经济房。二,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全部采用机器制造出大量的财富,甚至直接建房,分配给需要用的人。但是这是在一个人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第三,这辈子我怕是见不到了,共产主义时代。
没房子住当然要买房。
房价走势的七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近年来,房价变幻莫测,老百姓要想了解房价走势,可不能走入误区。长期以来,市场上弥漫着很多关于房价的错误言论,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知道这些观点有问题。以下是关于房价走势的七大误区,赶紧擦亮眼睛,别轻易被人误导!
房价走势误区之一:房价十年大涨,早已买房的人大赚
这是典型的投资心态。社会上有一套房的家庭占大多数,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在房价出现巨大涨幅后抛售获利,毕竟中国人“安居乐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为赚钱而卖房再租房的做法,恐怕得有先进的投资观念。所以不管自己的房子涨了多少,只要不卖,就不能实现这种收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纸上富贵”。
由此来看,房价虽然涨了不少,可对于大多只有一套房的家庭来讲,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房价走势误区之二:知名经济学家说房价还要涨
经济学家在某些领域有智慧,不等于在所有经济问题上都在行,而且越有名的经济学家,恐怕越无时间搞学问。听到诸如“10年内房价要涨3倍,房价还要涨20年……”的言论,一定要仔细分析,可别轻信。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想卖给美国政府7个字:中国会出兵朝鲜。虽然只有7个字,可是附有好几百页的材料来进行详细说明,但美国政府舍不得那点小钱,没有买,结果遭迎头痛击。现在的这些言论,恐怕没有翔实的材料作为根据吧.
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曾说:“中国的有些学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没有良心。1998年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不说房价要涨一倍,他们能否对买房人做出房价上涨的担保,当初说股市要涨到3000点的人是否补偿亏损的股民,哪怕是一分钱。”
房价走势误区之三:政府严控土地则房价上涨
根据北京市国土局二季度公布的土地供地计划,与去年相比,住宅用地总量计划减少450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减少了20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计划减少了250公顷。
从表面上来看,土地供给计划下降,房价就会上涨。实则不然,因为土地供应减小,抑制的是新房市场不断提高的活跃度,而这将间接促进北京二手房市场发展,所以土地供应减少将抑制新房价格,上涨的仅是北京二手房的价格。
房价走势误区之四:买房后就一劳永逸
根据中国法律,业主对房屋建筑拥有所有权,但是对于住房的土地,并无所有权,最多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且从开发商拿到土地之日算起,如房子盖了3年,那么业主就只有67年的土地使用权了,如果又空置了2年,就只有65年了。
至于是重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费,还是以后就可以免费使用,或是由国家收回使用权,这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所以,买房人在买房时,不光要看房屋的地段、交通等,还要看土地所有权期限。
房价走势误区之五: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就应上涨
其实,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铁矿、铀矿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会一直上涨,从不下跌呢。国际油价暴涨暴跌,难道是因为它们成了可再生资源.
房价走势误区之六:建材成本上涨所以房价还要上涨
据测算,建筑材料成本仅占房价的20%,钢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这样钢材占房价的比例就更低了。砖混结构的房屋用钢量每平方仅为10~30公斤。所以钢材涨价对房价上涨影响甚微。
同时,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好几年了,这也使得企业盲目进行大量投资,仅今年已经建成的钢铁项目的产能就将高达4.1亿吨,而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仅2.5亿吨,中期来看,钢材价格会不涨反跌。最近市场上的钢价不就下跌了近千元一吨吗。所以说,钢价涨并不是房价走势涨的理由。
房价走势误区之七: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房价也应涨
不错,中国这两年收入提高较快,但假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90万,就相当于这个人30年的收入。可是房子不像一般的消费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积蓄来购买的。
又假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60万,相当于这个人20年的收入。若收入与房价年均上涨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仅307.35万的积蓄,可是房价却已涨到854万了。所以房价涨幅应大大低于收入增长。
总之,房价走势是否上涨或下跌,影响因素颇多,不能说某个因素有利房价上涨,房价就一定上涨!况且,上述七大误区本身就很难站得住脚。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